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645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杆装置,在手柄轴的两侧分别装有卡箍和固定座。在操作杆的底部装有滚子。回转限位件的凸起部分能咬入手柄轴的凹形内表面内。因此,在固定座未完全拧紧的情况下也可有效地防止操作杆的转动。当操作杆向上旋转时,安装在操作杆上的锁定杆的前端借助弹簧的力向上转动,这样所述的锁定杆的前端就与装在固定座上的啮合部分相啮合。在锁定杆的后端装有一个手推件,这样在锁定杆与啮合部分啮合时手推件朝向手柄轴的一侧。因此,在推动手推件以克服弹簧的弹力时,锁定杆的前端就与固定座的啮合脱开。这样,锁定杆就向下转动。由此可见,操作杆解锁机构的这一结构可使操作的锁定在紧急情况下或类似情况下迅速解开。(*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控制农业机械操作的手杆装置或类似装置,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回转限位器,它可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安装在手柄轴上的操作杆绕着该手柄轴的旋转,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了一种解锁机构,它可在操作状态下锁定操纵杆,并能快速解除该锁定。一般来说,操纵杆控制着离合器、制动器闸、发动机或类似的操作机构,它被安装在象耕耘机、打捆机、水稻插秧机、水稻收割机及类似的农业机械的手柄轴上。操纵杆及前面所提到的机械是通过一根控制线连接在一起的,这样,操作者握住手柄轴向上拉动操作杆,就可控制机构的操作。另外,众所周知的锁定机构是在操作杆需要保持在拉动状态时锁住操作杆的锁定杆。因此,当用很大的力来拉动这种操作杆时,操作杆可能会绕着手柄轴转动,这就会使操作杆的操纵性能变坏。为了避免这一缺点,在手柄轴上装有紧固着每个手杆的一个固定座,然而因为目前这种固定座是由人造树脂、铝或类似物质制成的,因此在紧固力过大时固定座经常会发生破裂。由此可见这种方案存在的缺陷是不能使紧固力过大。就通常使用的操作杆的锁定机构来说,辅助地安装在操作杆下面的锁定杆的操作如同操作杆的操作一样是向上拉的,以此来锁住操作杆。然后,通过再次向上拉动锁定杆或强制性地向下推动操作杆来完成解开锁定这一动作。因为锁定杆和操作杆安装在手柄的下面,并且操作杆和手柄轴之间的间隙很小,因此为了向下推动操作杆,要在用手指抓住操作杆的同时,向下推动操作杆或即是用手指的外侧来推下操作杆。然而这种操作不可能进行得很快,因此一般的手杆所存在的缺点是在紧急状态下不能作出迅速地反应。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消除上面所述的缺点,并且提供一种操作杆的回转限位机构,这种操作杆的回转限位器能够很好地进行工作,而无需用很大的力来拧紧固定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很好地操作性能及在紧急状态下能够作出快速反应的解锁机械或类似机构,以消除前述缺点。为了完成上面的目的,在手杆装置中的手柄轴的一侧装有一个卡箍,手柄轴用来操纵着农业机械。而在手柄轴的另一侧装有一个支撑着固定座的手杆,卡箍及手杆通过一个紧固螺栓被压紧并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杆回转限位机构的特点是每一卡箍的内表面上有一个凹部,固定座与手柄轴表面相接触,并且回转限位件的凸起部分能插入到手柄轴的表面内与凹部进行配合。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固定座不需要很大的紧固力就可拧紧并固定在卡箍上,这时回转限位件端部的突起部分就能咬住手柄的表面。因此在手杆的操作过程中,当绕着手柄轴的回转力施加到固定座上时,回转限位件的咬固可有效地防止固定座的旋转。因此即使固定座是由人造树脂、铝或类似物质制成的,固定座也可很可靠地阻止其旋转,使手杆的操作平滑而可靠。为了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手杆装置中,固定座被固定在农机的手柄轴上,操作机构的操作杆安装在所述的固定座上并绕着它上下转动,控制操作机构的控制线的滚子被装在操作杆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手杆装置中的解开锁定机构的特征是锁定杆被装在操作杆上并固定着在可向上转动的操作杆上故可绕着滚子作上下转动;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当操作杆向上旋转时,锁定杆的前端部可借助于弹簧的力向上转动。这样,锁定杆的前端部就会与在固定座上的啮合部相啮合;解开锁定机构的另一个特点是在锁定杆的后端部装有一个手推件,这样在锁定杆与啮合部啮合时,手推件朝向手柄轴一侧在向下推动手推件以克服弹簧的弹力时锁定杆的前端就与固定座上的啮合部脱开,这样锁定杆就会向下转动。在锁定杆的前端部与啮合部啮合时,手推件最好处于操作杆的上端。在这种结构中,在向上拉动操作杆使其向上转动时,锁定杆就借助于弹簧绕着滚子向上旋转,因此锁定杆的前端部就会与固定座的啮合部啮合,所以操作杆就会在向上旋转的状态下被锁住,即使松开握住操作杆的手,操作杆也会保持这一状态而不向下转动。当锁定杆的手推件靠近手柄轴侧时,用抓住手柄轴的拇指向下推动手推件来克服上述弹簧的弹力,锁定杆的前端部就会从上面所述的啮合部分中脱开,上述的锁定就被迫解开,于是操作杆就会返回到它的原始位置上去。