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吊塔玩具,包括底座、第一塔柱、第二塔柱和第三塔柱,所述第一塔柱下端与底座通过矩形套筒套接,且第一塔柱、第二塔柱和第三塔柱并列设置,所述第三塔柱位于第二塔柱上端,所述第三塔柱上端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上方设置有驾驶室和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上方包括转动齿轮和控制台转轮,所述控制台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吊臂和加重臂,所述控制台上方设置有匹配的塔顶,所述吊臂和加重臂与塔顶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撑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吊塔进行任意平面的吸紧,稳定性较为牢固,实现不倒吊塔效果的新玩法,解决了传统吊塔玩具稳定性不足、一碰就倒的缺点,各组件拆卸较为方便,不占空间,底座拿取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吊塔玩具
本技术涉及吊塔玩具
,尤其涉及一种新吊塔玩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孩童玩具的种类也随之多种多样,其中吊塔玩具无疑是孩童最喜爱的玩具之一,目前流行的玩具塔吊仅是一种按实物比例缩小的静态模型,只能观赏,但不能实际操作,而且现有的玩具吊塔稳定性不足,各部件之间不可拆卸,收纳时空间占有率较大,受到外力的作用容易发生倾倒,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吊塔玩具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稳定性不足、不便收纳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新吊塔玩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吊塔玩具,包括底座、第一塔柱、第二塔柱和第三塔柱,所述第一塔柱下端与底座通过矩形套筒套接,且第一塔柱、第二塔柱和第三塔柱并列设置,所述第三塔柱位于第二塔柱上端,所述第三塔柱上端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上方设置有驾驶室和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上方包括转动齿轮和控制台转轮,所述控制台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吊臂和加重臂,所述控制台上方设置有匹配的塔顶,所述吊臂和加重臂与塔顶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撑柱连接,所述吊臂下方远离控制台的一端设置有吊钩,所述吊钩与转动齿轮之间通过拉线连接,且吊臂上设置有与拉线对应的过线槽。优选地,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匹配的吸盘,且底座上设置有排气按钮,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且底座上侧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底座上侧壁设置有弹簧匹配的密封套,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弹簧匹配的弹簧链接。优选地,所述底座四周侧壁固定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抓地支脚。优选地,所述吊臂与塔顶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连接,所述加重臂与塔顶通过第三支撑柱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塔柱下端与第二塔柱上端以及第二塔柱下端与第一塔柱上端均通过插销、插槽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吸盘排气旋钮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吊塔进行任意平面的吸紧,稳定性较为牢固,实现不倒吊塔效果的新玩法,解决了传统吊塔玩具稳定性不足、一碰就倒的缺点,不用时,各组件拆卸较为方便,不占空间,底座拿取较为方便可以直接按压排气按钮便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吊塔玩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吊塔玩具的底座上弹簧和排气按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吊塔玩具的底座上密封套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吊塔玩具的整体细化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吊塔玩具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底座、111排气按钮、112弹簧、113弹簧链接、114密封套、2吸盘、3第一塔柱、4第二塔柱、5第三塔柱、6平台、7驾驶室、8控制台、81转动齿轮、82控制台转轮、9塔顶、10吊臂、11加重