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52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其中,包括机架、辊架、第一驱动压装机构、第二驱动压装机构、电箱和端部压紧装置,所述辊架包括定位辊、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所述定位辊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端部压紧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托辊架上,所述电箱位于所述机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均与所述电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多条导轨同时进行快速自动化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型材门窗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型材门窗框上需要安装导轨,导轨在型材门窗框上的安装至是通过人工用胶锤将直线滑轨上的导轨弹性镶入部敲进型材门窗框的型材安装槽内,而且每次只能进行一条导轨的安装,导致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大批量自动化生产作业,增加了人工成本,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型材门窗框上安装导轨需要人工操作导致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本技术能够实现多条导轨同时进行快速自动化安装,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其中,包括机架、辊架、第一驱动压装机构、第二驱动压装机构、电箱和端部压紧装置,所述辊架包括定位辊、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所述定位辊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位于所述机架上的同一侧,所述端部压紧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托辊架上,所述电箱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均与所述电箱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首先需要将待加工导轨的分中标记对准相应的型材门窗框的分中标记,用胶锤敲打导轨,预先将导轨中间一小段压装在型材门窗框的型材安装槽中,再将其放置在辊架上,定位辊、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对型材门窗框进行支撑,端部压紧装置对型材门窗框进行固定,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压紧之前已经压进型材门窗框的导轨,电箱控制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在机架上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将剩下的导轨压进型材门窗框,完成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其中,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能够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完成多根导轨安装。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平行设置有齿条和若干根轴芯式滑轨,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上均设有与所述齿条对应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轴芯式滑轨配合连接的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进行移动,同时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对其移动进行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分别通过第三直线轴承和第四直线轴承安装在所述轴芯式滑轨上。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型材门窗框的整体尺寸会根据实际门窗的尺寸进行定制,故型材门窗框的尺寸多样,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型材门窗框,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可以通过第三直线轴承和第四直线轴承在轴芯式滑轨上进行移动,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加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辊架上设有定位杆。第一托辊架的定位杆配合端部压紧装置对型材门窗框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压紧装置包括气缸安装座、压紧气缸和压紧块,所述气缸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托辊架上,所述压紧气缸位于所述气缸安装座上,所述压紧块设置在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轴上。型材门窗框架通过压紧气缸和压紧块的配合固定在辊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均包括X向安装座、Y向安装座、Z向安装座、压辊和压轮,所述X向安装座上设有伺服电机和第一气缸,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齿轮,所述第一气缸通过Z向安装法兰与所述Z向安装座连接,所述Y向安装座活动设置在所述Z向安装座上,所述压辊通过压辊安装座和第二气缸安装在所述Y向安装座上,所述Z向安装座还设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压辊安装座连接,所述压轮通过L型安装座与所述Y向安装座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气缸控制与其连接的Z向安装座在Z方向的移动,使得压轮能够与待加工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二气缸控制压辊的在Z方向的移动,使得压辊能够压紧型材门窗框的上表面,给型材门窗框提供一定的压紧力使其位置不变;第三气缸控制压轮在Y方向的移动,使得压轮能够压向导轨,让压轮对导轨施加压力;伺服电机控制齿轮的转动,从而控制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在机架上进行X方向的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压轮对导轨施加的压力使得导轨弹性镶入部嵌入型材门窗框的型材安装槽内,完成导轨的安装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缸一端通过浮动接头与所述Z向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通过铰座与所述压辊安装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压轮的横断面形状与被加工导轨外表面的形状互相嵌合。压轮与导轨能够相适配,避免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在机架上进行移动时,压轮与导轨脱离。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加工导轨的分中标记对准型材门窗框的分中标记,用胶锤敲打导轨,预先将导轨分中标记的一小段压装在型材门窗框的型材安装槽中;S2.将预先压装导轨的型材门窗框放置在辊架上,定位杆和端部压紧装置将其固定;S3.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移动到导轨和型材门窗框分中标记的位置,第一气缸驱动压轮在Z方向上移动到导轨分中标记的水平高度;S4.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的第二气缸驱动压辊向下运动压紧型材门窗框的上表面;S5.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的第三气缸驱动Y向安装座在Y方向移动,带动压轮压向导轨;S6.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的伺服电机同时驱动齿轮旋转,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在机架上反向移动,带动各自压轮在导轨上反向运动,压轮连续不断地将导轨弹性镶入部压入型材门窗框的型材安装槽中;S7.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伺服电机各自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互相配合,能实现导轨自动化快速安装,提高生产效率;2.本技术采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配合,使得压轮随着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移动时,压轮能够对导轨施加均匀的压力,提高导轨的安装质量和美观度;3.本技术能够在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上设置多个压轮,能够实现多条铝导轨同时进行快速自动化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与机架的配合示意图。图4位本技术中第一驱动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压轮将导轨安装在型材门窗框上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示标记说明如下:1-机架,101-轴芯式滑轨,102-齿条,2-第一托辊架,3-第二托辊架,4-第一驱动压装机构,401-第一直线轴承,402-撞块,403-伺服电机,404-X向安装座,405-第一滑轨,407-Z向安装法兰,408-压辊安装座,409-第二滑轨,410-Y向安装座,411-L型安装座,412-压轮安装座,413-夹紧块,414压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辊架、第一驱动压装机构、第二驱动压装机构、电箱和端部压紧装置,所述辊架包括定位辊、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所述定位辊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位于所述机架上的同一侧,所述端部压紧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托辊架上,所述电箱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均与所述电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辊架、第一驱动压装机构、第二驱动压装机构、电箱和端部压紧装置,所述辊架包括定位辊、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所述定位辊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位于所述机架上的同一侧,所述端部压紧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托辊架上,所述电箱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均与所述电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平行设置有齿条和若干根轴芯式滑轨,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上均设有与所述齿条对应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一驱动压装机构和第二驱动压装机构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轴芯式滑轨配合连接的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分别通过第三直线轴承和第四直线轴承安装在所述轴芯式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型材门窗框的导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架上设有定位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雄生罗湘辉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