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将参考下面对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及结合下列附图来进一步地了解,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手杆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前面所提到的手杆装置的正面局部剖视图;图3为前面所提到的手杆装置中的手杆回转限位机构的部件分解的透视图;图4为回转限位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为回转限位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6为在手杆装置中锁住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操作杆时的示意图;图7为沿着图6的X-X线剖开的剖面图;和图8为在上述的手杆装置解锁时的示意图。下面,首先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在图1和图2中,标号1表示为操纵农机手柄的轴部分,标号2表示手柄,离合杆3为操作杆,它被安装在手柄轴1上。离合杆3被安装在固定座4上,这样,它就可绕着轴5进行垂直转动。固定座4是由人造树脂制成的,它的上表面是凹面形的,这样可使它与手柄轴1进行紧密地配合。固定座4的安装可使它与手柄轴1的下侧表面接触。另外,固定座4上形成了一个轴座,它使离合杆3的底部在其中旋转。轴5与离合杆3的底部为一个整体,并被可转动地承纳于固定座4的轴座中。另外,螺孔座9处在固定座4的对侧并从该处向外突出,它包括有螺孔6及容纳螺母7的凹槽8。标号10代表锁定杆。标号11为控制线,可通过拉动/松开手杆来操纵控制线。因此,上述的离合杆3的固定座4与卡箍12连接在一起,卡箍12基本上为半圆形,它被固定在手柄轴1上。卡箍12也是由人造树脂制成的,它的安装使手柄轴1的上侧与卡箍相接触。正如图2所示,螺孔座15分别从卡箍的对侧向外突出来,并且各个螺孔座15均包括有螺纹孔14。其次,为了把固定座4固定在手柄轴1上的卡箍12上,要把穿过固定座4螺孔6中的螺栓16插入到卡箍12的螺纹孔14中去,拧紧并紧固螺母7。在这种情况下,螺母7与螺栓16的连接均为螺纹连接。因此,正如图2和图3所示的那样,固定座4的内表面为一个凹面17,它与上述提到的手柄轴1的表面相接触。回转限位件18被装入凹面17中,前者是由如金属或类似的坚硬的材料制成的。凸出件19位于回转限位件18的顶端,它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这样的尖锐形状就可使它插入到上述手柄轴1的表面中去。因此,根据从上所述的结构,即使不用很大的力,就可在固定座4被拧紧并固定在卡箍12上时,在回转限位件18的顶端的凸出件19就咬入手柄轴1表面。由此,在操作手杆3或类似件时,围绕着手柄轴1旋转的力被施加到固定座4上去,而回转限位件18的咬住就有效地防止了固定座4的转动。因此,即使固定座4是由人造树脂、铝或类似材料制造,也能可靠地防止转动。顺便说一下,回转限位机构不只限于上述所提到的结构。例如,如图4所示,回转限位件18可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18A)的组合件。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回转限位件18的形状可为表面粗糙的板件(18B)。另外,回转限位件不仅可用于离合杆,而且可用于任何手杆如闸杆等。并且回转限位机构也不必安装在固定座4上,可直接把它安装在卡箍12上。因为卡箍12的内表面为一个凹面17,所以上述提到的回转限位件18就可直接地装入到凹面17内。下面,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图6和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杆装置。在图6和图7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与第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的手杆装置,其中固定座(4)被固定在手柄轴上,操作机构的操作杆(3)安装在所述的固定座(4)上并绕着它上下转动,控制所述的操作机构的控制线(11)的滚子(11C)被装在所述的操作杆的底部, 在所述的手杆装置中装有一个操作杆的解开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锁定杆(10)安装在所述的操作杆上,它固定着在向上转动状态下的所述操作杆上并且绕着所述的滚子上下转动; 当所述的操作杆向上旋转时,所述的锁定杆的前端部(10b)借助于弹簧(16)的弹簧力向上转动,这样所述的锁定杆的前端部就与装在所述的固定座上的啮合件(23)相啮合;及 在所述的锁定杆的后端部装有一个手推件(25),这样在所述的锁定杆与所述的啮合件啮合时,所述的手推件靠近手柄轴的一侧,因此,在推动所述的手推件以克服弹簧的弹力时,所述的锁定杆的前端就与所述的固定座的啮合部分脱开,这样所述的锁定杆就向下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田修平清水敬三金庭敏道柴崎稔
申请(专利权)人:开始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