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92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所述第二料箱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料箱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另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二料箱和第一料箱的上部外表面均开设有斜面料槽,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并排设置有两组电动机,且电动机和固定底座之间设有移动滑台,所述移动滑台的上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托板,所述电动机的底部和移动滑台之间通过移动托板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使得该抛光装置可以根据竹筒的直径进行自适应调节操作,从而令其可以对不同直径的竹筒进行打磨和输料操作,提升其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抛光装置
,更具体的是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该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是一种使用在竹筒加工过程中对竹筒的外壁进行打磨操作的一种打磨抛光设备,利用该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可以使得竹筒的外壁光滑平整,提升其美观性。对比文件CN106737086B公开的一种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抛光组件、遮挡组件以及抓取组件,所述底座中开设有液体收容槽,所述液体收容槽的底部周缘开设有储液环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周缘向外凸设形成支撑台面,所述抛光组件包括驱动件以及抛光轮,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升降件、传动杆以及挡圈,所述抓取组件包括机械手以及夹具。所述挡圈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周面与外侧周面,所述外侧周面为环形面,所述内侧周面相对所述外侧周面倾斜设置,所述挡圈的内径沿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逐渐增大,与本专利技术相比,其不具有自适应调节结构,降低了其使用时的灵活性。现有的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抛光装置不具有自适应调节结构,使得传统抛光装置无法根据竹筒的直径进行对应的调节操作,降低了抛光装置的适用范围,使得抛光装置无法适用不同直径的竹筒;其次传统抛光装置不具有输料调节结构,利用传统抛光装置只可以对固定大小的竹筒进行输料操作,当竹筒的口径过大时,容易使得竹筒在输料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降低了抛光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传统抛光装置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对竹筒的进料和出料操作,增加了使用者的操作步骤,降低了抛光装置的自动化程度,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抛光装置不具有自适应调节结构,使得传统抛光装置无法根据竹筒的直径进行对应的调节操作,降低了抛光装置的适用范围,使得抛光装置无法适用不同直径的竹筒;其次传统抛光装置不具有输料调节结构,利用传统抛光装置只可以对固定大小的竹筒进行输料操作,当竹筒的口径过大时,容易使得竹筒在输料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降低了抛光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传统抛光装置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对竹筒的进料和出料操作,增加了使用者的操作步骤,降低了抛光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而提出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所述第二料箱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料箱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另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二料箱和第一料箱的上部外表面均开设有斜面料槽,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并排设置有两组电动机,且电动机和固定底座之间设有移动滑台,所述移动滑台的上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托板,所述电动机的底部和移动滑台之间通过移动托板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滑台的上端外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卡座,且固定卡座的内侧活动套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移动托板的下端外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螺纹卡帽,所述移动托板和第一螺杆之间通过螺纹卡帽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电动机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输料卡座,所述第二料箱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顶杆,所述移动滑台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第一螺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杆的侧边外表面中部位置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螺杆和螺纹卡帽之间通过螺纹槽对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外表面靠近螺纹槽的两侧均套接有轴承,所述固定卡座和第一螺杆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托板的内侧贯穿开设有四组对接卡槽,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帽,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手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输料卡座的底部内侧活动套接有两组固定螺栓,所述输料卡座和固定底座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对接,所述输料卡座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两组第一卡轮,且输料卡座的内侧靠近第一卡轮的上部活动安装有第二卡轮,所述第二卡轮的侧边外表面套接有升降卡座,所述升降卡座的上端中部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螺杆,所述升降卡座和输料卡座之间通过第二螺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手轮,所述第二手轮和第一手轮的侧边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旋转摇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料箱的上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固定卡条,且固定卡条的侧边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定位卡槽,所述第二料箱的两端内侧均开设有圆形槽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轮和第二卡轮的内侧均设有弧形凹槽,所述输料卡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和第一卡轮之间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卡轮的数量为两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的下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内侧焊接有支撑杆,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组支撑脚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卡罩,且密封卡罩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打磨盘,所述固定底座的整体结构为长方体空心结构,且固定底座的前端活动安装有两组固定盖板,所述固定底座和固定盖板