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98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一节点的信号;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输入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二节点的信号;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第二节点的信号,或者,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第三节点的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其中,第三节点与第一节点连接,第一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输入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一节点的信号,从而保证了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以及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电子设备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是显示面板。其中,通过显示面板中的驱动电路输出扫描信号,并利用栅极线将扫描信号传输至像素阵列,可以控制像素阵列进行画面的显示。在相关技术中,驱动电路通常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上一级移位寄存器将输出信号作为扫描信号传输至栅极线的同时,会将输出信号作为输入信号传输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以控制下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扫描信号。但是,当出现移位寄存器输出端的负载较小等情况时,移位寄存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容易出现不稳定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其后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而且会影响整个像素阵列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显示面板中移位寄存器输出的输出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相互级联的N级移位寄存器,N≥2;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一节点的信号;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二节点的信号;第三控制单元,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或者,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第三节点的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其中,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四控制单元,所述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不仅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接收输入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控制了第一节点的信号,而且通过第四控制单元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输入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控制了第一节点的信号,从而保证了第一节点的信号的稳定性;由于第三节点与第一节点相连,因此,通过第一控制单元和第四控制单元还保证了第三节点的信号的稳定性;此外,还通过第二控制单元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输入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控制了第二节点的信号,从而保证了第二节点的信号的稳定性。由于第三控制单元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第二节点的信号产生输出信号,或者,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第三节点的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因此,在保证了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的信号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可以保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进而可以保证后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以及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N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1至OUTN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时钟信号与第二子时钟信号的时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中各信号的时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版图排布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当出现移位寄存器输出端的负载较小等问题时,移位寄存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容易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如图1所示,图1为N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1至OUTN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当出现移位寄存器输出端的负载较小等问题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输出的输出信号容易出现波形不稳定的问题,并且这种不稳定会随着信号的传递逐渐增大,导致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在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的风险。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相互级联的N级移位寄存器,N≥2;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一节点的信号;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二节点的信号;第三控制单元,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或者,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第三节点的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其中,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四控制单元,所述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不仅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接收输入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控制了第一节点的信号,而且通过第四控制单元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输入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控制了第一节点的信号,从而保证了第一节点的信号的稳定性;由于第三节点与第一节点相连,因此,通过第一控制单元和第四控制单元还保证了第三节点的信号的稳定性;此外,还通过第二控制单元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输入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控制了第二节点的信号,从而保证了第二节点的信号的稳定性。由于第三控制单元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第二节点的信号产生输出信号,或者,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第三节点的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因此,在保证了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的信号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可以保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进而可以保证后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以及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相互级联的N级移位寄存器,N≥2;/n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n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一节点的信号;/n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二节点的信号;/n第三控制单元,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或者,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第三节点的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其中,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n第四控制单元,所述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相互级联的N级移位寄存器,N≥2;
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一节点的信号;
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二节点的信号;
第三控制单元,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或者,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第三节点的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其中,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第四控制单元,所述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响应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响应于所述输入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串联连接,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输入信号均为低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开启,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栅极连接所述输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栅极连接所述输入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位寄存器沿第一方向级联,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沟道区的宽长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区的宽长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为双栅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双栅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
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输入信号,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栅极连接于第四节点;
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漏极连接于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青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