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生产等待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68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装生产等待站,包括循环轨道、与循环轨道入口连接的进料臂,循环轨道为管路结构,出口一侧设有提升臂,提升臂的下端设置下放托架,提升臂的上端在所述循环轨道的出口处设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分别连接的第一出料臂和第二出料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换向机构,换向机构连接两条出料臂,使挂有待加工面料的衣架能够一起进入下一步骤,方便了下一步骤的进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生产等待站
本技术涉及服装生产线
,具体涉及一种服装生产等待站。
技术介绍
服装生产流水线中在支轨道进入主轨道时需要等待时间,此时衣架需要一个等待停留的区域,该区域即为等待区。中国技术专利CN202504271U公开了一种服装生产流水线等待区数量控制机构,包括主轨道和支轨道,支轨道进入到主轨道之间设有等待区,等待区内设有供连接支轨道和主轨道的轨道,在等待区的进口处设有一压板,在压板下方设有微动开关和弹簧,微动开关连接流水线的控制系统;当等待区占满衣架后,最后一个衣架的滚轮会站在等待区进口处的数量控制机构上,数量控制机构即将等待区容量满站的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使得不再有新的衣架进入到该等待区,从而起到保护等待区和流水线的作用。这种服装生产流水线等待区存在以下缺点:由于等待区的衣架上挂着待拼缝的面料,若只按顺序出等待区不能将待拼接的面料配对后再出等待区,影响下一步骤进行,进而影响了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服装生产等待站进行改进,使等待站能够将待加工面料的衣架成对出等待区,让衣架出等待区的顺序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服装生产等待站的面料出站顺序不合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服装生产等待站,包括循环轨道、与所述循环轨道入口连接的进料臂,所述循环轨道为管路结构,出口一侧设有提升臂,所述提升臂的下端设置下放托架,所述提升臂的上端在所述循环轨道的出口处设有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分别连接的第一出料臂和第二出料臂。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臂的上端设置电机,下端设置从动轮,所述提升臂的外周绕设链条,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链条转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链条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随所述链条转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循环轨道出口与所述第一出料臂的连接处;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滑块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出料臂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臂与第二出料臂的入口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提升臂的侧面管路内,作为所述换向机构的动力机构,其上端连接推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的下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出料臂上分别设有第一出料托架和第二出料托架,所述第一、第二出料托架上分别设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下放托架上设有第四气缸。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第三和第四气缸上设有卡位件。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料臂和第二出料臂上分别设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一出料臂与主轨道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出料臂与所述循环轨道旋转连接。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料臂为活动结构,其上设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上设有气缸活塞,所述气缸活塞前后移动带动所述进料臂与所述循环轨道连接或分离。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循环轨道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置换向机构,换向机构连接两条出料臂,使挂有待加工面料的衣架能够一起进入下一步骤,方便了下一步骤的进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进料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放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换向机构的滑块与第一出料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换向机构的滑块与第二出料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服装生产等待站,使待加工面料一起进入下一步骤。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服装生产等待站包括循环轨道10、与循环轨道10入口连接的进料臂20,循环轨道10为管路结构,出口一侧设有提升臂30,提升臂30的下端设置下放托架40,提升臂30的上端在循环轨道的出口处设有换向机构50,换向机构50分别连接的第一出料臂60和第二出料臂70。本技术设置换向机构50,换向机构50连接两条出料臂,使挂有待加工面料的衣架能够一起进入下一步骤,方便了下一步骤的进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提升臂30的上端设置电机31,下端设置从动轮32,提升臂30的外周绕设链条,电机31带动链条转动。链条上设有挂钩,挂钩随链条转动。将衣架挂在挂钩上随电机31转动带动链条将衣架运送至提升臂30的上端。再结合图4和5,换向机构50包括:导向槽51设置在循环轨道10出口与第一出料臂60的连接处;滑块52滑动设置在导向槽51内,滑块52的上端与第二出料臂70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53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出料臂60与第二出料臂70的入口处;第一气缸54,设置在提升臂30的侧面管路内,作为换向机构50的动力机构,其上端连接推杆55,推杆55的另一端连接滑块52的下端。具体地,提升臂30底部的循环轨道10处有一个安装孔,推杆55和第一气缸54通过安装孔进入循环轨道10内并安装,衣架运送到提升臂30是上端后根据软件系统判断衣架进入第一出料臂60或第二出料臂70,若需要进入第一出料臂60,第一气缸54不工作或下落,推杆55下落,滑块52完全置于导向槽51内,若需要进入第二出料臂70,第一气缸54带动推杆55向上,推杆55带动滑块52向上运动直至滑块52的上端与第二出料臂70连接。如图1~3所示,第一、第二出料臂上分别设有第一出料托架61和第二出料托架71,第一、第二出料托架上分别设有第二气缸62和第三气缸72,下放托架40上设有第四气缸41。第二、第三和第四气缸上设有卡位件。第一出料臂60和第二出料臂70上分别设有旋转机构73,第一出料臂60与主轨道旋转连接,第二出料臂70与循环轨道10旋转连接。使衣架能够通过主轨道进入下一步骤或通过循环轨道进入下一循环,由于提升臂将衣架升高,在此处无需动力源,可以通过衣架自身重力下滑进入轨道,节省能源。进料臂20为活动结构,其上设有第五气缸21,第五气缸21上设有气缸活塞,气缸活塞前后移动带动进料臂20与循环轨道10连接或分离。将进料臂20设置为活动结构,在不进料时与循环轨道10分开,不影响第二出料臂70与循环轨道10连接。循环轨道10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架11,将循环轨道10定位。循环轨道10自入口至下放托架40处设置为向下倾斜状态,给提升臂30留有上升空间,另外衣架在循环轨道10上可通过自身重力下滑至下放托架40,更加节能环保。本技术通过PLC控制气缸动作和提升臂动作并把相关动作通知软件系统,软件通过定子处理对应功能,还设有Rfid用于读取衣架上的信息来判断衣架是出站还是进入下一循环。本技术设置换向机构,换向机构连接两条出料臂,使挂有待加工面料的衣架能够一起进入下一步骤,方便了下一步骤的进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生产等待站,包括循环轨道、与所述循环轨道入口连接的进料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轨道为管路结构,出口一侧设有提升臂,所述提升臂的下端设置下放托架,所述提升臂的上端在所述循环轨道的出口处设有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分别连接的第一出料臂和第二出料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生产等待站,包括循环轨道、与所述循环轨道入口连接的进料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轨道为管路结构,出口一侧设有提升臂,所述提升臂的下端设置下放托架,所述提升臂的上端在所述循环轨道的出口处设有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分别连接的第一出料臂和第二出料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生产等待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臂的上端设置电机,下端设置从动轮,所述提升臂的外周绕设链条,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链条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装生产等待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随所述链条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生产等待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包括:
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循环轨道出口与所述第一出料臂的连接处;
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滑块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出料臂滑动连接;
第一固定架,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臂与第二出料臂的入口处;
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提升臂的侧面管路内,作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功元欧作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浩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