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31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钢管领域的一种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底板,底板有驱动电机和支撑板,驱动电机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有皮带轮,支撑板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有转动杆,转动杆有从动皮带轮,且从动皮带轮与皮带轮连接,转动杆有中间杆,支撑板有支撑结构,中间杆右端设有抛光结构,抛光结构包括第一直块、n形块、螺母、螺纹槽、第三轴承、滑环、抛光弧形板、转动板、固定环和外杆,外杆有固定环,外杆有螺纹槽,外杆有螺母,螺母与第三轴承连接,第三轴承与滑环连接,固定环和滑环有第一直块,第一直块有转动板,转动板有n形块,n形块有抛光弧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适应性,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耐腐蚀不锈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主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轻工、机械仪表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等。另外,在折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所以也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也常用作生产各种常规武器、枪管、炮弹等。六十多年以来,建筑师们一直选用不锈钢来建造成本效益好的永久性建筑物,现有的许多建筑物充分说明了这种选择的正确性,有些是非常具有观赏性的。现在为了提升耐腐蚀不锈钢管的整体品质都会对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但是现有抛光装置方便根据耐腐蚀不锈钢管长度进行调节使用,同时,不方便根据耐腐蚀不锈钢管的内径尺寸进行调节,使得装置使用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解决了现有抛光装置方便根据耐腐蚀不锈钢管长度进行调节使用,同时,不方便根据耐腐蚀不锈钢管的内径尺寸进行调节,使得装置使用存在局限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底板和驱动电机,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支撑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活动连接有皮带轮,所述支撑板的横向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且从动皮带轮与皮带轮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右端活动连接有多组相同的中间杆,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壁设有用于中间杆支撑的支撑结构,所述中间杆右端设有用于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的抛光结构,所述抛光结构包括第一直块、n形块、螺母、螺纹槽、第三轴承、滑环、抛光弧形板、转动板、固定环和外杆,所述外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外杆的右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外杆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左侧壁与第三轴承的外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的内环与滑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和滑环的外壁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直块,所述第一直块通过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部通过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连接有n形块,所述n形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贴合接触的抛光弧形板。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斜板和第二轴承,所述支撑斜板与支撑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内环与中间杆的外壁贴合滑动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滑环的内环与滑环的内壁与外杆贴合滑动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外杆的左端和中间杆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和中间杆的右端开设有插槽,且插块与插槽插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深度为中间杆直径长度的五分之四。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和中间杆的右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里端与插块螺纹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转动抛光结构的螺母,螺母在外杆上转动,螺母通过第三轴承带动滑环移动,滑环通过第一直块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通过n形块带动抛光弧形板移动,使得抛光弧形板到外杆的轴线之间距离方便调节,使得装置抛光弧形板方便调节至适合不同尺寸内径的耐腐蚀不锈钢管进行内壁抛光,使得装置提升适应性,利于实际使用;本技术通过外杆和转动杆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组装多组中间杆,将插块与插槽插接好,再通过固定螺栓将插块固定安装在插槽内,使得抛光结构到转动杆方便根据耐腐蚀不锈钢管的长度进行相对应调整,使得装置适合不同长度的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进行使用;本技术通过支撑斜板和第二轴承配合对中间杆进行支撑,方便对抛光结构进行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抛光结构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底板2.皮带轮3.驱动电机4.主动皮带轮5.支撑斜板6.从动皮带轮7.第一轴承8.支撑板9.转动杆10.插块11.第二轴承12.中间杆13.凹槽14.抛光结构141.第一直块142.n形块143.螺母144.螺纹槽145.第三轴承146.滑环147.抛光弧形板148.转动板149.固定环1410.外杆15.固定螺栓16.