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580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增大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及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得到修正二次冷曲线,所述边部区域为对应所述喷淋区两侧的区域,所述过渡区域为对应所述边部区域与对应所述喷淋区的中心区域之间的区域;将钢水进行连铸得到铸坯,所述铸坯以3.7~4.5m/min的拉速进入二次冷却区根据修正二次冷曲线进行冷却。根据本申请的控制方法,增大了第3~6喷淋区的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及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提高了喷淋区的两侧水量,铸坯横向温度分布均匀,铸坯质量得到改善,75Cr1表面裂纹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领域,尤其涉及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涟钢生产的中高碳钢碳含量涵盖0.2-1.0%,其中,碳含量>0.7%的钢种主要是75Cr1,其它钢种生产量较少。75Cr1是国外标准冷作工具钢钢号,广泛用于小型工具,如:圆盘锯、剪刀具、芯棒,冲头,捣压工具,剃刀。75Cr1主要在CSP生产线生产,其工艺路线为:铁水-转炉-LF精炼-薄板坯连铸-均热炉-七机架轧机-卷曲-入库。然而在CSP生产线提拉速工艺实行后,其他碳含量<0.7%钢种以及除75Cr1外的高碳钢拉速、质量正常,但生产75Cr1钢种时表面横裂纹发生率高,判废率高达15%。因此有必要提高解决75Cr1钢种表面横裂纹发生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75Cr1钢种表面横裂纹发生率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增大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及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得到修正二次冷曲线,所述边部区域为对应所述喷淋区两侧的区域,所述过渡区域为对应所述边部区域与对应所述喷淋区的中心区域之间的区域;将钢水进行连铸得到铸坯,所述铸坯以3.7~4.5m/min的拉速进入二次冷却区根据修正二次冷曲线进行冷却。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增大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及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调整第3~6边部区域及第3~6过渡区域的不同浇注宽度对应修正系数。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调整第3~6过渡区域的不同浇注宽度对应修正系数包括:根据典型浇注宽度对应的修正系数调整第3~6过渡区域不同浇注宽度对应修正系数;所述典型浇注宽度对应的修正系数为:当浇注宽度为950mm时,所述3~6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5;当浇注宽度为1040mm时,所述3~6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75;当浇注宽度为1100mm时,所述3~6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85;当浇注宽度为1140mm时,所述3~6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95;当浇注宽度为1350mm时,所述3~6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为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调整第3~6边部区域的不同浇注宽度对应修正系数包括:根据典型浇注宽度对应的修正系数调整第3~6边部区域不同浇注宽度对应修正系数;所述典型浇注宽度对应的修正系数为:当浇注宽度为1360mm时,所述3~6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5;当浇注宽度为1400mm时,所述3~6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75;当浇注宽度为1450mm时,所述3~6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85;当浇注宽度为1500mm时,所述3~6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95;当浇注宽度为1700mm时,所述3~6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为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铸采用液芯压下技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液芯压下的厚度为5~10mm。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水的成分包括:以质量百分数计,C:0.72%~0.80;Si:0.20%~0.45;Mn:0.60%~0.90;P≤0.020;S≤0.006%;Als:0.015%~0.05;Cr:0.30%~0.6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水的开浇过热度为15~3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水进行连铸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厚度不小于18mm,窄边铜板厚度不小于14mm,结晶器的冷却水量为5300~5900L/min。根据本申请的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对薄板坯连铸的二冷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增大了第3~6喷淋区的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及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提高了喷淋区的两侧水量,铸坯横向温度分布均匀,铸坯质量得到改善,75Cr1表面裂纹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制备的75Cr1在轧机F1后表面裂纹形貌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制备的75Cr1钢卷表面裂纹形貌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制备的75Cr1钢卷缺陷部位低倍100X的缺陷形貌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制备的75Cr1钢卷缺陷部位腐蚀后低倍500X的缺陷形貌图;图5为钢在600-900℃断裂前的示意图;图6为钢在600-900℃断裂后的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制备的75Cr1铸坯表面图;图8为对比例1的制备的75Cr1铸坯纵向低倍检验的形貌图;图9为实施例1的制备的75Cr1铸坯纵向低倍检验的形貌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申请人在注意到75Cr1钢种表面横裂纹发生率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1、CSP生产工艺及表面裂纹缺陷介绍1.1表面裂纹缺陷形貌申请人发现低拉速工艺条件下75Cr1表面裂纹缺陷一般出现在钢水过热度高、脱氧不良等异常情况条件下,对应关系比较明显,裂纹发生率低,产品质量受控。但随着高拉速工艺推行后,表面裂纹出现率高,达到15%以上,此裂纹缺陷在F1轧机机架后肉眼可见,经F2-F7轧后不能愈合,缺陷的发生原因不能以原有经验找到相关性。75Cr1表面裂纹实物参见图1、图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增大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及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得到修正二次冷曲线,所述边部区域为对应所述喷淋区两侧的区域,所述过渡区域为对应所述边部区域与对应所述喷淋区的中心区域之间的区域;/n将钢水进行连铸得到铸坯,所述铸坯以3.7~4.5m/min的拉速进入二次冷却区根据修正二次冷曲线进行冷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增大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及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得到修正二次冷曲线,所述边部区域为对应所述喷淋区两侧的区域,所述过渡区域为对应所述边部区域与对应所述喷淋区的中心区域之间的区域;
将钢水进行连铸得到铸坯,所述铸坯以3.7~4.5m/min的拉速进入二次冷却区根据修正二次冷曲线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大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边部区域的修正系数及原始二次冷曲线对应第3~6喷淋区的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调整第3~6边部区域及第3~6过渡区域的不同浇注宽度对应修正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调整第3~6过渡区域的不同浇注宽度对应修正系数包括:
根据典型浇注宽度对应的修正系数调整第3~6过渡区域不同浇注宽度对应修正系数;
所述典型浇注宽度对应的修正系数为:
当浇注宽度为950mm时,所述3~6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5;
当浇注宽度为1040mm时,所述3~6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75;
当浇注宽度为1100mm时,所述3~6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85;
当浇注宽度为1140mm时,所述3~6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为0.95;
当浇注宽度为1350mm时,所述3~6过渡区域的修正系数为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75Cr1钢表面横裂纹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调整第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智才徐刚军罗钢肖磊聂嫦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涟钢薄板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