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教学领域,具体是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包括灌珠工作台、设置在灌珠工作台旁边的工业机器人,还包括在工业机器人的末端上设置的装配夹具,所述的灌珠工作台的侧面设置控制面板,所述的灌珠工作台的端面上设置有装配主台架,所述的装配主台架下方设有内圈定位机构,所述的装配主台架端面下方和内圈定位机构之间设置有轴承外圈压紧装置,所述的装配主台架上方设置有灌珠执行器,所述的灌珠执行器上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着重工业机器人装配过程应用的实训设备,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完善,通过将轴承的灌珠与合套功能简单呈现,能够对学习人员有个简洁直观的学习过程,能够快速掌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教学领域,具体是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工作效率高,工作时间长,工作成本低等许多优点,使得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工业机器人。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无论是用于各种生产的工业机器人,还是用于教育行业的工业机器人都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来进行专业操作,因此对于专业的技术人员需求使得对于人员的培训变得重要起来。所专利技术的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完善,此装置将轴承的灌珠与合套功能简单呈现,能够对学习人员有个简洁直观的学习过程,因而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的专利技术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包括灌珠工作台、设置在灌珠工作台旁边的工业机器人,还包括在工业机器人的末端上设置的装配夹具,所述的灌珠工作台的侧面设置控制面板,所述的灌珠工作台的端面上设置有装配主台架,所述的装配主台架下方设有内圈定位机构,所述的装配主台架端面下方和内圈定位机构之间设置有轴承外圈压紧装置,所述的装配主台架上方设置有灌珠执行器,所述的灌珠执行器上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的装配夹具中包括内外圈抓手、设置在内外圈抓手上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上用于夹取灌珠器的灌珠器抓手、设置在连接板与工业机器人之间的连接轴。所述的装配主台架上端面上设置有与轴承外圈压紧装置配合使用的轴承外圈挡板、与轴承外圈挡板配合的轴承垫板。所述的内圈定位机构包括专用支架、设置在专用支架上的横向位移气缸、设置在横向位移气缸前端的T形块、与T形块配合使用的拉块、与拉块连接的滑板、设置在滑板下方的直线导轨一、与滑板顶端连接的纵向方形气缸、安装在方形气缸前端的过渡板、安装在过渡板上端的推块。所述的灌珠执行器包括横向位移气缸、装在横向位移气缸上的推拉轴、设置在推拉轴上的推拉块、设置在推拉块下端进行灌珠的灌珠执行装置、设置在灌珠执行装置下端的直线导轨。所述的灌珠执行装置包括纵向位移气缸、设置在纵向位移气缸前端的压头、设置在纵向位移气缸下方的固定圆盘、设置在固定圆盘下的半圆支架、设置在半圆支架下的滑块圆盘、设置在半圆支架上的限制块、设置在滑块圆盘上的灌珠器、设置在灌珠器上的气爪夹具块。所述的轴承外圈压紧装置包括方形气缸、设置在方形气缸上的压紧垫片、设置在压紧垫片的压紧块。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中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安装块和光源钣金、设置在安装块上的相机、设置在相机上的环形灯,所述的光源钣金与环形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着重工业机器人装配过程应用的实训设备,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完善,通过将轴承的灌珠与合套功能简单呈现,能够对学习人员有个简洁直观的学习过程,能够快速掌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圈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灌珠执行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灌珠执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外圈压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视觉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灌珠工作台;2、控制面板;3、内圈定位机构;31、专用支架;32、横向位移气缸;33、拉块;34、T形块;35、滑板;36、推块;37、过渡板;38、方形气缸;39、直线导轨一;4、装配主台架;5、灌珠执行器;51、横向位移气缸;52、推拉轴;53、推拉块;54、灌珠执行装置;541、纵向位移气缸;542、固定圆盘;543、压头;544、限制块;545、气爪夹具块;546、灌珠器;547、滑块圆盘;548、半圆支架;55、直线导轨二;6、视觉检测装置;61、环形灯;62、相机;63、安装块;64、支撑架;65、光源钣金;7、装配夹具;71、内外圈抓手;72、灌珠器抓手;73、连接板;74、连接轴;8、轴承外圈挡板;9、轴承垫板;10、工业机器人;11、轴承外圈压紧装置;111、方形气缸;112、压紧垫片;113、压紧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包括灌珠工作台1、设置在灌珠工作台1旁边的工业机器人10,还包括在工业机器人10的末端上设置的装配夹具7,所述的灌珠工作台1的侧面设置控制面板2,所述的灌珠工作台1的端面上设置有装配主台架4,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下方设有内圈定位机构3,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端面下方和内圈定位机构3之间设置有轴承外圈压紧装置11,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上方设置有灌珠执行器5,所述的灌珠执行器5上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6。