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底板1和驱动电机3,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和支撑板8,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4,主动皮带轮4活动连接有皮带轮2,支撑板8的横向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7,第一轴承7的内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6,且从动皮带轮6与皮带轮2活动连接,转动杆9右端活动连接有多组相同的中间杆12,支撑板8的右侧壁设有用于中间杆12支撑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斜板5和第二轴承11,支撑斜板5与支撑板8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斜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1,且第二轴承11的内环与中间杆12的外壁贴合滑动连接,通过支撑斜板5和第二轴承11配合对中间杆12进行支撑,方便对抛光结构14进行支撑;中间杆12右端设有用于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的抛光结构14,抛光结构14包括第一直块141、n形块142、螺母143、螺纹槽144、第三轴承145、滑环146、抛光弧形板147、转动板148、固定环149和外杆1410,外杆14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9,外杆1410的右端开设有螺纹槽144,外杆1410通过螺纹槽144螺纹连接有螺母143,螺母143的左侧壁与第三轴承145的外环固定连接,第三轴承145的内环与滑环146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环149和滑环146的外壁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直块141,第一直块141通过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48,转动板148的顶部通过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连接有n形块142,n形块14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贴合接触的抛光弧形板147,滑环146的内环与滑环146的内壁与外杆1410贴合滑动连接,转动抛光结构14的螺母143,螺母143在外杆1410上转动,螺母143通过第三轴承145带动滑环146移动,滑环146通过第一直块141带动转动板148转动,转动板148通过n形块142带动抛光弧形板147移动,使得抛光弧形板147到外杆1410的轴线之间距离方便调节,使得装置抛光弧形板147方便调节至适合不同尺寸内径的耐腐蚀不锈钢管进行内壁抛光,使得装置提升适应性,利于实际使用;外杆1410的左端和中间杆12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10,转动杆9的右端和中间杆12的右端开设有插槽16,且插块10与插槽16插接,插槽16的深度为中间杆12直径长度的五分之四,转动杆9的右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底板(1)和驱动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和支撑板(8),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4),所述主动皮带轮(4)活动连接有皮带轮(2),所述支撑板(8)的横向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的内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6),且从动皮带轮(6)与皮带轮(2)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右端活动连接有多组相同的中间杆(12),所述支撑板(8)的右侧壁设有用于中间杆(12)支撑的支撑结构,所述中间杆(12)右端设有用于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的抛光结构(14),所述抛光结构(14)包括第一直块(141)、n形块(142)、螺母(143)、螺纹槽(144)、第三轴承(145)、滑环(146)、抛光弧形板(147)、转动板(148)、固定环(149)和外杆(1410),所述外杆(14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9),所述外杆(1410)的右端开设有螺纹槽(144),所述外杆(1410)通过螺纹槽(144)螺纹连接有螺母(143),所述螺母(143)的左侧壁与第三轴承(145)的外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145)的内环与滑环(14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49)和滑环(146)的外壁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直块(141),所述第一直块(141)通过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48),所述转动板(148)的顶部通过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连接有n形块(142),所述n形块(14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贴合接触的抛光弧形板(14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底板(1)和驱动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和支撑板(8),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4),所述主动皮带轮(4)活动连接有皮带轮(2),所述支撑板(8)的横向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的内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6),且从动皮带轮(6)与皮带轮(2)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右端活动连接有多组相同的中间杆(12),所述支撑板(8)的右侧壁设有用于中间杆(12)支撑的支撑结构,所述中间杆(12)右端设有用于耐腐蚀不锈钢管内壁抛光的抛光结构(14),所述抛光结构(14)包括第一直块(141)、n形块(142)、螺母(143)、螺纹槽(144)、第三轴承(145)、滑环(146)、抛光弧形板(147)、转动板(148)、固定环(149)和外杆(1410),所述外杆(14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9),所述外杆(1410)的右端开设有螺纹槽(144),所述外杆(1410)通过螺纹槽(144)螺纹连接有螺母(143),所述螺母(143)的左侧壁与第三轴承(145)的外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145)的内环与滑环(14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49)和滑环(146)的外壁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直块(141),所述第一直块(141)通过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4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杰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煜腾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