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4678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工作台、产品座、充电测试组件和放电测试组件;充电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有用于装设充电线的插拔夹具,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充电线与所述待测产品的充电接口对接;放电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有检测探针,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检测探针与所述待测产品的放电接口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代替人工操作实现对TWS耳机充电盒进行功能测试,克服了人工测试的种种缺陷,提高了对TWS耳机充电盒测试的测试效率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TWS耳机生产
,尤其涉及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可以通过蓝牙无线方式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利用主耳机接收移动终端的信号再与从耳机建立通讯连接,从而取代了传统耳机中的实体线材连接线实现了左右声道耳机的无线分离,因此TWS耳机以其极具便利性的使用方式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随着TWS耳机市场的持续走热,TWS耳机的种类日益丰富、功能日益健全,随之对工厂生产端的产品功能测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TWS耳机体积较小,受装配的电池容量限制导致其续航能力有限,TWS耳机通常需要配备充电盒使用。目前对于TWS耳机充电盒的测试基本依靠人工完成,这样的检测方式会受员工流动、作业疲劳度、熟练度以及主观判断的准确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出现测试效率低以及测试数据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TWS耳机充电盒的测试效率以及准确性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工作台;产品座,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放置待测产品;充电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有用于装设充电线的插拔夹具,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充电线与所述待测产品的充电接口对接;放电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有检测探针,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检测探针与所述待测产品的放电接口对接。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线性移动模组,所述线性移动模组驱动连接有底板,所述产品座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均设于所述底板上。可选的,所述插拔夹具包括相互连接的线材固定座和线材压板,所述线材固定座和所述线材压板之间具有供所述充电线插入的间隙;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线材固定座。可选的,所述插拔夹具还包括:缓冲件,装设于所述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线材固定座内设有限位槽,所述缓冲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弹性件,压缩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线材固定座之间,趋于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推动所述线材固定座。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架设于所述线性移动模组两侧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连接有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上。可选的,所述第二转接板上设有第二支架,所述放电测试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的探针固定座,所述检测探针设于所述探针固定座上。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探针固定座之间连接有可伸缩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连接有伸缩内杆,所述伸缩内杆连接所述探针固定座。可选的,所述第二转接板上还设有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霍尔功能检测头,所述霍尔功能检测头上安装有用于触发所述待测产品中霍尔传感器的磁性件。可选的,还包括LED测试组件,所述LED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连接有与所述待测产品的指示灯的位置对应的光纤检测头,第五驱动件驱动所述光纤检测头靠近或远离所述指示灯。可选的,所述LED测试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的第三转接板,所述第三转接板上设有第三支架,所述光纤检测头设于所述第三支架靠近于所述待测产品的一侧;所述第三支架的底部还设有压头,所述光纤检测头与所述指示灯对接时,所述压头抵靠所述待测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代替人工操作实现对TWS耳机充电盒进行功能测试,克服了人工测试的种种缺陷,提高了对TWS耳机充电盒测试的测试效率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中线性移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中第一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中充电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中第二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中放电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中充电测试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中LED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中霍尔功能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11、工作台;12、拖链;13、立板;14、横板;2、线性移动模组;3、第一测试组件;31、底板;32、LED测试组件;321、第五驱动件;322、第三转接板;323、第三支架;324、压头;325、光纤检测头;326、盖板;33、产品座;34、待测产品;35、充电测试组件;351、第一驱动件;352、第一转接板;353、充电线;354、第一支架;355、线材固定座;356、线材压板;357、弹性件;358、缓冲件;3581、限位螺丝;4、第二测试组件;41、第三驱动件;42、放电测试组件;421、第二驱动件;422、第二支架;423、立柱;424、复位件;425、探针固定座;426、检测探针;427、第一固定板;43、霍尔功能测试组件;431、第四驱动件;432、第二固定板;433、霍尔功能检测头;44、第二转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作台;/n产品座,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放置待测产品;/n充电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有用于装设充电线的插拔夹具,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充电线与所述待测产品的充电接口对接;/n放电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有检测探针,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检测探针与所述待测产品的放电接口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
产品座,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放置待测产品;
充电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有用于装设充电线的插拔夹具,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充电线与所述待测产品的充电接口对接;
放电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有检测探针,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检测探针与所述待测产品的放电接口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线性移动模组,所述线性移动模组驱动连接有底板,所述产品座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均设于所述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夹具包括相互连接的线材固定座和线材压板,所述线材固定座和所述线材压板之间具有供所述充电线插入的间隙;
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线材固定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夹具还包括:
缓冲件,装设于所述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线材固定座内设有限位槽,所述缓冲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弹性件,压缩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线材固定座之间,趋于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推动所述线材固定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WS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架设于所述线性移动模组两侧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连接有第二转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斌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奈信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