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涛专利>正文

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08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包括手柄以及一端固定安装在手柄上中空管,所述中空管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引导器,所述中空管靠近弧形引导器的一端设置有钢丝入口,所述弧形引导器包括截面呈半圆状设置的引导器本体以及滑动设置在引导器本体上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截面也成半圆状设置,所述引导器本体的一端与中空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将传统的整体式的弧形引导器设计为对称滑动结构,这样,使其伸出的距离更长,同时,通过对称滑动的结构设计,也避免钢丝剪断的问题,使整个操作更加的简单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
技术介绍
骨折是骨科中的常见病之一,在医院的临床上,一般采用钢丝对骨折部位进行捆绑,从而使骨折部位复位并固定,并且,钢丝的捆绑对骨折部位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同时,钢丝作为骨折内固定的一种材料,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特异性,是其他固定物无法替代的,因此,钢丝在骨折内固定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目前,在进行骨折钢丝内固定手术时,一般需要将骨折部位充分地显露,由于骨折部位附着大量肌肉,所以,需要将骨折部位的肌肉、骨膜等充分剥离,然后,再通过止血钳将钢丝环绕并捆扎在骨折部位上,这样便容易对骨折部位周围的神经、血管、软组织等造成损伤,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骨折的愈合;同时,在采用止血钳引导钢丝的操作中,钢丝容易脱落,因此,采用止血钳引导钢丝的操作十分麻烦、既费时又费力,从而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并且,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如何方便快捷地将钢丝环绕并捆扎在骨折部位上,同时,尽量减小对骨折部位周围组织的损伤,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提供了钢丝引导器来引导钢丝,现有的钢丝引导器主要包括手柄和中空管,中空管的一端固定地安装在手柄上,中空管的另一端部弯曲成弧形引导管,弧形引导管的起点上设有钢丝入口,弧形引导管的末端为钢丝出口。上述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钢丝引导的需要,但其在使用时,弧形引导管仅能绕过骨膜表面,进入到骨干的对侧,在一些病情的治疗中,其无法做到将弧形引导管全部露出,为此,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止血钳将其找出,完成捆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钢丝引导器在使用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使弧形引导管全部露出的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包括手柄以及一端固定安装在手柄上中空管,所述中空管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引导器,所述中空管靠近弧形引导器的一端设置有钢丝入口,所述弧形引导器包括截面呈半圆状设置的引导器本体以及滑动设置在引导器本体上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截面也成半圆状设置,所述引导器本体的一端与中空管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远离中空管的一端设置有引导管。作为优选,所述引导管远离滑动件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作为优选,所述引导器本体与滑动件的相对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动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将传统的整体式的弧形引导器设计为对称滑动结构,这样,使其伸出的距离更长,同时,通过对称滑动的结构设计,也避免钢丝剪断的问题,使整个操作更加的简单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手柄;2、中空管;21、钢丝入口;3、弧形引导器;31、引导器本体;32、滑动件;33、引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旨在解决现有钢丝引导器无法满足一些病情引导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包括手柄1以及一端固定安装在手柄1上中空管2,在中空管2远离手柄1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引导器3,以上结构为现有常见的结构,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加详细描述,本实施例重点改进的地方在于弧形引导器3,在本实施例中,将传统整体式的弧形引导器3一分为二,使其可以进一步得到延长,进而使弧形引导器3的端部能够暴露出来,为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弧形引导器3包括截面呈半圆状设置的引导器本体31以及滑动设置在引导器本体31上的滑动件32,其中,滑动件32的截面也成半圆状设置,这样,引导器本体31和滑动件32就构成了现有的弧形管状结构,当然,引导器本体31的一端与中空管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32相对于引导器本体31的滑动,主要是在引导器本体31与滑动件32的相对面设置有滑槽,在滑动件32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动凸起。在这里需要时候的是,滑槽从引导器本体31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且贯穿另一端的端部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能够使滑动件32从引导器本体31上分离出来,总所周知,传统的钢丝引导器在引导完钢丝后,需要将钢丝先剪断,然后,才能将钢丝引导器取下,由于需要捆绑,为此,在剪断钢丝时,往往截取的过多,而通过这样的设置,这样在引导完成后,将滑动件32分离,就可以在不截断钢丝的情况下,完成钢丝引导器与钢丝的分离,在满足长度延伸的情况下,节约了钢丝的使用量。考虑到滑动件32需要滑动,将钢丝入口21设置在弧形引导器3已然不合适,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中空管2靠近弧形引导器3的一端设置有钢丝入口21,这样,滑动件32的移动不会对钢丝造成任何影响。考虑到滑动件32滑动时,紧贴骨膜的是引导器本体31,为此,滑动件32可能插到肌肉中,而无法紧贴骨滑动,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滑动件32远离中空管2的一端设置有引导管33。引导管33的直径和弧形引导器3(引导器本体31和滑动件32组合后)的直径一致,且其端面与引导器本体31和滑动件32接触,这样,在引导管33的作用下,能够确保始终贴着骨膜运动。为了便于弧形引导管33穿过骨折部位周围组织,并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部位周围组织的完整,引导管33远离滑动件32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这样就类似于针状的设置,从而在引导过程中,骨折部位周围组织的损伤小,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保证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利于骨折愈合。通过上述的设置,在使用时,手握手柄1,使弧形引导管33绕过骨膜表面,进入到骨干的对侧,在此过程中,由于滑动件32受到周围组织的逆向力,其不会相对引导器本体31滑动,此时,再将钢丝从弧形引导管33的钢丝入口21穿入弧形引导管33内,然后,根据需要,推动滑动件32,在推动的过程中,要推动移动距离后,即推送一部分钢丝,确保钢丝能够处在引导管33内,当引导管33露出后,先用止血钳将钢丝夹出,然后,利用止血钳将滑动件32移出,使滑动件32与引导器本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包括手柄以及一端固定安装在手柄上中空管,所述中空管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靠近弧形引导器的一端设置有钢丝入口,所述弧形引导器包括截面呈半圆状设置的引导器本体以及滑动设置在引导器本体上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截面也呈半圆状设置,所述引导器本体的一端与中空管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微创钢丝引导器,包括手柄以及一端固定安装在手柄上中空管,所述中空管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靠近弧形引导器的一端设置有钢丝入口,所述弧形引导器包括截面呈半圆状设置的引导器本体以及滑动设置在引导器本体上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截面也呈半圆状设置,所述引导器本体的一端与中空管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张磊焦立飞王科深
申请(专利权)人:王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