一种大型无料钟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冶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661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无料钟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冶炼方法。提出用小焦布料的方法避免中块焦炭布入高炉中心,针对大量使用中块焦炭后,提出改善休风料结构,采取均分负荷及中心加罐焦的方法,引导中心气流发展,快速恢复;提出适当增加边缘负荷和大批重冶炼的方法,抑制边缘气流发展;提出加强炉前出铁组织,规范打泥量,稳定铁口深度,保证出铁有效时间。在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生产时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在不减轻焦炭负荷的条件下成功避免中块焦炭布入高炉中心影响炉芯焦质量,保障高炉休风后能快速恢复,日常操作中能稳定边缘煤气流发展中心气流,有利于活跃炉缸,保障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无料钟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冶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无料钟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冶炼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冶金焦领域中大块焦炭粒度一般为40-60mm,中块焦炭粒度一般为20-40mm,大型高炉在正常生产时使用中块焦炭的比例一般在12%左右,超过20%时为高比例生产;由于焦化产能不够,高炉开始大量使用落地中块焦炭生产,中块焦比最高达到110Kg/t,占入炉焦比31.4%,中块焦比增加到70Kg/tFe时,高炉顺行出现一些细微变化,风量开始萎缩,风压升高且稳定性变差,透气性下降,顺行状态变差,操作上撤风温的现象增多。CN201510350095.4公开了“一种高炉布焦方法”,将高炉焦炭分成若干组,高炉焦炭由大块焦炭和中块焦炭组成;每一组分别由大块焦炭或者“中块焦炭+大块焦炭”的组合组成,且将大块焦炭组布置在高炉中心。上述方法并没有彻底避免中块焦炭布入高炉中心,也没有正面提出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冶炼方法,且实际上中块和大块焦炭还存在同一批采取同一制度布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大型无料钟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冶炼方法,消除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型无料钟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冶炼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采取小焦布料,避免中块焦炭布入高炉中心:将大块焦炭、中块焦炭、小焦分批入炉,一个上料周期只有一个小焦,周期内第一批料为中块焦炭,第二批为小焦,然后再矿焦交替上料,中块焦批使用非中心加焦料制布料,小焦单独直接布入中心;大块焦炭采用中心加焦的料制布料,对于上诉三种不同料制不同重量的焦炭使用不同料线控制翻料,按周期往复进行上料;各焦批批重计算原则如下:①中块焦批和大块焦批批重相差不能超过20%;②一个上料周期内中块批数安排1个或2个;③一个上料周期内中块焦比和大块焦比要和料单内焦比保持一致;④周期内总批数取偶数,小焦不计入总批数;设S中为每个周期内中块批数,S总为每个周期内矿焦总批数,S大为每个周期大块焦炭批数,P中为中块批重,P大为大块批重,PT小焦批重,Q批为每批矿石含铁量,a为中心加焦制度里中心焦量占比,K中为中块焦比,K大为大块焦比,各类型焦炭批重计算如下:①、P中=K中×Q批×S总÷2÷S中÷1000②、P大=(K大×Q批×S总÷2÷1000-P小)÷S大③、P小=P中×S中×a④、S总=(S中+S大)×2;2)采取小焦布料后,布入炉喉边缘的中块焦炭会增多,为保持边缘气流稳定,要适当增加边缘焦炭负荷,可以在最外环增加矿石布料圈数或者降低焦炭最外环角度,矿石批重要控制在临界值以上,矿石在炉喉的平均厚度为炉喉直径的10%~12%。3)日常操作中要杜绝长期低炉温,保持铁水[si]0.4~0.6%水平,风压不超过430Kpa,压差不超过190Kpa。4)针对铁口出现的问题,炉前加强了出铁组织,使用更抗喷溅的无水炮泥,稳定打泥量,保证铁口深度3.3~3.6m,适当缩小钻头,保证有效出铁时间不低于22.5h。5)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生产时,休风料采取均分负荷及中心加罐焦的方法,即采取把原本休风料要加的罐焦焦量平均分到每批焦炭,以提高入炉焦比的方式降低休风料负荷,并在休风前4~5小时以一定量焦炭的形式集中布入高炉中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兼顾中心和边缘气流的布焦方法,创造性地利用高炉不同部位对焦炭粒级要求的区别,将大量的大块焦炭布在了高炉的中心部位,起到改善中心气流的作用,另外又将大量的中块焦炭布在高炉的边缘,起到了改善高炉内化学反应的条件的作用,另外将少量的大块焦炭布在高炉的边缘可以在高炉上部起到改善边缘气流的作用以及当这部分大块焦炭进入高炉下部炉缸后起到改善高炉炉缸透气和透液性的作用。