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水配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13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水配制器,由相连且相互独立运行的氨水混合器和列管换热器组成;所述氨水混合器包括有混合室,混合室下端设有液氨分配管板,液氨分配管板的外侧设有液氨分配室,液氨分配室上设有液氨入口,混合室的下侧和上侧分别设有脱盐水入口和热氨水出口,混合室内自脱盐水入口到热氨水出口之间顺序设有氨水混合管板、下网孔板和上网孔板,其中氨水混合管板的过流孔内连接有朝向下网孔板一侧的氨水混合管,氨水混合管内设有直径小于氨水混合管的直径的液氨分配管,液氨分配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液氨分配管板的过流孔内,所述下网孔板和上网孔板之间设有填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风险小,劳动强度低,设备不易损坏,且噪音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水配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配制器,特别是一种氨水配制器。
技术介绍
氨水是硫磺制酸尾气吸收的重要物质,在硫磺制酸企业,氨水的用量非常巨大,因此,氨水配制系统是硫磺制酸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作用是将纯的液氨与脱盐水混合,从而形成一定浓度的氨水,供尾吸使用。我司传统氨水配制为人工配制,使用的配制装置为玻璃钢氨水槽,直接由工人将液氨和脱盐水灌入氨水槽中进行混合,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安全风险大,操作人员经常开关液氨阀门,容易发生氨中毒事故;(2)劳动强度大,一期每天人工配制2次,二期每天人工配制1次,每次配制10吨的氨水约需要4小时;(3)容易损坏玻璃钢氨水槽,由于配氨水过程中没有降温换热手段,若脱盐水的水温大于40℃,则配制的氨水的温度将大于65℃,会导致玻璃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水配制器。本技术具有安全风险小,劳动强度低,设备不易损坏,且噪音小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氨水配制器,由相连且相互独立运行的氨水混合器和列管换热器组成;所述氨水混合器包括有混合室,混合室下端设有液氨分配管板,液氨分配管板的外侧设有液氨分配室,液氨分配室上设有液氨入口,混合室的下侧和上侧分别设有脱盐水入口和热氨水出口,热氨水出口与所述列管换热器相连,混合室内自脱盐水入口到热氨水出口之间顺序设有氨水混合管板、下网孔板和上网孔板,其中氨水混合管板的过流孔内连接有朝向下网孔板一侧的氨水混合管,氨水混合管内设有直径小于氨水混合管的直径的液氨分配管,液氨分配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液氨分配管板的过流孔内,所述下网孔板和上网孔板之间设有填料层。前述的氨水配制器,所述列管换热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列管换热器壳程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冷氨水出口和热氨水入口,热氨水入口与所述热氨水出口经导管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密闭的混合室,将液氨和脱盐水通过管道直接送入混合室内进行混合,减少了人工的操作时间,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不需要工人长时间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由于本技术的氨水在混合之后,立刻经过列管换热器换热冷却,降低了氨水的温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本技术通过设置口径大小不同的液氨分配管和氨水混合管,首先通过液氨分配管将液氨打入混合室,由于打入的过程中如果直接进入混合室的腔体中与脱盐水混合,该冲击力较大,脱盐水产生较大的振动,形成噪音;而通过在外部套设氨水混合管,液氨先充入氨水混合管内,氨水混合管内的脱盐水在液氨的冲击下先与液氨混合后向前冲出氨水混合管,在负压的作用下脱盐水继续从氨水混合管的下端进入,并与液氨分配管流出的源源不断的液氨进行混合,从而在混合室内形成混合后的氨水,由于冲击范围小,在氨水混合管的作用下,大大降低了配制时的噪音。