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出线连接的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291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径向出线连接的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驱动总成的电机壳在相对于定子的轴向输出端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壳座,壳座设置有集线腔,壳座沿径向贯穿设置有开槽,开槽与集线腔连通,电机控制装置位于电机的径向侧,电机控制装置的壳体的底壁设置有接线孔,电路装置包括三相电极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体和电连接组件,电连接组件穿过连接座体,连接座体穿过开槽和接线孔,电控连接端位于壳体内并与三相电极连接组件电连接,电机连接端位于集线腔与定子电连接。实现电机控制装置的径向布置和径向接线,从而缩小驱动总成的径向尺寸,有效缩小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实现驱动总成高度集成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向出线连接的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径向出线连接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新能源交通工具因其不燃烧汽油或柴油产生动力,故具有环保、污染小等诸多特点,且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发电大力推广应用下,诸多新能源交通工具在逐渐推广应用,如新能源电动轿车、新能源电动客车、新能源电动货车、新能源电动清洁车、新能源电动轨道交通工具、新能源电动飞行交通工具、新能源电动航运交通工具等。新能源交通工具一般配备有电池、电机控制装置、电机和动力产生装置,电机控制装置内的功率管接收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逆变转换成交流电向电机输出,继而电机输出旋转驱动力带动动力产生装置如车轮、浆叶等继而带动交通工具行进。而随着交通工具对于驱动总成即电机和电机控制装置的集成化,其需要将驱动总成或电机控制装置的占用空间进一步优化和缩小,从而腾出更多空间供乘坐空间、电池空间等使用,在电机和电机控制装置集成时,需要考虑电机与电机控制装置之间接线结构、走线布局和结构布局,需要控制电机控制装置的厚度和驱动总成的径向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径向出线连接的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均设置在电机壳内,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定子内转动,所述电机壳在相对于所述定子的轴向输出端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壳座,所述壳座设置有集线腔,所述壳座沿径向贯穿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集线腔连通;/n电机控制装置,所述电机控制装置位于所述电机的径向侧,所述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电路装置,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壳固定连接,所述电路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底壁设置有接线孔,所述电路装置包括三相电极连接组件;/n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体和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穿过所述连接座体,所述电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出线连接的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均设置在电机壳内,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定子内转动,所述电机壳在相对于所述定子的轴向输出端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壳座,所述壳座设置有集线腔,所述壳座沿径向贯穿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集线腔连通;
电机控制装置,所述电机控制装置位于所述电机的径向侧,所述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电路装置,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壳固定连接,所述电路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底壁设置有接线孔,所述电路装置包括三相电极连接组件;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体和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穿过所述连接座体,所述电连接组件在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控连接端和电机连接端,所述连接座体穿过所述开槽和所述接线孔,所述电控连接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三相电极连接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机连接端位于所述集线腔与所述定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座在所述集线腔内设置有集线座,所述集线座与定子电连接,所述电机连接端与所述集线座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三个单相连接片和信号连接件,三个所述单相连接片和所述信号连接件均穿过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标姜桂宾莫理雄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