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44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建构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去除杂质,利用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将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用振动筛筛分,得到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将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按照预定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掺合料和外加剂,均匀混合,得到再生混凝土,用于临建施工;工程完工后,将用于临建施工的再生混凝土破碎,并再次制备再生混凝土,将再次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浇筑模具内,制备预制产品。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废弃混凝土在无需煅烧的情况下,实现了循环利用,从而解决了废弃混凝土占用土地及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建筑施工临建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指一种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路桥建设的步伐加快,而在新建工程施工和旧建筑维修、拆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据有关专家估计,仅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每年大约产生4000万吨废弃混凝土,再加上废旧建筑物、路桥等设施的拆除,我国每年将会产生近亿吨的废弃混凝土。目前我国对废弃混凝土处置的主要方式是填埋处理,这样不仅会耗用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而且还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此外还有一种处理方法就是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综合回收利用,有一些专家学者将废弃混凝土直接破碎后制备再生粗骨料,另外还有些专家学者将废弃混凝土的细集料通过研磨、高温煅烧等手段激发其潜在的活性后加以回收利用,但对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低,导致能源的浪费,并且在煅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又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在我国建筑行业“十个”全覆盖的要求下,每建一个新工程时,基本上都会进行场地的硬化,这就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这些混凝土主要利用水泥、砂子、石子、粉煤灰等原材料搅拌而成,工程竣工后一般利用挖掘机进行破碎、当作废弃混凝土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法以解决废弃混凝土由于回收利用率低,导致大量堆积,占用良田,污染环境,而新开工工程临建建设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进行硬化,后期破碎又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建构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去除杂质,利用破碎设备进行破碎;S2、将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依次用网眼为25mm和5mm的振动筛筛分,得到颗粒粒径小于5mm的再生细骨料和颗粒粒径在5mm~25mm之间的再生粗骨料,并将颗粒粒径大于25mm的废弃混凝土送回破碎设备重新破碎,直至破碎后的颗粒粒径全部在25mm以下;S3、将S2中制得的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按照预定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掺合料和外加剂,均匀混合,得到坍落度为180cm±20、强度为C20的再生混凝土,用于临建施工;S4、工程完工后,将用于临建施工的再生混凝土破碎,并通过S2和S3再次制备再生混凝土,将再次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浇筑模具内,制备预制产品。其中,S3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水泥:10%~15%;再生细骨料:20%~30%;再生粗骨料:53%;掺合料:0%~10%;水:5%~15%;外加剂:0%~1.5%。其中,S3中的掺合料为粉煤灰和/或矿渣粉。其中,S3中的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其中,S4中的预制产品为预制板、预制电缆沟、预制排水沟、预制盖板或预制地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本专利技术通过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制备满足临建施工要求的再生混凝土,使其可以循环利用,在无需煅烧的情况下,将废弃混凝土完全回收利用,从而解决了废弃混凝土占用土地及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临建施工的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建构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去除杂质,利用破碎设备进行破碎;S2、将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依次用网眼为25mm和5mm的振动筛筛分,得到颗粒粒径小于5mm的再生细骨料和颗粒粒径在5mm~25mm之间的再生粗骨料,并将颗粒粒径大于25mm的废弃混凝土送回破碎设备重新破碎,直至破碎后的颗粒粒径全部在25mm以下;S3、将S2中制得的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按照预定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掺合料和外加剂,均匀混合,得到坍落度为180cm±20、强度为C20的再生混凝土,用于临建施工;S4、工程完工后,将用于临建施工的再生混凝土破碎,并通过S2和S3再次制备再生混凝土,将再次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浇筑模具内,制备预制产品。其中,S3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水泥:10%~15%;再生细骨料:20%~30%;再生粗骨料:53%;掺合料:0%~10%;水:5%~15%;外加剂:0%~1.5%。其中,S3中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425#水泥,掺合料为粉煤灰和/或矿渣粉,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具体的,取水泥30.3Kg、粉煤灰14Kg、再生细骨料52.1Kg、再生粗骨料126.1Kg、水18Kg、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51g。制得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表1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参数表其中,S4中的预制产品为预制板、预制电缆沟、预制排水沟、预制盖板或预制地砖。上述方案中,本专利技术通过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制备满足临建施工要求的再生混凝土,使其可以循环利用,在无需煅烧的情况下,将废弃混凝土完全回收利用,从而解决了废弃混凝土占用土地及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临建施工的成本;利用本专利技术配比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流动性能、强度均能够满足临建施工需要,且工艺简单,通过调节水、外加剂的添加比例,可以使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收集建构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去除杂质,利用破碎设备进行破碎;/nS2、将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依次用网眼为25mm和5mm的振动筛筛分,得到颗粒粒径小于5mm的再生细骨料和颗粒粒径在5mm~25mm之间的再生粗骨料,并将颗粒粒径大于25mm的废弃混凝土送回破碎设备重新破碎,直至破碎后的颗粒粒径全部在25mm以下;/nS3、将S2中制得的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按照预定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掺合料和外加剂,均匀混合,得到坍落度为180cm±20、强度为C20的再生混凝土,用于临建施工;/nS4、工程完工后,将用于临建施工的再生混凝土破碎,并通过S2和S3再次制备再生混凝土,将再次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浇筑模具内,制备预制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建构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去除杂质,利用破碎设备进行破碎;
S2、将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依次用网眼为25mm和5mm的振动筛筛分,得到颗粒粒径小于5mm的再生细骨料和颗粒粒径在5mm~25mm之间的再生粗骨料,并将颗粒粒径大于25mm的废弃混凝土送回破碎设备重新破碎,直至破碎后的颗粒粒径全部在25mm以下;
S3、将S2中制得的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按照预定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掺合料和外加剂,均匀混合,得到坍落度为180cm±20、强度为C20的再生混凝土,用于临建施工;
S4、工程完工后,将用于临建施工的再生混凝土破碎,并通过S2和S3再次制备再生混凝土,将再次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浇筑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亮贾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