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滑阀用浇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58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滑阀用浇铸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对立面分别凹陷形成有上模腔和下模腔,上模腔和下模腔对称分布且设置有四组,上模板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分流柱,下模板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与分流柱对应设置的柱底,下模板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柱底之间形成有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第一分流槽的两端分别与柱底相连通,第二分流槽的一端与第一分流槽呈T字形连接,上模腔的表面竖直安装有浇铸管,浇铸管与第二分流槽的末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浇铸时可同时对多个滑阀进行浇铸制造,提高滑阀的加工效率;模板表面对应模腔设置了凸起,便于在浇铸后对其进行冷却,加快成型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滑阀用浇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浇铸模具
,更具体为一种大滑阀用浇铸模具。
技术介绍
滑阀是利用阀芯(柱塞、阀瓣)在密封面上滑动,改变流体进出口通道位置以控制流体流向的分流阀。滑阀常用于蒸汽机、液压和气压等装置,使运动机构获得预定方向和行程的动作或者实现自动连续运转。滑阀机能换向阀处于中间位置或原始位置时,阀中各油口的连通方式称为换向阀的滑阀机能。滑阀机能直接影响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不同的滑阀机能可满足系统的不同要求。正确选择滑阀机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现有的大滑阀浇铸模具存在如下问题:(1)模具单次只能对单个滑阀进行浇铸制作,制作的效率底下;(2)模具较厚,在浇铸后不便于对其进行冷却,成型速度慢。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滑阀用浇铸模具,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滑阀用浇铸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对立面分别凹陷形成有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对称分布且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滑阀用浇铸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对立面分别凹陷形成有上模腔(6)和下模腔(9),所述上模腔(6)和下模腔(9)对称分布且设置有四组,所述上模板(1)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分流柱(4),所述下模板(2)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与分流柱(4)对应设置的柱底(13),所述下模板(2)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柱底(13)之间形成有第一分流槽(11)和第二分流槽(12),所述第一分流槽(11)的两端分别与柱底(13)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槽(12)的一端与第一分流槽(11)呈T字形连接,所述上模腔(6)的表面竖直安装有浇铸管(5),所述浇铸管(5)与第二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滑阀用浇铸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对立面分别凹陷形成有上模腔(6)和下模腔(9),所述上模腔(6)和下模腔(9)对称分布且设置有四组,所述上模板(1)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分流柱(4),所述下模板(2)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与分流柱(4)对应设置的柱底(13),所述下模板(2)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柱底(13)之间形成有第一分流槽(11)和第二分流槽(12),所述第一分流槽(11)的两端分别与柱底(13)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槽(12)的一端与第一分流槽(11)呈T字形连接,所述上模腔(6)的表面竖直安装有浇铸管(5),所述浇铸管(5)与第二分流槽(12)的末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滑阀用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的表面还设置有导流槽(10),所述导流槽(10)的两端分别与下模腔(9)和柱底(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军巨杰吕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苏正奇铸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