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液压顶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对接卡座,所述液压顶杆和第二料箱之间通过对接卡座对接固定,所述液压顶杆的一端内侧活动套接有伸缩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结构,伸缩柱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对接顶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该抛光装置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将竹筒堆放在第二料箱的斜面料槽上,使得第二料箱的固定卡条卡在竹筒的侧边,转动第一螺杆一端的第一手轮,使得第一手轮驱动第一螺杆旋转,利用第一螺杆和移动托板之间的螺纹卡帽,配合第一螺杆表面的螺纹槽,驱动移动托板在移动滑台上移动,利用移动托板的移动,带动移动托板上的电动机,调节两组电动机之间的间距,对两组电动机上的打磨盘进行位置调节,调组两组打磨盘之间的位置;步骤二,通过液压顶杆驱动伸缩柱,通过伸缩柱的对接顶盘推动竹筒的一端,使得竹筒从第二料箱的圆形槽口推出,使得液压顶杆置于第一卡轮和第二卡轮之间,转动第二螺杆上的第二手轮,使得第二螺杆带动升降卡座在输料卡座内移动,通过升降卡座驱动第二卡轮,调整第二卡轮和第一卡轮之间的间距,启动电动马达,使得电动马达通过转杆带动第一卡轮旋转,利用第一卡轮驱动竹筒移动,将竹筒移动至两组打磨盘之间,启动电动机,使得电动机带动打磨盘旋转,通过打磨盘摩擦竹筒的外壁;步骤三,配合第一卡轮的旋转,将打磨后的竹筒从固定底座上移出,使得竹筒落入至第一料箱的斜面料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移动滑台和移动托板,当使用者利用该抛光装置对不同直径的竹筒进行打磨操作时,使用者可以转动第一螺杆一端的第一手轮,使得第一手轮驱动第一螺杆旋转,利用第一螺杆和移动托板之间的螺纹卡帽,配合第一螺杆表面的螺纹槽,驱动移动托板在移动滑台上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滑台可以进行位置调节操作,利用限位卡帽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螺杆在旋转过程中出现脱落现象,利用移动托板的移动,带动移动托板上的电动机,从而调节两组电动机之间的间距,对两组电动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3)、第一料箱(4)和第二料箱(7),所述第二料箱(7)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料箱(4)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3)的另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二料箱(7)和第一料箱(4)的上部外表面均开设有斜面料槽(32),所述固定底座(3)的顶部并排设置有两组电动机(5),且电动机(5)和固定底座(3)之间设有移动滑台(10),所述移动滑台(10)的上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托板(15),所述电动机(5)的底部和移动滑台(10)之间通过移动托板(15)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滑台(10)的上端外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卡座(18),且固定卡座(18)的内侧活动套接有第一螺杆(13),所述移动托板(15)的下端外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螺纹卡帽(16),所述移动托板(15)和第一螺杆(13)之间通过螺纹卡帽(16)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底座(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电动机(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输料卡座(6),所述第二料箱(7)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顶杆(8),所述移动滑台(10)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第一螺杆(1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卡块(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3)、第一料箱(4)和第二料箱(7),所述第二料箱(7)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料箱(4)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3)的另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二料箱(7)和第一料箱(4)的上部外表面均开设有斜面料槽(32),所述固定底座(3)的顶部并排设置有两组电动机(5),且电动机(5)和固定底座(3)之间设有移动滑台(10),所述移动滑台(10)的上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托板(15),所述电动机(5)的底部和移动滑台(10)之间通过移动托板(15)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滑台(10)的上端外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卡座(18),且固定卡座(18)的内侧活动套接有第一螺杆(13),所述移动托板(15)的下端外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螺纹卡帽(16),所述移动托板(15)和第一螺杆(13)之间通过螺纹卡帽(16)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底座(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电动机(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输料卡座(6),所述第二料箱(7)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顶杆(8),所述移动滑台(10)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第一螺杆(1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卡块(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13)的侧边外表面中部位置开设有螺纹槽(28),所述第一螺杆(13)和螺纹卡帽(16)之间通过螺纹槽(28)对接,所述第一螺杆(13)的外表面靠近螺纹槽(28)的两侧均套接有轴承(19),所述固定卡座(18)和第一螺杆(13)之间通过轴承(19)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托板(15)的内侧贯穿开设有四组对接卡槽(17),所述第一螺杆(1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帽(29),所述第一螺杆(13)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手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卡座(6)的底部内侧活动套接有两组固定螺栓(30),所述输料卡座(6)和固定底座(3)之间通过固定螺栓(30)对接,所述输料卡座(6)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两组第一卡轮(20),且输料卡座(6)的内侧靠近第一卡轮(20)的上部活动安装有第二卡轮(21),所述第二卡轮(21)的侧边外表面套接有升降卡座(22),所述升降卡座(22)的上端中部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螺杆(23),所述升降卡座(22)和输料卡座(6)之间通过第二螺杆(2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手轮(24),所述第二手轮(24)和第一手轮(14)的侧边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旋转摇杆(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料箱(7)的上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固定卡条(31),且固定卡条(31)的侧边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定位卡槽,所述第二料箱(7)的两端内侧均开设有圆形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筒加工用自适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轮(20)和第二卡轮(21)的内侧均设有弧形凹槽,所述输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若愚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县大自然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