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AN总线通讯的智能型电动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9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通讯的智能型电动舵机,属于飞机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的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信号解调电路、电机驱动集成电路和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齿轮组相连,减速齿轮组的输出轴与电位器同轴连接。还包括有微控制芯片和CAN总线驱动器。微控制芯片通过CAN总线驱动器、CAN总线与上位机相连,接收上位机的控制命令,产生PWM信号送入信号解调电路。电位器与微控制芯片26相连,微控制芯片采集电位器的位置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给上位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耗低、高智能性,适合组成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可大大降低上位控制机的控制压力,减少上位控制机的引线数目。(*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通讯的智能型电动舵机,主要应用于 飞机模型及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属于飞机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的控制技术领 域。技术背景在飞机模型与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用PM^波信号控制的舵机是主要 的动力来源,它由于体积小、输出扭矩大、集成度高而广泛的应用。舵机的 结构在专利(专利号为200620058243.1)中有详细的叙述。为了使舵机的结构紧凑,传统舵机的结构一般由减速齿轮组、电位器、 直流电机、控制模块组成。传统舵机的控制模块如图2示,由图中可以看出 传统舵机的控制模块主要有信号解调集成电路、电机驱动集成电路、电位 器、直流电机组成。传统舵机的工作原理是P丽信号由接收通道进入信号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获得一个直流偏置电压。该直流偏置电压与电位器的电压比较,获得电 压差并输出。该输出送入电机驱动集成电路,以驱动电机正反转。当电机转 速一定时,通过级联减速齿轮带动电位器旋转,直到电压差为零,电机停止 转动。舵机的控制信号是p丽信号,利用占空比的变化改变舵机的位置。这种舵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1. 控制方式复杂,占用上位控制机很多资源,上位机的负担大;2. 适宜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CAN总线通讯的智能型电动舵机,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信号解调电路(27)、电机驱动集成电路(28)和直流电机(20),直流电机(20)的输出轴与减速齿轮组相连,减速齿轮组的输出轴与电位器(2)同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微控制芯片(26)和CAN总线驱动器(25);其中: 微控制芯片(26)通过CAN总线驱动器、CAN总线与上位机相连,接收上位机的控制命令,产生PWM信号送入信号解调电路(27); 电位器(2)与微控制芯片(26)相连,微控制芯片采集电位器(2)的位置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给上位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传彪许东来余跃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