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平衡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03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平衡踏板,其包括平衡板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平衡板的底部,平衡板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通过平衡板在支撑结构上进行转动,儿童站在转动的平衡板上保持身体的平衡,从而锻炼其平衡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儿童站在平衡板上,通过维持可转动的平衡板的平衡来锻炼其平衡能力以及下肢力量;平衡板与支撑座可拆卸,不用时或需要更换部分零件时能够快速简单地拆卸各个部分;平衡板与儿童的鞋底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避免儿童从平衡踏板滑落,保证儿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平衡踏板
本技术属于玩具
,具体涉及为一种儿童平衡踏板。
技术介绍
平衡能力是身体素质的一种,它是指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人的任何运动可以说几乎都是在维持身体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尤其是大肌肉的活动,更需要有较好的平衡能力才能胜任。发展平衡能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器官的功能和前庭器官的机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织与内脏器官的调节功能,保证身体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平衡能力一般可以通过静态的平衡活动和动态的平衡活动来进行。例如,单脚站立,用前脚掌支撑地面站立,半蹲着等,属于静态的平衡活动;而走步,用前脚掌走,曲线或障碍跑,立定跳远,在较窄的平衡板上行走,原地转圈后停下来等等,则属于动态的平衡活动。这些,都可以与调整素质中的其它能力要素结合起来综合地进行培养。3~6岁的幼儿处于平衡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外有研究表明,平衡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成熟,类似于成年人的姿势平衡方式在儿童7岁后开始出现,4~11岁儿童能够把注意力专注于姿势的控制上,儿童自动控制姿势用以提高姿势稳定性的能力从4岁开始显著提高。在12岁的时候,儿童在对本体感觉系统、前庭系统和视觉系统的信息整合方面表现出与成年人相似的方式,但其姿势晃动程度仍然比成年人大很多,大约在15岁左右,其平衡能力才与成年人基础持平。总的来说,孩子的平衡能力的发展贯穿其生长发育全过程。在游戏中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锻炼方法,平衡踏板玩具是用于锻炼儿童平衡能力非常适合的玩具,通过平衡踏板不仅能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还能锻炼下肢力量和胆量。然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平衡踏板相关产品较少且结构简单,品类单一。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儿童平衡踏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平衡踏板。一种儿童平衡踏板,其包括平衡板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平衡板的底部,平衡板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通过平衡板在支撑结构上进行转动,儿童站在转动的平衡板上保持身体的平衡,从而锻炼其平衡能力。进一步,所述平衡板设置为矩形的板,平衡板的中段部位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和转轴,在支撑架上设置允许转轴通过且转动的通孔,在平衡板上设置与所述转轴组合连接的连接端,平衡板和支撑结构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架设置为梯形支架,梯形支架的上端为半圆形,在梯形支架的半圆形部分设置所述通孔。此种设置的支架上端为半圆形,保证平衡踏板的顺利转动。进一步,所述通孔的直径等于转轴的回转直径。此种设置保证转轴能够在通孔内转动。进一步,在所述平衡踏板的两侧长边对应的下方均设置所述支撑架,两侧的支撑架相互对称。此种设置实现了平衡踏板与支撑架的良好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端包括连接耳,在连接耳上设置与所述通孔尺寸相同且位置对应的连接孔;连接耳与所述平衡板一体连接。使用时,转轴依次穿过两侧的通孔和连接孔,实现平衡板和支撑结构的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耳包括与平衡板一体连接的矩形连接段和与矩形连接段一体连接的圆弧形连接板,圆弧形连接板设置在矩形连接段的下方,所述连接孔设置在圆弧形连接板上。进一步,所述两侧的支撑架位于两侧的连接耳之间。将支撑架设置在连接耳之间,支撑架在平衡板下方,使平衡踏板整体具有美观性。进一步,在所述支撑架朝向内侧的一侧设置用于固定支撑架位置的卡环,卡环与所述转轴卡接,卡环与连接耳将支撑架夹持在中间,防止支撑架发生位移。进一步,在两侧的所述支撑架朝向内侧的一侧均设置所述卡环。进一步,所述卡环设置为弹性开口环。使用时,将弹性开口环卡在转轴上且紧贴支撑架内侧壁。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的重量设置为5-10斤。此种设置的支撑架因具有一定重量而不容易发生移位。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主体设置为圆柱体,在转轴的两端设置防脱出帽,防脱出帽与转轴组合连接。此种设置避免转轴从通孔和连接孔脱出。进一步,在所述转轴的两端设置外螺纹,在防脱出帽内设置匹配的内螺纹,转轴与防脱出帽通过螺纹组合连接。此种连接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进一步,设置圆柱筒形的所述防脱出帽,防脱出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此种设置的防脱出帽起到防止转轴脱出的作用。进一步,在所述平衡板的上端面设置用于增大平衡板与儿童鞋底之间摩擦力的磨砂层。此种设置减小了儿童从平衡板上滑落的可能,保证儿童安全。或者,在所述平衡板的上端面设置踏板,踏板与平衡板一体连接,踏板的底部设置用于增大踏板与儿童鞋底之间摩擦力的凸起条。进一步,设置两个相互对称的所述踏板。此种设置用于放置儿童的双脚。与现有技术的平衡踏板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势:1、儿童站在平衡板上,通过维持可转动的平衡板的平衡来锻炼其平衡能力以及下肢力量。2、平衡板与支撑座可拆卸,不用时或需要更换部分零件时能够快速简单地拆卸各个部分。3、平衡板与儿童的鞋底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避免儿童从平衡踏板滑落,保证儿童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上面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平衡板长边一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底面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平衡板短边一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支撑架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支撑架和未安装防脱出帽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支撑架与转轴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平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平衡板的一侧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设置磨砂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一种儿童平衡踏板的设置磨砂层的平衡板倾斜一定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衡板;11、踏板;12、连接耳;121、矩形连接段;122、圆弧形连接板;123、连接孔;13、磨砂层;2、支撑架;21、通孔;3、转轴;31、防脱出帽;32、弹性开口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平衡踏板,其包括平衡板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平衡板的底部,平衡板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和转轴,在支撑架上设置允许转轴通过且转动的通孔,在平衡板上设置与所述转轴组合连接的连接端,平衡板和支撑结构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朝向内侧的一侧设置用于固定支撑架位置的卡环,卡环与所述转轴卡接,卡环与连接耳将支撑架夹持在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平衡踏板,其包括平衡板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平衡板的底部,平衡板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和转轴,在支撑架上设置允许转轴通过且转动的通孔,在平衡板上设置与所述转轴组合连接的连接端,平衡板和支撑结构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朝向内侧的一侧设置用于固定支撑架位置的卡环,卡环与所述转轴卡接,卡环与连接耳将支撑架夹持在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平衡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置为梯形支架,梯形支架的上端为半圆形,在梯形支架的半圆形部分设置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平衡踏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衡踏板的两侧长边对应的下方均设置所述支撑架,两侧的支撑架相互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平衡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包括连接耳,在连接耳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源邵青
申请(专利权)人:菲斯克北京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