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64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属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领域。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包括L形臂,所述L形臂的一端上设有若干个穿孔,所述穿孔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上设有瓦状块,所述瓦状块上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套管和穿孔同轴,所述孔洞、套管和穿孔中贯穿有固定螺栓或克氏针;所述L形臂的另一端上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中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还设有基准导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属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领域。
技术介绍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较多。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骨折多为粉碎性。老年人骨质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造成骨折。髓内钉手术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有效治疗手段。髓内钉手术的切口小,有利于病人手术后恢复。由于手术切口较小,打入导针的位置通常需要医生用手指盲触确定,存在较大误差。除了打入导针的位置存在误差,导针的走向也难以掌控。上述缺点使得手术效果大打折扣,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希望提供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
技术实现思路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包括L形臂,所述L形臂的一端上设有若干个穿孔,所述穿孔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上设有瓦状块,所述瓦状块上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套管和穿孔同轴,所述孔洞、套管和穿孔中贯穿有固定螺栓或克氏针;所述L形臂的另一端上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中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中设有基准导针。所述固定螺栓与L形臂所在的平面呈0-5°夹角,或所述克氏针与L形臂所在的平面呈0-5°夹角,使得定位块正好位于股骨大转子上方。所述瓦状块的凹面朝向固定螺栓或克氏针的末端,瓦状块的凹面与股骨贴合,保证股骨与L形臂所在平面平行。所述L形臂上设有两个穿孔,两个所述穿孔上均设有套管,两个所述套管上均设有瓦状块,有利于增强本装置固定在股骨上的稳定性。所述定位孔为长圆孔,基准导针和若干所述定位孔的轴线均平行于L形臂所在平面,且基准导针和所述若干定位孔的轴线均垂直于固定螺栓或克氏针,使得基准导针和所述若干定位孔的轴线均平行于股骨的轴线。所述活动杆上设有隆起带,相对应,所述盲孔中设有凹陷槽。隆起带和凹陷槽相配合,防止定位块转动。所述盲孔的侧壁上设有螺栓,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活动杆的长短,用螺栓固定,防止活动杆在盲孔中运动。使用时,在大腿外侧开一个切口,将瓦状块插入小孔中并紧贴股骨,钻头顺着本装置一端上的穿孔和套管在股骨上钻孔,取出钻头后用固定螺栓或克氏针将本装置牢牢固定在股骨上。在股骨大转子对应的体表位置为开一个切口,将定位块上的基准导针植入股骨大转子中,在C臂机的帮助下观察基准导针位置的偏差,在基准导针的定位辅助下,可不偏不倚地插入导针。附图说明图1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图2为图1所述装置的拆解图。标号说明:1、L形臂;11、盲孔;12、凹陷槽;2、定位块;21、活动杆;22、隆起带;23、定位孔;3、螺栓;41、第一固定螺栓;42、第二固定螺栓;51、第一瓦状块;52、第二瓦状块;53、第一套管;54、第二套管;61、基准导针;62、第二导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进行详细介绍,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进一步介绍。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包括L形臂1,L形臂1的一端上设有两个内径为0.5cm的穿孔,分别为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穿孔为长圆孔,长圆孔的轴线与L形臂1所在的平面平行。在两个穿孔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53(内径为0.5cm,长为4.5cm)和第二套管54(内径为0.5cm,长为4.5cm),第一套管53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瓦状块51,第二套管54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瓦状块52,第一瓦状块51和第二瓦状块52上均设有一个内径为0.5cm的孔洞。第一穿孔、第一套管53和第一瓦状块51上的孔洞同轴排列,第二穿孔、第二套管53和第二瓦状块51上的孔洞同轴排列,便于长为6cm、直径为0.45cm的固定螺栓贯穿。第一瓦状块51和第二瓦状块52的凹面朝向各自对应的固定螺栓的末端,且第一瓦状块51凹面的轴线和第二瓦状块52凹面的轴线均平行于股骨的轴线。在大腿外侧切开一个小口,拨开包裹在股骨外的各层组织,第一瓦状块51和第二瓦状块52的凹面紧贴于股骨表面时,保证股骨与L形臂1在同一平面上,取电钻分别插进两个穿孔,在股骨上打出两个钻孔。在两个钻孔中分别拧入第一固定螺栓41和第二固定螺栓42,将本装置固定在股骨上。L形臂1的另一端上设有一个直径为0.8cm的盲孔11,盲孔11中设有一个活动杆21,活动杆21可在盲孔11中自由伸缩且契合度好。为了避免活动杆21在盲孔11中转动,活动杆21上设有隆起带22,同时在盲孔11侧壁上设有一条凹陷槽12。调整好活动杆21的长度后,拧紧设置在盲孔21侧壁的螺栓3。活动杆21外露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呈正方体的定位块2(边长为2.5cm),定位块2上设有呈矩阵排布的36个定位孔23,定位孔23为长圆孔,定位孔23的轴线平行于L形臂1所在的平面且垂直于第一固定螺栓41和第二固定螺栓42。定位孔23的直径为0.3cm,相邻两个定位孔23相距0.05cm,位于定位块2中心位置处的定位孔23中设有一条基准导针61,以此为基准,第二导针可根据偏差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调整位置。在股骨大转子对应的人体表面开一个长约4cm的切口,拨开覆盖在大转子上的各层组织,将基准导针61抵在大转子表面,借助设备将基准导针61经大转子顶入近端髓腔内,在C臂机帮助下观察基准导针61的位置,发现基准导针61大致向上偏差0.5cm,在定位块2上找出合适的定位孔23,在定位孔23中插入第二导针62。将第二根导针经大转子顶入近端髓腔内,在C臂机的帮助下观察第二导针62的位置,确定第二导针62位于股骨髓腔正中,且与股骨轴向平行。第二导针62导入完毕后拔出基准导针61,将第一固定螺栓41和第二固定罗刷42从股骨中拧出,撤下本装置,进行手术的下一步骤。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臂,所述L形臂的一端上设有若干个穿孔,所述穿孔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上设有瓦状块,所述瓦状块上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套管和穿孔同轴,所述孔洞、套管和穿孔中贯穿有固定螺栓或克氏针;所述L形臂的另一端上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中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中设有基准导针。/n

【技术特征摘要】
1.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臂,所述L形臂的一端上设有若干个穿孔,所述穿孔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上设有瓦状块,所述瓦状块上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套管和穿孔同轴,所述孔洞、套管和穿孔中贯穿有固定螺栓或克氏针;所述L形臂的另一端上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中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中设有基准导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与L形臂所在的平面呈0-5°夹角,或所述克氏针与L形臂所在的平面呈0-5°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用导针定位器,其特征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松峰凌一鸣孔琦陆嘉柯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