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型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64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用型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其结构包括右侧骨、连接软骨、左侧骨、牙齿、固定板、连接板、固定器和螺钉,该固定导板装置,通过固定板设置了调节机构,通过转动转动钮,使得驱动蜗杆跟着转动,通过驱动蜗杆与滑动块的螺纹连接,这时滑动块进行下滑,通过第一导向杆确保滑动块进行竖直下滑,这时带动了移动板进行下降,通过移动嵌套和第二导向杆的配合工作,使得移动板平稳下降,通过缓冲弹簧的作用,带动了挤压板进行下降收缩,可以根据患者的下颌恢复结构进行调整,防止患者下颌骨与固定导板发生挤压,缓解患者下颌疼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型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
本技术涉及下颌骨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实用型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
技术介绍
下颌骨缺损可由肿瘤、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可导致患者面部畸形及口颌系统功能的丧失,下颌骨缺损的患者最终奥的是要精确地恢复其下颌正常的形态,从而达到恢复其面部的美观及正常的口颌系统生理功能,现有的下颌骨固定导板为固定体,无法较好的根据患者的下颌恢复结构进行调整,在恢复的过程中,患者会因为下颌恢复导致下颌骨与固定导板发生挤压,造成患者下颌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实用型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解决了现有的下颌骨固定导板为固定体,无法较好的根据患者的下颌恢复结构进行调整,在恢复的过程中,患者会因为下颌恢复导致下颌骨与固定导板发生挤压,造成患者下颌疼痛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用型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包括右侧骨、连接软骨、左侧骨、牙齿、固定板、调节机构、连接板、固定器和螺钉,所述右侧骨下端与连接软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软骨固定于牙齿一端,所述调节机构首端贯穿于固定板内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钮、驱动蜗杆、滑动块、固定块、第一导向杆、移动缓冲挤压机构和导板,所述转动钮贯穿于固定板内部,所述转动钮贯穿于导板内部,所述转动钮上端通过电焊与驱动蜗杆底端相固定,所述驱动蜗杆与滑动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导板内部,所述固定块与第一导向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贯穿于滑动块两端,所述移动缓冲挤压机构与滑动块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缓冲挤压机构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导板内部,所述导板下表面与固定板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左侧骨设在牙齿左端,所述右侧骨和左侧骨连接处下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右侧骨下端,所述固定器通过螺钉与连接板相贴合,所述螺钉与右侧骨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缓冲挤压机构包括移动板、移动嵌套、第二导向杆、移动弧形板、缓冲弹簧、铰接板和挤压板,所述移动板左端与滑动块相固定,所述移动板右端通过电焊与移动弧形板底端相固定,所述移动嵌套固定安装于移动弧形板,所述第二导向杆贯穿于移动嵌套内部,所述移动弧形板上表面通过电焊与缓冲弹簧下端相固定,所述缓冲弹簧上端通过电焊与挤压板下表面相固定,所述铰接板安装在移动弧形板中部,所述挤压板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导板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杆共设置两根,分别贯穿于滑动块左右两端。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与驱动蜗杆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杆与移动嵌套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呈弧形结构并且长度为6cm。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蜗杆为42CrMo齿轮钢材质,具有强度高、淬透性高、韧性好等优点。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为合金弹簧钢材质,耐腐蚀性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的下颌骨固定导板为固定体,无法较好的根据患者的下颌恢复结构进行调整,在恢复的过程中,患者会因为下颌恢复导致下颌骨与固定导板发生挤压,造成患者下颌疼痛的问题,通过固定板设置了调节机构,通过转动转动钮,使得驱动蜗杆跟着转动,通过驱动蜗杆与滑动块的螺纹连接,这时滑动块进行下滑,通过第一导向杆确保滑动块进行竖直下滑,这时带动了移动板进行下降,通过移动嵌套和第二导向杆的配合工作,使得移动板平稳下降,通过缓冲弹簧的作用,带动了挤压板进行下降收缩,可以根据患者的下颌恢复结构进行调整,防止患者下颌骨与固定导板发生挤压,缓解患者下颌疼痛。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导板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右侧骨-1、连接软骨-2、左侧骨-3、牙齿-4、固定板-5、调节机构-6、连接板-7、固定器-8、螺钉-9、转动钮-61、驱动蜗杆-62、滑动块-63、固定块-64、第一导向杆-65、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导板-67、移动板-661、移动嵌套-662、第二导向杆-663、移动弧形板-664、缓冲弹簧-665、铰接板-666、挤压板-66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用型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包括右侧骨1、连接软骨2、左侧骨3、牙齿4、固定板5、调节机构6、连接板7、固定器8和螺钉9,右侧骨1下端与连接软骨2固定连接,连接软骨2固定于牙齿4一端,调节机构6首端贯穿于固定板5内部,调节机构6包括转动钮61、驱动蜗杆62、滑动块63、固定块64、第一导向杆65、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和导板67,转动钮61贯穿于固定板5内部,转动钮61贯穿于导板67内部,转动钮61上端通过电焊与驱动蜗杆62底端相固定,驱动蜗杆62与滑动块63螺纹连接,固定块64固定安装在导板67内部,固定块64与第一导向杆65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65贯穿于滑动块63两端,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与滑动块63活动连接,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导板67内部,导板67下表面与固定板5相贴合。