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550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包括相对独立的血浆分离循环通路、肝脏灌注循环通路、血浆分离回输循环通路及储血罐,储血罐用于混合患者血浆及体外肝脏氧载体;血浆分离循环通路包括血液输入管路、第一分浆管路及血液回输管路,第一分浆管路与储血罐连接;肝脏灌注循环通路包括设有全肝灌注组件的生化净化管路,生化净化管路与储血罐连接;血浆分离回输循环通路包括第二分浆循环管路及回浆管路,第二分浆循环管路的输入端与储血罐的输出端连接,回浆管路连接于第二分浆循环管路与血液回输管路之间。本申请通过设置储血罐能更好地调节体外肝脏的灌注压力、流量及流速,提高灌注效率,缩短循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
本申请涉及生物领域以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ALSS)是一种肝脏替代治疗方法,其是基于肝脏具有强大的自我再生修复能力,通过引入体外的机械、理化或生物装置,清除有害物质,补充人体必需的物质,改善患者内环境,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衰竭患者肝细胞修复再生创造条件,也为等待肝移植供体创造时间。目前的人工肝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单纯使用机械、理化装置的非生物型人工肝以及包含有细胞或全肝等生物装置的生物型人工肝。其中,生物型人工肝是以生物装置作为核心的人工肝系统,常见的为细胞型生物人工肝,但是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即以游离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件,依靠一定数量的单个细胞的生物功能,发挥代谢、转化、解毒、合成等功能,达到救治肝衰竭患者的作用。但细胞型生物人工肝与天然体内肝脏相比,在细胞数量、三维结构、内外环境上尚有一定差距,并且现有的生物人工肝的流量较低,使得现有生物人工肝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相对独立的血浆分离循环通路、肝脏灌注循环通路和血浆分离回输循环通路,还包括储血罐,所述储血罐用于混合经血浆分离循环通路输入的血浆及体外肝脏氧载体;/n所述血浆分离循环通路包括血液输入管路、第一分浆管路及血液回输管路,所述第一分浆管路与所述储血罐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肝脏灌注循环通路包括生化净化管路,所述生化净化管路设有全肝灌注组件,且所述生化净化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血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生化净化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血罐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血浆分离回输循环通路包括第二分浆循环管路及回浆管路,所述第二分浆循环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血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相对独立的血浆分离循环通路、肝脏灌注循环通路和血浆分离回输循环通路,还包括储血罐,所述储血罐用于混合经血浆分离循环通路输入的血浆及体外肝脏氧载体;
所述血浆分离循环通路包括血液输入管路、第一分浆管路及血液回输管路,所述第一分浆管路与所述储血罐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肝脏灌注循环通路包括生化净化管路,所述生化净化管路设有全肝灌注组件,且所述生化净化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血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生化净化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血罐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血浆分离回输循环通路包括第二分浆循环管路及回浆管路,所述第二分浆循环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血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回浆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分浆循环管路与所述血液回输管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分浆管路包括设有第一血液入口、第一血浆出口、第一血细胞出口的第一血浆分离器,以及从所述第一血浆出口连接到储血罐的分浆支路,所述分浆支路上设有分浆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血液输入管路与所述第一血液入口连接,所述血液输入管路设有抽血泵;
所述血液回输管路与所述第一血细胞出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毅薛巍松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乾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