针对大量中块焦炭布入高炉中心的问题,提出用小焦布料的方法避免中块焦炭布入高炉中心,针对大量使用中块焦炭后,高炉休风后送风恢复经常超时的问题,提出改善休风料结构,采取均分负荷及中心加罐焦的方法,引导中心气流发展,快速恢复;针对边缘中块增多后,出现边缘气流出现波动,热负荷不稳定的情况,提出适当增加边缘负荷和大批重冶炼的方法,抑制边缘气流发展;针对炉芯焦透气透液能力降低引起铁口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炉前出铁组织,规范打泥量,稳定铁口深度,保证出铁有效时间;在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生产时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在不减轻焦炭负荷的条件下成功避免中块焦炭布入高炉中心影响炉芯焦质量,保障高炉休风后能快速恢复,日常操作中能稳定边缘煤气流发展中心气流,有利于活跃炉缸,保障高炉长期稳定顺行。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中块焦炭布入高炉中心,消除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对高炉生产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活跃炉缸,实现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情况下依然保持长期稳定顺行。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无料钟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冶炼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实施例1:当高炉使用大块焦比270Kg/t,中块焦比80Kg/t,(中块焦比占入炉焦比22.8%)、批铁58.60t/批冶炼时,具体应对措施如下:1、小焦布料参数选择(S中为每个周期内中块批数,S总为每个周期内矿焦总批数,S大为每个周期大块焦炭批数,P中为中块批重,P大为大块批重,PT小焦批重,Q批为每批矿石含铁量,a为中心焦占比,K中为中块焦比,K大为大块焦比):①、取S中=1,S总==8(取偶数、不包含小焦批数),则S大=8÷2-1=3;②、P中=K中×Q批×S总÷2÷S中÷1000=80×58.60×8÷2÷1÷1000=18.76t/批。③、P大=(K大×Q批×S总÷2÷1000-PT)÷S大=(270×58.60×8÷2÷1000-5.6)÷3=19.23t/批。④、PT=P中×S中×a,a取30%,则PT=18.76×1×30%=5.6t/批。此时单周期布料指针如表1(连续上料即按此周期循环往复上料):表1单周期布料指针周期123456789料种C小焦C中块O矿C大块O矿C大块O矿C大块O矿布料制度如表2(下表中布料角度和圈数可以自选):表2布料制度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无料钟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采取小焦布料,避免中块焦炭布入高炉中心:将大块焦炭、中块焦炭、小焦分批入炉,一个上料周期只有一个小焦,周期内第一批料为中块焦炭,第二批为小焦,然后再矿焦交替上料,中块焦批使用非中心加焦料制布料,小焦单独直接布入中心;大块焦炭采用中心加焦的料制布料,对于上诉三种不同料制不同重量的焦炭使用不同料线控制翻料,按周期往复进行上料;/n各焦批批重计算原则如下:①中块焦批和大块焦批批重相差不能超过20%;②一个上料周期内中块批数安排1个或2个;③一个上料周期内中块焦比和大块焦比要和料单内焦比保持一致;④周期内总批数取偶数,小焦不计入总批数;/n设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无料钟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采取小焦布料,避免中块焦炭布入高炉中心:将大块焦炭、中块焦炭、小焦分批入炉,一个上料周期只有一个小焦,周期内第一批料为中块焦炭,第二批为小焦,然后再矿焦交替上料,中块焦批使用非中心加焦料制布料,小焦单独直接布入中心;大块焦炭采用中心加焦的料制布料,对于上诉三种不同料制不同重量的焦炭使用不同料线控制翻料,按周期往复进行上料;
各焦批批重计算原则如下:①中块焦批和大块焦批批重相差不能超过20%;②一个上料周期内中块批数安排1个或2个;③一个上料周期内中块焦比和大块焦比要和料单内焦比保持一致;④周期内总批数取偶数,小焦不计入总批数;
设S中为每个周期内中块批数,S总为每个周期内矿焦总批数,S大为每个周期大块焦炭批数,P中为中块批重,P大为大块批重,PT小焦批重,Q批为每批矿石含铁量,a为中心加焦制度里中心焦量占比,K中为中块焦比,K大为大块焦比,各类型焦炭批重计算如下:
①、P中=K中×Q批×S总÷2÷S中÷1000
②、P大=(K大×Q批×S总÷2÷1000-P小)÷S大
③、P小=P中×S中×a
④、S总=(S中+S大)×2;
2)在最外环增加矿石布料圈数或者降低焦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官印姜彦冰蒋益李伟伟龚继兵何冲张智勇赵华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