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76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包括碰撞板、吸尘器本体,所述的吸尘器本体上通过转轴枢轴连接有右支架的内端部及左支架的内端部,左支架的外端部上设有左导柱,该左导柱插在碰撞板左侧的左导槽内,右支架的外端部上设有右导柱,该右导柱插在碰撞板右侧的右导槽内,通过左传感器、右传感器的感知信号,可知道碰撞板的左侧或右侧或前侧遇到了障碍物,便于吸尘器采取正确的步骤,摆脱障碍物。(*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自动吸尘器在行进过程中会碰到障碍物,自动吸尘器的前方设置有碰撞板,碰撞板在碰到障碍物时可相对于自动吸尘器本体向后移动,使得自动吸尘器可以感知到前方有障碍物,便于自动吸尘器采取后退或转向动作。但是,当吸尘器左前方或右前方或正前方位置碰到了障碍物时,吸尘器所采取的动作是不同的,而现有的碰撞板只能感知出碰到了障碍物,而不能感知到底是左前方、右前方还是正前方位置碰到了障碍物,这就给自动吸尘器采取进一步的准确动作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判断出是正前方还是左前方还是右前方碰到了障碍物的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包括碰撞板、吸尘器本体,所述的吸尘器本体上通过转轴枢轴连接有右支架的内端部及左支架的内端部,左支架的外端部上设有左导柱,该左导柱插在碰撞板左侧的左导槽内并滑动地连接,右支架的外端部上设有右导柱,该右导柱插在碰撞板右侧的右导槽内并滑动地连接,右支架及左支架上分别连接有弹簧,所述的碰撞板的左侧设有左挡板,该左挡板的侧部设有左传感器,所述的碰撞板的右侧设有右挡板,该右挡板的侧部设有右传感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当左挡板向后移动使得左传感器感知时而右传感器没有感知时,障碍物是在碰撞板的左侧;当右挡板向后移动使得右传感器感知而左传感器没有感知时,障碍物是在碰撞板的右侧;当左挡板和右挡板都向后移动使得左传感器和右传感器都感知时,障碍物是在碰撞板的正前方。通过对两个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进行分析,吸尘器可确认障碍物的位置,从而可以选择左转、右转、后退等准确的动作,使得吸尘器的智能化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没有遇到障碍物时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2为碰撞板及吸尘器本体的顶盖去掉后的立体结构图;附图3为障碍物在碰撞板的右侧时,本技术的结构图;附图4为障碍物在碰撞板的左侧时,本技术的结构图;附图5为障碍物在碰撞板的正前方时,本技术的结构图;附图6为传感器与挡板之间的立体结构图;其中1、转轴;2、右弹簧;3、右支架;4、左支架;5、左导柱;6、右导柱;7、左导槽;8、右导槽;9、碰撞板;10、左限位块;11、右限位块;12、右挡板;13、左挡板;14、左传感器;15、右传感器;16、吸尘器本体;17、左弹簧;18、接受器;19、发射器;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包括碰撞板9、吸尘器本体16,所述的吸尘器本体16上通过转轴1枢轴连接有右支架3的内端部及左支架4的内端部,左支架4的外端部上设有左导柱5,该左导柱5插在碰撞板9左侧的左导槽7内并滑动地连接,右支架3的外端部上设有右导柱6,该右导柱6插在碰撞板9右侧的右导槽8内并滑动地连接,这样,当碰撞板9相对于吸尘器本体16移动时,碰撞板9可推动两个支架移动;右支架3及左支架4上分别连接有弹簧,所述的碰撞板9的左侧设有左挡板13,该左挡板13的侧部设有左传感器14,所述的碰撞板9的右侧设有右挡板12,该右挡板12的侧部设有右传感器15。如附图6所示,所述的左传感器14或右传感器15为红外传感器,当左挡板13向后移动挡住由红外接受器18、红外发射器19组成的红外传感器时,使红外传感器中断光束,则该左传感器14可以感知到;所述的碰撞板9的右侧设有右挡板12,该右挡板12的侧部设有右传感器15,右传感器15也可用红外传感器。左传感器14及右传感器15还可采用微动开关等机械传感部件。所述的吸尘器本体16上固定有左限位块10和右限位块11,并且所述的左限位块10位于左支架4的靠近碰撞板9的一侧,所述的右限位块11位于右支架3的靠近碰撞板9的一侧。