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分型线的斜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53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2
一种消除分型线的斜顶机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下模组;所述第一安装板两侧设置有支撑块;两支撑块与定模架连接;所述定模架与第一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推动板、第二推动板;所述第二推动板与定模架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定模架上设置有凸模;所述斜顶杆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动板连接;所述斜顶杆另一端延伸至注塑模具的分型面,并且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延伸至注塑模具的型腔内;所述注塑模具的型腔外设置有多个斜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将产品顶出,同时可以较大程度上消除产品的分型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分型线的斜顶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分型线的斜顶机构。
技术介绍
在模具领域中,有些塑料制品的内侧需要设计凸起或凹陷,这些凸起或凹陷位置在设计注塑模具的时候,不能直接顶出,通常设计斜顶机构顶出产品。斜顶机构通常设置在模具的后模位置,装在顶针板上,顶针板动作时,斜顶也跟着动作。目前的模具斜顶结构中,斜顶头部较大的都采用组合式结构,有利加工。组合式的斜顶头部和斜顶杆连接基本采用销钉定位,螺钉锁紧。在安装、维修过程中,拆卸不方便;另外,注塑模具加工出来的产品往往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型线,严重影响了注塑模具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除分型线的斜顶机构,以便于消除注塑模具的分型线。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除分型线的斜顶机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推动板、第二推动板、定模架、凸模、支撑柱、支撑块、斜顶杆;所述第一安装板两侧设置有支撑块;两支撑块与定模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定模架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分型线的斜顶机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推动板、第二推动板、定模架、凸模、支撑柱、支撑块、斜顶杆;所述第一安装板两侧设置有支撑块;两支撑块与定模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定模架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第二导向柱;所述定模架与第一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推动板、第二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与第二推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板、第二推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柱上;所述第二推动板与定模架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定模架上设置有凸模;所述斜顶杆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动板连接;所述斜顶杆另一端延伸至注塑模具的分型面,并且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延伸至注塑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分型线的斜顶机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推动板、第二推动板、定模架、凸模、支撑柱、支撑块、斜顶杆;所述第一安装板两侧设置有支撑块;两支撑块与定模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定模架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第二导向柱;所述定模架与第一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推动板、第二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与第二推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板、第二推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柱上;所述第二推动板与定模架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定模架上设置有凸模;所述斜顶杆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动板连接;所述斜顶杆另一端延伸至注塑模具的分型面,并且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延伸至注塑模具的型腔内;所述注塑模具的型腔外设置有多个斜顶杆。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消除分型线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包括第二安装板、动模架、线孔、凹模;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动模架;所述凹模设置于所述动模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浇口;所述第二安装板与动模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热流道的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消除分型线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柱;所述动模架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柱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行健吕颖牟周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嘉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