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37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涂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混凝土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聚丙烯纤维15‑25份、水泥430‑440份、混合骨料1500‑1600份,减水剂8.5‑9.0份、硅藻土45‑60份,缓凝剂0.5‑0.6份,水150‑17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聚丙烯塑料颗粒取代细骨料,再加入聚丙烯纤维,在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还改善了混凝土抗渗透和弯曲延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涂料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在给生活、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塑料制备也具有极高的废弃率,成为了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废弃塑料难以降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废旧塑料的合理回收利用对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塑料混凝土是指掺入少量的塑料的混凝土,现有一般的塑料混凝土分为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无水泥塑料混凝土、聚合物石膏和以多孔塑料为填料四种。其中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少量聚合物,主要改善混凝土耐磨抗裂性能,无水泥混凝土常以合成树脂作为胶结材料,以砂石作为填料制得的混凝土,聚合石膏为合成树脂和石膏相互作用生成的一种胶凝物质常用语防水材料,而多孔塑料作为填料的塑料混凝土其主要的特点为质量轻、保温性好。但是目前塑料混凝土依然存在废弃物处理成本高、塑料颗粒取代细骨料取代率低、塑料颗粒代替细骨料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塑料混凝土存在的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塑料颗粒取代细骨料取代率的同时,保证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纤维15-25份、水泥430-440份、混合骨料1500-1600份,减水剂8.5-9.0份、硅藻土45-60份,缓凝剂0.5-0.6份,水150-170份。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中,所述混合骨料中含有10-15%的聚丙烯颗粒。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中,聚丙烯颗粒粒径为3-4mm。聚丙烯颗粒代替部分骨料,虽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下降,但是可以提高混凝土弯曲延性,结合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使得混凝土整体性能得到提升。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聚丙烯纤维均匀散布在混凝土中,不仅可以阻止骨料的下沉,改善和易性及泌水,减少离析,而且有效地承受因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拉应变,延缓或阻止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及表面宏观裂纹的发生发展,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而且在混凝土收受到冲击荷载作用时,阻止混凝土裂缝的扩展,提高混凝土抗冲击性、抗冻性、抗碳化性。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中,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中,所述缓凝剂为聚硫氯化铝、聚磷酸氯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先将回收的聚丙烯原料进性除杂、筛选制成聚丙烯颗粒、聚丙烯纤维;S2:将骨料和聚丙烯颗粒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混合骨料;S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准备原料;S4:先将水泥、混合骨料、硅藻土加入球磨机中研磨5-10分钟,加入水、减水剂、缓凝剂在850-9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S5:进行浇注,浇注后带模养护1-2天后拆模,即得聚丙烯改性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聚丙烯塑料颗粒取代细骨料,再加入聚丙烯纤维,在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还改善了混凝土抗渗透和弯曲延性,本专利技术整体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先将回收的聚丙烯原料进性除杂、筛选制成聚丙烯颗粒、聚丙烯纤维;将骨料和聚丙烯颗粒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混合骨料;混合骨料中含有12%的聚丙烯颗粒;聚丙烯颗粒粒径为3mm。按照如下成分重量份数配制原料:聚丙烯纤维20份、水泥435份、混合骨料1550份,减水剂8.9份、硅藻土50份,缓凝剂0.5份,水160份;先将水泥、混合骨料、硅藻土加入球磨机中研磨8分钟,加入水、减水剂、缓凝剂在880转/分钟,搅拌25分钟;进行浇注,浇注后带模养护2天后拆模,即得聚丙烯改性混凝土。实施例2:将回收的聚丙烯原料进性除杂、筛选制成聚丙烯颗粒、聚丙烯纤维;将骨料和聚丙烯颗粒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混合骨料;混合骨料中含有10%的聚丙烯颗粒;聚丙烯颗粒粒径为3mm。按照如下成分重量份数配制原料:聚丙烯纤维15份、水泥430份、混合骨料1500份,减水剂8.5份、硅藻土45份,缓凝剂0.5份,水150份;先将水泥、混合骨料、硅藻土加入球磨机中研磨5分钟,加入水、减水剂、缓凝剂在850转/分钟,搅拌20分钟;进行浇注,浇注后带模养护1天后拆模,即得聚丙烯改性混凝土。实施例3:将回收的聚丙烯原料进性除杂、筛选制成聚丙烯颗粒、聚丙烯纤维;将骨料和聚丙烯颗粒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混合骨料;混合骨料中含有25%的聚丙烯颗粒;聚丙烯颗粒粒径为4mm。按照如下成分重量份数配制原料:聚丙烯纤维25份、水泥440份、混合骨料1600份,减水剂9.0份、硅藻土60份,缓凝剂0.6份,水170份;先将水泥、混合骨料、硅藻土加入球磨机中研磨10分钟,加入水、减水剂、缓凝剂在900转/分钟,搅拌30分钟;进行浇注,浇注后带模养护2天后拆模,即得聚丙烯改性混凝土。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4混合骨料不含聚丙烯颗粒。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1原料不含聚丙烯纤维。表1:实施例1-4、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混凝土性能检测结果上述结果说明,本专利技术通过聚丙烯塑料颗粒取代细骨料,再加入聚丙烯纤维,在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还改善了混凝土抗渗透和弯曲延性,本专利技术整体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对本专利技术已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纤维15-25份、水泥430-440份、混合骨料1500-1600份,减水剂8.5-9.0份、硅藻土45-60份,缓凝剂0.5-0.6份,水150-17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纤维15-25份、水泥430-440份、混合骨料1500-1600份,减水剂8.5-9.0份、硅藻土45-60份,缓凝剂0.5-0.6份,水150-1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骨料中含有10-15%的聚丙烯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颗粒粒径为3-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丙烯改性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雷军王有路黄国阳刘铨魏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波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