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包括左模具和右模具,所述左模具一端与所述右模具的一端铰接,所述左模具与所述右模具的对合线上设置有模孔,所述模孔两侧设有隔热层,所述左模具与所述右模具对合形成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通过铰接对合的左模具、右模具,在左模具、右模具的对合线上设有模孔,模孔的两侧设有隔热层,具有隔热作用,可以实现工长连续取样的效果,杜绝了工长取样时手触碰工具引起的烫伤等安全事故。具有隔热效果的工具,可以实现工长连续取样,降低了取样耗时,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
本技术属于一种高炉炉前铁水取样装,具体涉及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
技术介绍
高炉正常生产过程中,必须周期性从高炉铁口进行排放渣铁工作,每炉次排放渣铁过程中,高炉值班工长均会取1-2份铁样送至化验室,用来化验铁水成分。从铁水成分可以判断高炉铁水化学热,同时检查铁水质量控制情况,进一步作为工长调节炉内系列参数的依据。目前,高炉炉前取样时使用的模具,均是铸钢结构。均为通过将钢水倒入制作好的模型中成型,到取铁样时使用的模具。现有的取样模具,是铸钢结构,工长在取样过程中,将高温渣铁倒入模具内,几秒钟时间内就凝固成型,然后搬开模具,拿出铁样,送至化验室。工长在取样时,高温铁水凝固在样模内,与铸钢结构的模具很容易粘结,靠双手搬开模具,是十分困难的,需要戴厚的帆布手套,抓稳模具用铁锤敲打才能将铁样拿出。一般为了节约时间,每炉次出铁过程中均是连续取样。在取第二份样的时候,由于第一次取样时高温铁水之间与样模接触,导致样模温度高,工长在整理样模时,就算戴着帆布手套,也会存在烫伤的风险。现有使用的样模,不具隔热效果,连续多次取样时,极易烫伤作业人员,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热层,避免作业人员在连续取样时烫伤作业人员的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包括左模具和右模具,所述左模具一端与所述右模具的一端铰接,所述左模具与所述右模具的对合线上设置有模孔,所述模孔两侧设有隔热层,所述左模具与所述右模具对合形成成型模具。上述在模孔的两侧设有隔热层,具有隔热作用,使得通过模具连续取样时,避免烫伤作业人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模孔的上端圆周面与下底圆周面为对空结构,上端圆周面直径大于下底圆周面直径,中间圆周面呈收紧形状,中间圆周面沿两侧逐渐变大呈圆锥体结构。该结构便于运送样品送检,同时便于固定样品检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模具、所述右模具的另一端均设有手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手柄长度为100-150mm。上述设置便于作业人员通过手柄打开左模具、右模具,取样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模具一端与所述右模具的一端通过连接轴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模具、所述右模具可沿所述连接轴180°展开。该设置便于打开左模具、右模具,清理模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模具、所述右模具的一端为合页式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模具、所述右模具对合呈正方体形状。该设置便于铸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模具、所述右模具为铸钢结构。该设置使得左模具、右模具性能更加稳定,延长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隔热层由耐火材料浇筑成型。该设置由耐火材料浇筑成型,隔热效果更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有通过铰接对合的左模具、右模具,在左模具、右模具的对合线上设有模孔,模孔的两侧设有隔热层,具有隔热作用,可以实现工长连续取样的效果,杜绝了工长取样时手触碰工具引起的烫伤等安全事故。具有隔热效果的工具,可以实现工长连续取样,降低了取样耗时,减轻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其中:1-左模具;2-右模具;3-连接轴;4-手柄;5-模孔;51-上端圆周面;52-下底圆周面;53-中间圆周面;6-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包括左模具1和右模具2,左模具1一端与右模具2的一端通过连接轴3铰接,左模具1、右模具2的另一端均设有手柄4,左模具1与右模具2的对合线上设置有模孔5(左模具1设有左模孔、右模具2设有右模孔,左模孔、右模孔对合形成模孔5),模孔5两侧设有隔热层6(即模孔5两侧的左模具1和右模具2上设有隔热层6),优选地,隔热层6由耐火材料浇筑成型。该隔热层6由耐火材料浇筑成型,隔热效果更好。左模具1与右模具2对合形成成型模具。左模具1、右模具2对合呈正方体形状。该正方体形状便于铸造。左模具1、右模具2为铸钢结构。该钢结构使得左模具1、右模具2性能更加稳定,延长使用寿命。上述在模孔5的两侧设有隔热层6,具有隔热作用,使得作业人员将铁水舀出倒入模具的模孔5内,操作手柄4打开左模具1、右模具2连续取样时,避免烫伤作业人员。本实施例中,模孔5的上端圆周面51与下底圆周面52为对空结构,上端圆周面51直径大于下底圆周面52直径,中间圆周面53呈收紧形状,中间圆周面53沿两侧逐渐变大呈圆锥体结构。该模孔结构便于运送样品送检,同时便于固定样品检验。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手柄4长度为100-150mm。但不仅限该尺寸。上述手柄4长度便于作业人员通过手柄4打开左模具1、右模具2,取样品,同时便于人工携带。本实施例中,左模具1、右模具2的一端为合页式铰接。左模具1、右模具2可沿连接轴3进行180°展开。该设置便于打开左模具1、右模具2,取样及清理模孔5。模具制备原理:在铁水取样模具铸模前,测量模具尺寸:高80mm,宽60mm,长80mm,模具主体部分为正方体结构。将模具中心层设置一厚度为30mm,高80mm,宽40mm的河沙,将河沙紧固成型。河沙设置分为对开式,每侧宽度为20mm。模具设置好后,将钢水倒入模具内成型。待模具凝固后,清理干净中心层河沙,使用耐火浇筑料浇筑填充中心层,得到隔热层6,便得到完整的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本技术在出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模具(1)和右模具(2),所述左模具(1)一端与所述右模具(2)的一端铰接,所述左模具(1)与所述右模具(2)的对合线上设置有模孔(5),所述模孔(5)两侧设有隔热层(6),所述左模具(1)与所述右模具(2)对合形成成型模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模具(1)和右模具(2),所述左模具(1)一端与所述右模具(2)的一端铰接,所述左模具(1)与所述右模具(2)的对合线上设置有模孔(5),所述模孔(5)两侧设有隔热层(6),所述左模具(1)与所述右模具(2)对合形成成型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孔(5)的上端圆周面(51)与下底圆周面(52)为对空结构,上端圆周面(51)直径大于下底圆周面(52)直径,中间圆周面(53)呈收紧形状,中间圆周面(53)沿两侧逐渐变大呈圆锥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具(1)、所述右模具(2)的另一端均设有手柄(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铁水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长度为100-1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生利,韦兵,陈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