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独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90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独轮车,属于玩具技术领域,其包括车斗,车轮和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设置在车斗的下方,推车把手设置在车斗的后端;在所述车斗内设置重量砝码,重量砝码与车斗组合连接。通过在车斗内设置重量砝码,能够调整车斗的重量,儿童推不同重量的独轮车能够使上臂得到不同的力量锻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车斗内设置有连接柱和重量砝码,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重量砝码的数量,从而调整车斗内的重量,儿童推不同重量的独轮车,能够不同程度的锻炼其手臂力量、手臂的掌控力以及掌握平衡的能力;平衡针的设置能够为儿童、家长或教育者提供车体平衡状态的指示,通过平衡针的状态可以判断儿童掌握平衡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独轮车
本技术属于玩具
,具体涉及为一种儿童独轮车。
技术介绍
低龄儿童处于自我保护能力差的阶段,即使有自我保护意识,但在意外发生时,由于上肢力量不够强大,也不足以保护头部等重要部位。比如下台阶时向前扑倒,如果手臂力量不足难以支撑时,最终导致受伤严重,通过合理的上肢力量练习,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动作灵活协调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坚毅、顽强、用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基本运动能力,最终到达身心健康。锻炼儿童的手臂力量,还能促进其对物体掌控能力的发展,独轮车是一种用于锻炼儿童上肢力量、对物体的掌控力和掌握平衡力的儿童玩具车,现有的独轮车玩具一般采用轻塑料制作,重量轻且体积小,不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上肢力量的作用。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儿童独轮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独轮车。一种儿童独轮车,其包括车斗,车轮和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设置在车斗的下方,推车把手设置在车斗的后端;在所述车斗内设置重量砝码,重量砝码与车斗组合连接。通过在车斗内设置重量砝码,能够调整车斗的重量,儿童推不同重量的独轮车能够使上臂得到不同的力量锻炼。进一步,所述重量砝码设置为矩形块和/或圆柱体块和/或梯形块。不同形状的重量砝码还能够锻炼儿童对物体的抓持力和搬运能力。进一步,在所述车斗的底端内壁上设置用于与重量砝码插接的连接柱,在重量砝码底部设置与连接柱组合连接的连接槽,连接槽与连接柱的尺寸匹配。使用时,将重量砝码与车斗通过连接柱插接,从而将重量砝码安装在车斗内,游戏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减重量砝码来调整车斗内的重量。进一步,所述重量砝码的重量设置为200-500g。工业生产时,可以根据儿童用户群体的年龄制造重量合适的重量砝码。进一步,在所述车斗底部设置10-20个所述连接柱。使用时,根据需要安装数量合适且重量合适的重量砝码即可,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需要安装的重量砝码的位置,对儿童手部的掌控力进行锻炼。进一步,在所述车斗的后端外侧壁上设置用于衡量车斗平衡状态的平衡衡量结构。通过观察平衡针能够得知车斗目前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进一步,所述平衡衡量结构包括设置在车斗的后端外侧壁上的固定板,平衡指针和连接螺钉,固定板与车斗一体连接,平衡指针通过连接螺钉与固定板组合连接。进一步,设置贯穿所述平衡指针上端、固定板上端和车斗的后壁的连接孔,所述连接螺钉插入连接孔,连接孔的尺寸与连接螺钉适配。此种设置通过连接螺钉将平衡指针固定在固定板上。进一步,所述连接螺钉带有螺纹的一端位于车斗内,设置与连接螺钉匹配的螺栓,螺栓与连接螺钉带有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此种设置将连接螺钉固定在连接孔内。进一步,所述平衡针设置为倒置的水滴状的板。平衡针可以围绕连接螺钉进行转动,当车斗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平衡针则发生倾斜,以此衡量儿童掌控独轮车的平衡能力。进一步,在所述平衡针的正下方设置中线标志,平衡针处于自然状态时指向中线标志。进一步,所述中线标志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中线标志为矩形凸出条,中线标志与固定板一体连接。进一步,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铃铛,铃铛位于所述平衡针的两侧,铃铛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当平衡针向任何一侧发生倾斜时,会撞击铃铛产生声音,从而提醒儿童车体失衡,以尽快调整。