其中,所述左侧骨3设在牙齿4左端,所述右侧骨1和左侧骨3连接处下端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一端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位于右侧骨1下端,所述固定器8通过螺钉9与连接板7相贴合,所述螺钉9与右侧骨1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包括移动板661、移动嵌套662、第二导向杆663、移动弧形板664、缓冲弹簧665、铰接板666和挤压板667,所述移动板661左端与滑动块63相固定,所述移动板661右端通过电焊与移动弧形板664底端相固定,所述移动嵌套662固定安装于移动弧形板664,所述第二导向杆663贯穿于移动嵌套662内部,所述移动弧形板664上表面通过电焊与缓冲弹簧665下端相固定,所述缓冲弹簧665上端通过电焊与挤压板667下表面相固定,所述铰接板666安装在移动弧形板664中部,所述挤压板667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导板67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杆65共设置两根,分别贯穿于滑动块63左右两端,利于起到更好的限制滑动块63竖直滑动的作用。其中,所述滑动块63与驱动蜗杆62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利于起到驱动蜗杆62带动滑动块63进行滑动的作用。其中,所述第二导向杆663与移动嵌套662处于同一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用型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包括右侧骨(1)、连接软骨(2)、左侧骨(3)、牙齿(4)、固定板(5)、连接板(7)、固定器(8)和螺钉(9),所述右侧骨(1)下端与连接软骨(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软骨(2)固定于牙齿(4)一端;/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首端贯穿于固定板(5)内部,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转动钮(61)、驱动蜗杆(62)、滑动块(63)、固定块(64)、第一导向杆(65)、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和导板(67),所述转动钮(61)贯穿于固定板(5)内部,所述转动钮(61)贯穿于导板(67)内部,所述转动钮(61)上端通过电焊与驱动蜗杆(62)底端相固定,所述驱动蜗杆(62)与滑动块(63)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64)固定安装在导板(67)内部,所述固定块(64)与第一导向杆(65)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65)贯穿于滑动块(63)两端,所述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与滑动块(63)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导板(67)内部,所述导板(67)下表面与固定板(5)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型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包括右侧骨(1)、连接软骨(2)、左侧骨(3)、牙齿(4)、固定板(5)、连接板(7)、固定器(8)和螺钉(9),所述右侧骨(1)下端与连接软骨(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软骨(2)固定于牙齿(4)一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首端贯穿于固定板(5)内部,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转动钮(61)、驱动蜗杆(62)、滑动块(63)、固定块(64)、第一导向杆(65)、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和导板(67),所述转动钮(61)贯穿于固定板(5)内部,所述转动钮(61)贯穿于导板(67)内部,所述转动钮(61)上端通过电焊与驱动蜗杆(62)底端相固定,所述驱动蜗杆(62)与滑动块(63)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64)固定安装在导板(67)内部,所述固定块(64)与第一导向杆(65)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65)贯穿于滑动块(63)两端,所述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与滑动块(63)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缓冲挤压机构(66)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导板(67)内部,所述导板(67)下表面与固定板(5)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型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骨(3)设在牙齿(4)左端,所述右侧骨(1)和左侧骨(3)连接处下端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一端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位于右侧骨(1)下端,所述固定器(8)通过螺钉(9)与连接板(7)相贴合,所述螺钉(9)与右侧骨(1)螺纹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赵英耿捷李松仑卢文婧姚凯张冬杨思怡王月月李娇冯秦辉徐辰张娜杜艳玲刘海军何庆军董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