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氨水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氨水混合器,2-列管换热器,3-液氨分配管板,4-液氨分配室,5-液氨入口,6-脱盐水入口,7-热氨水出口,8-氨水混合管板,9-下网孔板,10-上网孔板,11-氨水混合管,12-液氨分配管,13-填料层,14-循环水入口,15-循环水出口,16-热氨水入口,17-冷氨水出口,18-导管,19-混合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氨水配制器,如附图1-2所示,由相连且相互独立运行的氨水混合器1和列管换热器2组成;所述氨水混合器1包括有混合室19,混合室19下端设有液氨分配管板3,液氨分配管板3的外侧设有液氨分配室4,液氨分配室4上设有液氨入口5,混合室19的下侧和上侧分别设有脱盐水入口6和热氨水出口7,热氨水出口7与所述列管换热器2相连,混合室19内自脱盐水入口6到热氨水出口7之间顺序设有氨水混合管板8、下网孔板9和上网孔板10,其中氨水混合管板8的过流孔内连接有朝向下网孔板9一侧的氨水混合管11,氨水混合管11内设有直径小于氨水混合管11的直径的液氨分配管12,液氨分配管1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液氨分配管板3的过流孔内,所述下网孔板9和上网孔板10之间设有填料层13。混合时液氨经液氨入口5进入液氨分配室4内,并经液氨分配管12打入氨水混合管11中,同时,低温的脱盐水从脱盐水入口6进入混合室19内的氨水混合管板8的下方,由于从液氨分配管12打入的液氨在氨水混合管11向上流动,在氨水混合管11的下端形成负压,从而不断的将氨水混合管板8下方的脱盐水通过氨水混合管11抽至氨水混合管板8上方的空间中,实现氨水的配制,配制好的氨水经过常规的填料层13处理后经热氨水出口7立即排出并进入列管换热器2内进行换热冷却,避免氨水温度升高,所述列管换热器2为常规的石墨列管换热器,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循环水入口14和循环水出口15,列管换热器2壳程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冷氨水出口17和热氨水入口16,热氨水入口16与所述热氨水出口7经导管18连接。本实施例项目试车时,当配制液氨流量为300公斤/小时,氨水配制器振动较小,制出的氨水温度约30度;当液氨流量增大400公斤/小时,氨水配制器振动较小,制出的氨水温度约33度;当液氨流量增大500公斤/小时,氨水配制器振动较小,制出的氨水温度约36度。试车结论,本实施例氨水配制器在液氨流量约500公斤/小时(即氨水配制量为5吨/小时),振动较小且配制氨水温度小于40度,完全能满足生产需要。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创造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水配制器,其特征在于:由相连且相互独立运行的氨水混合器(1)和列管换热器(2)组成;所述氨水混合器(1)包括有混合室(19),混合室(19)下端设有液氨分配管板(3),液氨分配管板(3)的外侧设有液氨分配室(4),液氨分配室(4)上设有液氨入口(5),混合室(19)的下侧和上侧分别设有脱盐水入口(6)和热氨水出口(7),热氨水出口(7)与所述列管换热器(2)相连,混合室(19)内自脱盐水入口(6)到热氨水出口(7)之间顺序设有氨水混合管板(8)、下网孔板(9)和上网孔板(10),其中氨水混合管板(8)的过流孔内连接有朝向下网孔板(9)一侧的氨水混合管(11),氨水混合管(11)内设有直径小于氨水混合管(11)的直径的液氨分配管(12),液氨分配管(1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液氨分配管板(3)的过流孔内,所述下网孔板(9)和上网孔板(10)之间设有填料层(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水配制器,其特征在于:由相连且相互独立运行的氨水混合器(1)和列管换热器(2)组成;所述氨水混合器(1)包括有混合室(19),混合室(19)下端设有液氨分配管板(3),液氨分配管板(3)的外侧设有液氨分配室(4),液氨分配室(4)上设有液氨入口(5),混合室(19)的下侧和上侧分别设有脱盐水入口(6)和热氨水出口(7),热氨水出口(7)与所述列管换热器(2)相连,混合室(19)内自脱盐水入口(6)到热氨水出口(7)之间顺序设有氨水混合管板(8)、下网孔板(9)和上网孔板(10),其中氨水混合管板(8)的过流孔内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蒽陈仕学唐裕民
申请(专利权)人:威顿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