进一步,所述平衡针和铃铛采用无毒金属材料制作。进一步,在所述车斗底部设置支撑腿,支撑腿与车斗底部一体连接。支撑腿能够在独轮车放置在地面时提供支撑。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支撑腿,两个支撑腿相互对称。进一步,在所述车斗底部的前端设置向下伸出的伸出板,伸出板与所述车轮组合连接,伸出板与车斗固定连接。进一步,在所述伸出板上设置通孔,在所述车轮中央也设置所述通孔,伸出板上的通孔与车轮上的通孔位置对应且完全重合,在所述通孔内设置螺钉,车轮与伸出板通过螺钉组合连接。进一步,在所述车轮的两侧均设置所述伸出板,车轮位于两侧伸出板的中央,所述螺钉从一侧伸出板的通孔进入,经过车轮中央的通孔后从另一侧伸出板的通孔穿出。进一步,设置与螺钉匹配的螺栓。此种设置将螺钉的位置固定。进一步,所述推车把手的主体设置为圆柱体。此种设置的推车把手无棱角,不伤手。与现有技术的儿童独轮车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势:1、车斗内设置有连接柱和重量砝码,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重量砝码的数量,从而调整车斗内的重量,儿童推不同重量的独轮车,能够不同程度的锻炼其手臂力量、手臂的掌控力以及掌握平衡的能力。2、平衡针的设置能够为儿童、家长或教育者提供车体平衡状态的指示,通过平衡针的状态可以判断儿童掌握平衡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儿童独轮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儿童独轮车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儿童独轮车后面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儿童独轮车的上面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儿童独轮车的平衡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儿童独轮车的上面观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儿童独轮车的车轮与车斗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儿童独轮车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儿童独轮车的重量砝码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儿童独轮车的重量砝码的底面观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斗;11、连接柱;12、伸出板;2、重量砝码;21、连接槽;3、平衡针;31、固定板;32、铃铛;311、中线标志;4、车轮;5、支撑腿;6、推车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儿童独轮车一种儿童独轮车,其包括车斗1,车轮4和推车把手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4设置在车斗1的下方,推车把手6设置在车斗1的后端;在所述车斗1内设置重量砝码2,重量砝码2与车斗1组合连接。通过在车斗1内设置重量砝码2,能够调整车斗1的重量,儿童推不同重量的独轮车能够使上臂得到不同的力量锻炼。所述重量砝码2设置为矩形块。不同形状的重量砝码2还能够锻炼儿童对物体的抓持力和搬运能力。在所述车斗1的底端内壁上设置用于与重量砝码2插接的连接柱11,在重量砝码2底部设置与连接柱11组合连接的连接槽21,连接槽21与连接柱11的尺寸匹配。使用时,将重量砝码2与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独轮车,其包括车斗,车轮和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设置在车斗的下方,推车把手设置在车斗的后端;在所述车斗内设置重量砝码,重量砝码与车斗组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独轮车,其包括车斗,车轮和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设置在车斗的下方,推车把手设置在车斗的后端;在所述车斗内设置重量砝码,重量砝码与车斗组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斗的底端内壁上设置用于与重量砝码插接的连接柱,在重量砝码底部设置与连接柱组合连接的连接槽,连接槽与连接柱的尺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斗的后端外侧壁上设置用于衡量车斗平衡状态的平衡衡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衡量结构包括设置在车斗的后端外侧壁上的固定板,平衡指针和连接螺钉,固定板与车斗一体连接,平衡指针通过连接螺钉与固定板组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独轮车,其特征在于,设置贯穿所述平衡指针上端、固定板上端和车斗的后壁的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源邵青
申请(专利权)人:菲斯克北京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