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胶粘剂的墙面贴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43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申请涉及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胶粘剂的墙面贴砖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水泥45‑55份、天然砂40‑50份、纤维素醚2‑4份、触变剂0.1‑0.2份、保水剂0.1‑0.3份、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2‑3份、消泡剂0.05‑0.1份、膨胀剂0.5‑1.5份。本申请具有提升粘接剂的粘接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胶粘剂的墙面贴砖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胶粘剂的墙面贴砖方法。
技术介绍
墙面砖(简称墙砖)使建筑装饰应用较为广泛的装饰材料,因其具有表面平整、重量轻、质地坚硬、耐磨、不易污染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目前,常常采用胶粘剂将墙面砖粘贴于墙面。目前,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8585667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粘接性瓷砖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胶凝材料20-40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3重量份、集料40-60重量份、纳米粒子0.2-1.2重量份、纤维素醚1.5-4重量份、减水剂1-2重量份、木质纤维素0.2-1重量份、消泡剂0.1-0.25重量份、憎水剂0.1-0.5重量份;所述的纳米粒子为超支化聚酯改性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包括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按重量份,取胶凝材料、集料、纳米粒子放入混合机中搅拌10-13min;b.将可再分散乳胶粉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混合物中搅拌3-5min;c.将剩余组分加入到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5-9min,然后研磨3-5min,继续搅拌1-3min,得到所述的高粘结性瓷砖用胶粘剂。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上述粘接剂虽然能够满足瓷砖粘接剂粘接强度的要求,但粘胶剂的粘接强度仍存在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升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胶粘剂的墙面贴砖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45-55份、天然砂40-50份、纤维素醚2-4份、触变剂0.1-0.2份、保水剂0.1-0.3份、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2-3份、消泡剂0.05-0.1份、膨胀剂0.5-1.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各原料之间协同配合,共同作用,采用本申请的配方和配比制得的胶粘剂粘接强度高,抗开裂性能较佳,且滑移距离小。通过有机硅改性的可再生分散乳胶粉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改善水泥的刚度,对外界的冲击和温度变化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改善水泥基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膨胀剂与水泥进行水化反应生成大量膨胀性结晶水化物,引起胶粘剂体积膨胀,产生一定的预应力从而可以抵消胶粘剂干燥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从而降低收缩干裂。同时,保水剂能够降低胶粘剂中的水分被基层材料吸走速度,从而增加胶粘剂的晾晒时间,提高粘接强度和抗裂性能。纤维素醚具有保水增稠的作用,是一种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多羟基高分子化合物。经醚化后的纤维素溶解性能发生了变化,能溶解于水、稀酸、稀碱及有机溶剂。纤维素醚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与保水剂配合、共同作用能确保胶粘剂不会由于缺水或水泥水化不完全而造成起砂、起粉和强度变低;另外,纤维素醚的增稠效果会大大增强湿胶粘剂的结构强度,并且提高胶粘剂的抗下垂能力,同时还可以明显改善胶粘剂的早期粘结强度。同时,触变剂的加入与纤维素醚配合,进一步增加胶粘剂的稠度,同时,由于触变剂的特性,在受到剪切时粘度较小,容易对胶粘剂进行搅拌,停止搅拌后,触变剂与纤维素醚之间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增加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和抗滑移性。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硅烷乳液的制备:称取1.5-2份乳化剂、2-3份聚乙烯醇加入到20-30份水中,搅拌25-3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30-40份有机硅氧烷,于35-45℃下搅拌3-6h,充分乳化后,静置冷却,制得硅烷乳液;(2)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制备:取5-10份步骤(1)中制得的硅烷乳液与100-200份原料乳液混合,然后加入1-3份抗结块剂,搅拌后干燥得到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原料乳液包括聚醋酸乙烯-乙烯乳液、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可以在水中快速溶解、分散成均匀乳液状态,在水泥及集料表面形成薄膜,提高防水性;同时,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形成的聚合物网络和水泥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增加胶粘剂的抗冲击性能。