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件侧抽芯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03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件侧抽芯注塑模具,其结构包括定模、注塑孔、斜导柱、护侧抽装置、斜楔、动模、滑块、侧芯。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引插结构,实现对斜导柱做引导性的插鞘,从而避免上下模在合模时,因穿插不对齐而出现撞模现象,同时在引导板表呈光滑状且为磁质结构的作用下,实现在对斜导柱做引导插鞘的同时,在磁性的刚性作用下避免对其表面造成磨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毛刮机构设有的捋件,在旋转圈做旋转运动以及斜导柱向下穿鞘的同步运动作用下,将斜导柱表面因拉毛而产生的毛刺做摩擦刮除配合,从而实现模具的正常顶出,并在环腔的作用下,对刮除后的毛刺做集中性的吸附,防止其再次附着在斜导柱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件侧抽芯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塑件侧抽芯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冲载、模锻、粉末冶金件压制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成型的加工中。在利用侧抽芯注塑模具进行塑件的制作时,由于斜导柱不间断的做穿插,其表面较容易出现有因抽拉而产生的倒刺,在倒刺的作用下,注塑完毕后的模具无法完整被顶出,从而导致塑件停滞在模具内部,与此同时,斜导柱因与滑块穿插口不对齐,导致在穿插合模时,使得动模与定模出现撞模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塑件侧抽芯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利用侧抽芯注塑模具进行塑件的制作时,由于斜导柱不间断的做穿插,其表面较容易出现有因抽拉而产生的倒刺,在倒刺的作用下,注塑完毕后的模具无法完整被顶出,从而导致塑件停滞在模具内部,与此同时,斜导柱因与滑块穿插口不对齐,导致在穿插合模时,使得动模与定模出现撞模的现象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件侧抽芯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件侧抽芯注塑模具,其结构包括定模(1)、注塑孔(2)、斜导柱(3)、护侧抽装置(4)、斜楔(5)、动模(6)、滑块(7)、侧芯(8),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孔(2)设于定模(1)内部,所述斜导柱(3)安装于定模(1)下表面且上端伸入定模(1)内部,所述斜楔(5)安装于定模(1)左侧,所述滑块(7)设于动模(6)左侧并与斜导柱(3)相配合,所述护侧抽装置(4)与斜导柱(3)相对应安装于滑块(7)表面,所述侧芯(8)设于滑块(7)右侧表面;/n所述护侧抽装置(4)包括扣合框(4a)、引插结构(4b)、毛刮机构(4c),所述扣合框(4a)与滑块(7)相配合,所述引插结构(4b)设于扣合框(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件侧抽芯注塑模具,其结构包括定模(1)、注塑孔(2)、斜导柱(3)、护侧抽装置(4)、斜楔(5)、动模(6)、滑块(7)、侧芯(8),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孔(2)设于定模(1)内部,所述斜导柱(3)安装于定模(1)下表面且上端伸入定模(1)内部,所述斜楔(5)安装于定模(1)左侧,所述滑块(7)设于动模(6)左侧并与斜导柱(3)相配合,所述护侧抽装置(4)与斜导柱(3)相对应安装于滑块(7)表面,所述侧芯(8)设于滑块(7)右侧表面;
所述护侧抽装置(4)包括扣合框(4a)、引插结构(4b)、毛刮机构(4c),所述扣合框(4a)与滑块(7)相配合,所述引插结构(4b)设于扣合框(4a)内侧并相焊接,所述毛刮机构(4a)设于引插结构(4b)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件侧抽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插结构(4b)包括环板框(4b1)、插鞘口(4b2)、斜穿孔(4b3)、弹簧(4b4)、引导板(4b5),所述插鞘口(4b2)设于环板框(4b1)内中部且为一化结构,所述斜穿孔(4b3)共设有八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环板框(4b1)表面,所述斜穿孔(4b3)与环板框(4b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引导板(4b5)共设有八块且分末端分别伸入斜穿孔(4b3)内部,所述引导板(4b5)末端与斜穿孔(4b3)通过弹簧(4b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件侧抽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4b5)与斜穿孔(4b3)呈外八倾斜状安装,所述引导板(4b5)表呈光滑状且为磁质结构,所述引导板(4b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山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