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49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级进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第一凸模芯、导柱、第一凹模腔、顶针、弹性复位件、导套、第二凹模腔、第二凸模芯和折弯凸模芯,顶针能够突伸至第一凹模腔内,第一凸模芯、第二凸模芯和折弯凸模芯均突伸出上模座,第二凸模芯突伸出上模座的长度大于折弯凸模芯突伸出上模座的长度,第二凸模芯和折弯凸模芯均能突伸至第二凹模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级进模具在最后一步连剪带折带料的料点无法压毛刺而产生出来的毛刺问题,节省了大量去毛刺的成本和时间,避免因需要打磨带来的打磨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级进模具
,尤其是指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级进模具最后一步连剪带折带料的料点无法压毛刺而产生出来的毛刺问题,不能满足产品要求与制造工艺的同时加工,需要多重加工步骤,多重步骤更换加工不但影响产品的尺寸与精度,且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的现象。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其包括上模座、位于上模座的下方的下模座、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一凸模芯、设置于上模座的导柱、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一凹模腔、升降设置于下模座的顶针、设置于下模座并用于驱动顶针复位的弹性复位件、嵌装于下模座并与导柱滑动连接的导套、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二凹模腔及均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二凸模芯和折弯凸模芯,所述第一凸模芯的底端突伸至上模座外,所述顶针突伸至第一凹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位于上模座的下方的下模座、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一凸模芯、设置于上模座的导柱、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一凹模腔、升降设置于下模座的顶针、设置于下模座并用于驱动顶针复位的弹性复位件、嵌装于下模座并与导柱滑动连接的导套、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二凹模腔及均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二凸模芯和折弯凸模芯,所述第一凸模芯的底端突伸至上模座外,所述顶针突伸至第一凹模腔内,所述第二凸模芯的底端和折弯凸模芯的底端均突伸至上模座外,所述第二凸模芯突伸出上模座的长度大于折弯凸模芯突伸出上模座的长度,所述第二凸模芯和折弯凸模芯均能够突伸至第二凹模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位于上模座的下方的下模座、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一凸模芯、设置于上模座的导柱、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一凹模腔、升降设置于下模座的顶针、设置于下模座并用于驱动顶针复位的弹性复位件、嵌装于下模座并与导柱滑动连接的导套、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二凹模腔及均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二凸模芯和折弯凸模芯,所述第一凸模芯的底端突伸至上模座外,所述顶针突伸至第一凹模腔内,所述第二凸模芯的底端和折弯凸模芯的底端均突伸至上模座外,所述第二凸模芯突伸出上模座的长度大于折弯凸模芯突伸出上模座的长度,所述第二凸模芯和折弯凸模芯均能够突伸至第二凹模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的顶部连接有上连接组件,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连接有下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上托板和上垫脚板,所述上垫脚板内置有弹性顶板,所述弹性顶板经由打杆与上模座连接,所述上垫脚板与上模座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连剪带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蒙恩彭德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益铭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