本专利技术是着重工业机器人装配过程应用的实训设备,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完善,通过将轴承的灌珠与合套功能简单呈现,能够对学习人员有个简洁直观的学习过程,能够快速掌握。所述的装配夹具7中包括内外圈抓手71、设置在内外圈抓手71上的连接板73、设置在连接板73上用于夹取灌珠器546的灌珠器抓手72、设置在连接板73与工业机器人10之间的连接轴74。所述的内外圈抓手71用于抓取轴承外圈。所述的内外圈抓手71抓紧轴承内圈后装配于轴承垫板9上。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上端面上设置有与轴承外圈压紧装置11配合使用的轴承外圈挡板8、与轴承外圈挡板8配合的轴承垫板9。所述的内圈定位机构3包括专用支架31、设置在专用支架31上的横向位移气缸32、设置在横向位移气缸32前端的T形块34、与T形块34配合使用的拉块33、与拉块33连接的滑板35、设置在滑板35下方的直线导轨一39、与滑板35顶端连接的纵向方形气缸38、安装在方形气缸38前端的过渡板37、安装在过渡板上端的推块36。所述的灌珠执行器5包括横向位移气缸51、装在横向位移气缸51上的推拉轴52、设置在推拉轴52上的推拉块53、设置在推拉块53下端进行灌珠的灌珠执行装置54、设置在灌珠执行装置54下端的直线导轨二55。所述的推拉块53带动整个灌珠执行装置54与视觉检测装置6移动到需要进行灌珠的位置。所述的灌珠执行装置54包括纵向位移气缸541、设置在纵向位移气缸541前端的压头543、设置在纵向位移气缸下方的固定圆盘542、设置在固定圆盘542下的半圆支架548、设置在半圆支架548下的滑块圆盘547、设置在半圆支架548上的限制块544、设置在滑块圆盘547上的灌珠器546、设置在灌珠器546上的气爪夹具块545。所述的半圆支架548用于放置灌珠器546。所述的轴承外圈压紧装置11包括方形气缸111、设置在方形气缸111上的压紧垫片112、设置在压紧垫片112的压紧块113。所述的方形气缸111用于推动压紧块113将轴承外圈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包括灌珠工作台(1)、设置在灌珠工作台(1)旁边的工业机器人(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工业机器人(10)的末端上设置的装配夹具(7),所述的灌珠工作台(1)的侧面设置控制面板(2),所述的灌珠工作台(1)的端面上设置有装配主台架(4),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下方设有内圈定位机构(3),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端面下方和内圈定位机构(3)之间设置有轴承外圈压紧装置(11),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上方设置有灌珠执行器(5),所述的灌珠执行器(5)上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包括灌珠工作台(1)、设置在灌珠工作台(1)旁边的工业机器人(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工业机器人(10)的末端上设置的装配夹具(7),所述的灌珠工作台(1)的侧面设置控制面板(2),所述的灌珠工作台(1)的端面上设置有装配主台架(4),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下方设有内圈定位机构(3),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端面下方和内圈定位机构(3)之间设置有轴承外圈压紧装置(11),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上方设置有灌珠执行器(5),所述的灌珠执行器(5)上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夹具(7)中包括内外圈抓手(71)、设置在内外圈抓手(71)上的连接板(73)、设置在连接板(73)上用于夹取灌珠器(546)的灌珠器抓手(72)、设置在连接板(73)与工业机器人(10)之间的连接轴(7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主台架(4)上端面上设置有与轴承外圈压紧装置(11)配合使用的轴承外圈挡板(8)、与轴承外圈挡板(8)配合的轴承垫板(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自动灌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定位机构(3)包括专用支架(31)、设置在专用支架(31)上的横向位移气缸(32)、设置在横向位移气缸(32)前端的T形块(34)、与T形块(34)配合使用的拉块(33)、与拉块(33)连接的滑板(35)、设置在滑板(35)下方的直线导轨一(39)、与滑板(35)顶端连接的纵向方形气缸(38)、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伟,龚锐,李公文,朱孟,许德章,邓启超,汪步云,江本赤,朱方园,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