臂、121第一支撑柱、122第二支撑柱、123第三支撑柱、13拉线、14吊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新吊塔玩具,包括底座1、第一塔柱3、第二塔柱4和第三塔柱5,底座1下方设置有匹配的吸盘2,且底座1上设置有排气按钮111,底座1为中空结构,且底座1上侧壁设置有弹簧112,所述底座1上侧设置有与弹簧112匹配的密封套114,底座1内设置有与弹簧112匹配的弹簧链接113,当底座1、吸盘2放置在平面上以后,吸盘2自动抽空空气,使底座1吸附在平面上,从而增大吊塔玩具的整体稳定性,需要拿起本实用装置的时候,按下排气按钮111,通过排气系统,排掉空气,从而能够方便的拿起吊塔玩具,底座1四周侧壁固定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抓地支脚,通过在底座1四周设置多组均匀分布的抓地支脚与吸盘2和底座1配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底座1的支撑稳定性;第一塔柱3下端与底座1通过矩形套筒套接,且第一塔柱3、第二塔柱4和第三塔柱5并列设置,第三塔柱5位于第二塔柱4上端,第三塔柱5下端与第二塔柱4上端以及第二塔柱4下端与第一塔柱3上端均通过插销、插槽卡接,这种卡接的方式可以较为方便的对第一塔柱3、第二塔柱4和第三塔柱5拆卸,方便收纳,减少了空间占有率,第三塔柱5上端设置有平台6,平台6上方设置有驾驶室7和控制台8,控制台8上方包括转动齿轮81和控制台转轮82,控制台8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吊臂10和加重臂11,控制台8上方设置有匹配的塔顶9,吊臂10和加重臂11与塔顶9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撑柱连接,吊臂10与塔顶9通过第一支撑柱121和第二支撑柱122连接,加重臂11与塔顶9通过第三支撑柱123连接,第一支撑柱121、第二支撑柱122、第三支撑柱123均可以拆卸下来,进一步方便对吊塔玩具的收纳,吊臂10下方远离控制台8的一端设置有吊钩14,吊钩14与转动齿轮81之间通过拉线13连接,且吊臂10上设置有与拉线13对应的过线槽,实际操作的同时,可以通过设置在吊塔上的转轮把手转动控制拉线13上升和下降从而实现承重和吊货物的功能。本技术中,将吸盘2和底座1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吸盘2自动抽空空气,使底座1吸附在平面上,首先将第一塔柱3下端对准底座1上方的矩形套筒插入,然后将依次卡接第二塔柱4和第三塔柱5,将组装完毕的平台6、驾驶室7和控制台8套设在第三塔柱5上端,使用第一支撑柱121、第二支撑柱122和第三支撑柱123将吊臂10和加重臂11与塔顶9稳固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在吊塔上的转轮把手转动控制拉线13上升和下降从而实现承重和吊货物的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吊塔玩具,包括底座(1)、第一塔柱(3)、第二塔柱(4)和第三塔柱(5),所述第一塔柱(3)下端与底座(1)通过矩形套筒套接,且第一塔柱(3)、第二塔柱(4)和第三塔柱(5)并列设置,所述第三塔柱(5)位于第二塔柱(4)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塔柱(5)上端设置有平台(6),所述平台(6)上方设置有驾驶室(7)和控制台(8),所述控制台(8)上方包括转动齿轮(81)和控制台转轮(82),所述控制台(8)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吊臂(10)和加重臂(11),所述控制台(8)上方设置有匹配的塔顶(9),所述吊臂(10)和加重臂(11)与塔顶(9)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撑柱连接,所述吊臂(10)下方远离控制台(8)的一端设置有吊钩(14),所述吊钩(14)与转动齿轮(81)之间通过拉线(13)连接,且吊臂(10)上设置有与拉线(13)对应的过线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吊塔玩具,包括底座(1)、第一塔柱(3)、第二塔柱(4)和第三塔柱(5),所述第一塔柱(3)下端与底座(1)通过矩形套筒套接,且第一塔柱(3)、第二塔柱(4)和第三塔柱(5)并列设置,所述第三塔柱(5)位于第二塔柱(4)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塔柱(5)上端设置有平台(6),所述平台(6)上方设置有驾驶室(7)和控制台(8),所述控制台(8)上方包括转动齿轮(81)和控制台转轮(82),所述控制台(8)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吊臂(10)和加重臂(11),所述控制台(8)上方设置有匹配的塔顶(9),所述吊臂(10)和加重臂(11)与塔顶(9)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撑柱连接,所述吊臂(10)下方远离控制台(8)的一端设置有吊钩(14),所述吊钩(14)与转动齿轮(81)之间通过拉线(13)连接,且吊臂(10)上设置有与拉线(13)对应的过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吊塔玩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扬,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