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带装配机构及口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33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耳带装配机构及口罩机,包括机架、耳带熔接机构、耳带输送机构以及耳带整理机构,机架上设置有流水线工作台,流水线工作台用于承载并运输口罩本体;耳带熔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耳带熔接机构用于将耳带熔接在口罩本体上;耳带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耳带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耳带熔接机构连接,用于为耳带熔接机构输送耳带;耳带整理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耳带整理机构设置在耳带熔接机构的输出端,耳带整理机构能够将耳带翻折至口罩本体的内部区域。通过耳带整理机构将耳带翻折至口罩本体的内部区域,从而后期在包装过程中免受耳带的影响;本实施例,自耳带输送到耳带熔接再到耳带整理整个过程全自动进行,节省人力,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带装配机构及口罩机
本技术涉及口罩制造的
,尤其涉及一种耳带装配机构及口罩机。
技术介绍
口罩具有良好的隔断病毒的功效,因此,对于一些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口罩就尤为重要,而耳带装配机构又是生产口罩的必要机器。现有的耳带装配机构多不能自动完成耳带装配,需要人工辅助,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一些可自动生产口罩的耳带装配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过高,且生产后的口罩不利于后期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全自动生产的耳带装配机构及口罩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带装配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流水线工作台,所述流水线工作台用于承载并运输口罩本体;耳带熔接机构,所述耳带熔接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耳带熔接机构用于将耳带熔接在口罩本体上;耳带输送机构,所述耳带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耳带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耳带熔接机构连接,用于为所述耳带熔接机构输送耳带;以及耳带整理机构,所述耳带整理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耳带整理机构设置在所述耳带熔接机构的输出端,所述耳带整理机构能够将耳带翻折至口罩本体的内部区域。进一步地,所述耳带熔接机构包括断带组件、上料机械手以及焊接组件,所述断带组件用于将所述耳带输送机构输送的耳带剪断,所述上料机械手用于将剪断后的耳带的两端移动至口罩本体上,所述焊接组件用于将移动至口罩本体上的耳带的两端熔接在口罩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断带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的第一夹手,所述第一夹手能够夹住所述耳带传输机构上的耳带,所述第一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手将耳带拉出,所述断带组件还包括剪断组件,所述剪断组件设置在所述耳带输送机构上,用于将拉出的耳带剪断。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第一座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座体上的第一转向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向机构上的转动臂、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动臂上的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的第二转向机构和第三转向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向机构上的第二夹手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三转向机构上的第三夹手,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和第三转向机构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夹手和所述第三夹手能够分别夹住剪断的耳带的两端,第二转向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夹手转动以将耳带的一端移动至口罩本体上,所述第三转向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三夹手转动以将耳带的另一端移动至口罩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第二座体、安装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第二气缸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上的熔接头,所述熔接头能够将耳带熔接在口罩本体上,所述第二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熔接头抵接在耳带的两端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熔接头均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流水线工作台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气缸能够分别驱动两个所述熔接头抵接在口罩本体两端的耳带上。进一步地,所述耳带整理机构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耳带折叠组件和耳带热压组件,所述耳带折叠组件用于将耳带翻折至口罩本体的内部区域,所述耳带热压组件用于对翻折后的耳带热压处理以使其维持在口罩本体的内部区域。进一步地,所述耳带折叠组件包括直线气缸、推板以及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流水线传送带的两侧,所述导向板沿流水线流动方向逐渐升高,所述导向板高度更高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推板,所述导向板更高的一端高于口罩本体的上表面,耳带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板移动至所述推板上,所述推板设置在所述直线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直线气缸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直线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推板朝向口罩本体的内部区域移动以将耳带推动至口罩本体的内部区域。进一步地,所述耳带热压组件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杆以及热压发生器,所述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驱动杆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热压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的下端部,所述热压发生器和耳带与口罩本体接触的位置对应。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口罩机,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耳带装配机构。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通过耳带熔接机构将耳带熔接在口罩本体上;通过耳带输送机构为所述耳带熔接机构输送耳带;通过耳带整理机构将耳带翻折至口罩本体的内部区域,从而后期在包装过程中免受耳带的影响,包装效率更高;本实施例中的耳带装配机构,自耳带输送到耳带熔接再到耳带整理整个过程全自动进行,节省人力,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口罩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断带组件以及上料机械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焊接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耳带整理机构与流水线工作台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耳带整理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耳带折叠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导向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架;2、整合机构;3、耳带熔接机构;31、断带组件;311、第一气缸;312、第一夹手;313、剪断组件;32、上料机械手;321、第一座体;322、第一转向机构;323、转动臂;324、驱动机构;3241、壳体;3242、丝杆;325、第二转向机构;326、第三转向机构;327、第二夹手;328、第三夹手;33、焊接组件;331、第二座体;332、第二气缸;333、熔接头;334、限位组件;3341、限位气缸;3342、限位压板;4、耳带输送机构;5、耳带整理机构;51、支撑座;52、耳带折叠组件;521、直线气缸;522、推板;5221、立板;5222、承托板;523、导向板;5231、腰型槽;524、立座;5241、固定孔;53、耳带热压组件;531、驱动气缸;532、驱动杆;533、热压发生器;5331、热压部;5332、热压发生座;534、垂直气缸;535、导向杆;536、口罩模块;6、下料机构;10、机架;11、流水线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耳带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流水线工作台,所述流水线工作台用于承载并运输口罩本体;/n耳带熔接机构,所述耳带熔接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耳带熔接机构用于将耳带熔接在口罩本体上;/n耳带输送机构,所述耳带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耳带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耳带熔接机构连接,用于为所述耳带熔接机构输送耳带;以及/n耳带整理机构,所述耳带整理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耳带整理机构设置在所述耳带熔接机构的输出端,所述耳带整理机构能够将耳带翻折至口罩本体的内部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耳带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流水线工作台,所述流水线工作台用于承载并运输口罩本体;
耳带熔接机构,所述耳带熔接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耳带熔接机构用于将耳带熔接在口罩本体上;
耳带输送机构,所述耳带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耳带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耳带熔接机构连接,用于为所述耳带熔接机构输送耳带;以及
耳带整理机构,所述耳带整理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耳带整理机构设置在所述耳带熔接机构的输出端,所述耳带整理机构能够将耳带翻折至口罩本体的内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带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熔接机构包括断带组件、上料机械手以及焊接组件,所述断带组件用于将所述耳带输送机构输送的耳带剪断,所述上料机械手用于将剪断后的耳带的两端移动至口罩本体上,所述焊接组件用于将移动至口罩本体上的耳带的两端熔接在口罩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带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带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的第一夹手,所述第一夹手能够夹住所述耳带传输机构上的耳带,所述第一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手将耳带拉出,所述断带组件还包括剪断组件,所述剪断组件设置在所述耳带输送机构上,用于将拉出的耳带剪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带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第一座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座体上的第一转向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向机构上的转动臂、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动臂上的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的第二转向机构和第三转向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向机构上的第二夹手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三转向机构上的第三夹手,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和第三转向机构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夹手和所述第三夹手能够分别夹住剪断的耳带的两端,第二转向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夹手转动以将耳带的一端移动至口罩本体上,所述第三转向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三夹手转动以将耳带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凯文黄树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宇龙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