所述的弹簧包括左弹簧17和右弹簧2,所述的左弹簧17的一端与左支架4相连接,左弹簧17的另一端与吸尘器本体16相连接;所述的右弹簧17的一端与右支架3相连接,右弹簧17的另一端与吸尘器本体16相连接。所述的左弹簧17的另一端与左限位块10相连接,所述的右弹簧2的另一端与右限位块11相连接。所述的左传感器14及右传感器15都包括相对向设置的发射器、接受器,所述的左挡板13有两个工位置,一个工作位置是左挡板13插在左传感器14的发射器、接受器之间,另一个工作位置是左挡板13离开左传感器14的发射器、接受器之间;所述的右挡板12也有两个工位置,一个工作位置是右挡板12插在右传感器15的发射器、接受器之间,另一个工作位置是右挡板12离开右传感器15的发射器、接受器之间。权利要求1.一种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包括碰撞板、吸尘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上通过转轴枢轴连接有右支架的内端部及左支架的内端部,左支架的外端部上设有左导柱,该左导柱插在碰撞板左侧的左导槽内并滑动地连接,右支架的外端部上设有右导柱,该右导柱插在碰撞板右侧的右导槽内并滑动地连接,右支架及左支架上分别连接有弹簧,所述的碰撞板的左侧设有左挡板,该左挡板的侧部设有左传感器,所述的碰撞板的右侧设有右挡板,该右挡板的侧部设有右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上固定有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并且所述的左限位块位于左支架的靠近碰撞板的一侧,所述的右限位块位于右支架的靠近碰撞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包括左弹簧和右弹簧,所述的左弹簧的一端与左支架相连接,左弹簧的另一端与吸尘器本体相连接;所述的右弹簧的一端与右支架相连接,右弹簧的另一端与吸尘器本体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弹簧的另一端与左限位块相连接,所述的右弹簧的另一端与右限位块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传感器及右传感器都包括相对向设置的发射器、接受器,所述的左挡板有两个工位置,一个工作位置是左挡板插在左传感器的发射器、接受器之间,另一个工作位置是左挡板离开左传感器的发射器、接受器之间;所述的右挡板有两个工位置,一个工作位置是右挡板插在右传感器的发射器、接受器之间,另一个工作位置是右挡板离开右传感器的发射器、接受器之间。专利摘要一种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包括碰撞板、吸尘器本体,所述的吸尘器本体上通过转轴枢轴连接有右支架的内端部及左支架的内端部,左支架的外端部上设有左导柱,该左导柱插在碰撞板左侧的左导槽内,右支架的外端部上设有右导柱,该右导柱插在碰撞板右侧的右导槽内,通过左传感器、右传感器的感知信号,可知道碰撞板的左侧或右侧或前侧遇到了障碍物,便于吸尘器采取正确的步骤,摆脱障碍物。文档编号G05G5/00GK2751733SQ200420078150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钱东奇 申请人: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的碰撞感知装置,包括碰撞板[9]、吸尘器本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16]上通过转轴[1]枢轴连接有右支架[3]的内端部及左支架[4]的内端部,左支架[4]的外端部上设有左导柱[5],该左导柱[5]插在碰撞板[9]左侧的左导槽[7]内并滑动地连接,右支架[3]的外端部上设有右导柱[6],该右导柱[6]插在碰撞板[9]右侧的右导槽[8]内并滑动地连接,右支架[3]及左支架[4]上分别连接有弹簧,所述的碰撞板[9]的左侧设有左挡板[13],该左挡板[13]的侧部设有左传感器[14],所述的碰撞板[9]的右侧设有右挡板[12],该右挡板[12]的侧部设有右传感器[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东奇
申请(专利权)人: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