另外,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胶粉形成乳液后生成大量的硅醇,能够与水泥等基材表面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增加胶粘剂与基材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加入有机硅氧烷搅拌后还加入20-30份正硅酸乙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硅酸乙酯水解后与水泥硬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反应形成二次水化产物C-S-H凝胶,能够堵塞集料表面的毛细孔,阻碍了水的吸收,其与有机硅氧烷配合使用,大大增加胶粘剂的防水性能。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氧烷采用乙烯基甲氧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乙氧基二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保水剂采用壳聚糖改性的膨润土,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将1-1.5份壳聚糖加入质量浓度为1.2-1.6%的冰醋酸中,制得质量浓度为0.6-0.8%的壳聚糖溶液;②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将0.5-1.0份醛类物质溶解在丙二醇醇溶液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2-16%的醛的醇溶液,将醛的醇溶液加入步骤①中的壳聚糖溶液中并搅拌2.5-3.5h,得到改性壳聚糖混合液;③取25-30份膨润土与35-45份步骤②中的改性壳聚糖混合液混合,然后于65-75℃下搅拌1.5-2.5h后,冷却、抽滤、干燥得到改性膨润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润土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防止水分散失过快引起的收缩裂缝,且膨润土中层状结构的蒙脱石的剥离能够填充水泥水化过程中的孔隙,增加胶粘剂的强度;同时,蒙脱石能够参与水泥水化反应,并与水化产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致密的结构,从而增加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和防水能力。壳聚糖对膨润土改性,由于壳聚糖分子中带有-OH和-NH2能够与膨润土层间的金属离子有络合吸附作用,使得壳聚糖分子的链端能够插入膨润土层间,增大膨润土的层间距,改变了膨润土层间距和比表面积,从而大大提高膨润土的吸水性能。同时,壳聚糖具有较佳的吸水性能,通过壳聚糖对膨润土改性能够进一步提升吸水保水性能,从而使得壳聚糖改性的膨润土能够释放水分,降低因水分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干裂,从而降低胶黏剂开裂的情况,提高胶黏剂的抗裂性能。优选的,所述步骤②中的醛采用柠檬醛、肉桂醛和香草醛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触变剂采用气相二氧化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相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触变性,使得胶粘剂具有良好的抗滑移和抗流挂作用,同时,气相二氧化硅与壳聚糖改性的膨润土协同配合,共同起到触变作用,进一步提高胶粘剂的抗滑移性能和粘接强度。优选的,所述消泡剂采用有机硅类消泡剂,膨胀剂采用硫酸铝、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硅消泡剂不仅能有效地破除已经生成的泡沫,而且可以显著地抑制泡沫,防止泡沫的生成,消泡效果显著。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45-55份、天然砂40-50份(50-200μm)、纤维素醚2-4份、触变剂0.1-0.2份、保水剂0.1-0.3份、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2-3份、消泡剂0.05-0.1份、膨胀剂0.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45-55份、天然砂40-50份(50-200μm)、纤维素醚2-4份、触变剂0.1-0.2份、保水剂0.1-0.3份、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2-3份、消泡剂0.05-0.1份、膨胀剂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硅烷乳液的制备:称取1.5-2份乳化剂、2-3份聚乙烯醇加入到20-30份水中,搅拌25-3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30-40份有机硅氧烷,于35-45℃下搅拌3-6h,充分乳化后,静置冷却,制得硅烷乳液;
(2)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制备:取5-10份步骤(1)中制得的硅烷乳液与100-200份原料乳液混合,然后加入1-3份抗结块剂,搅拌后干燥得到有机硅改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原料乳液包括聚醋酸乙烯-乙烯乳液、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有机硅氧烷搅拌后还加入20-30份正硅酸乙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氧烷采用乙烯基甲氧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乙氧基二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贴砖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采用壳聚糖改性的膨润土,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庆全庄庆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景源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