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92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汽车,其包括外壳体;主轴,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且其上开设有第一油孔;多个摩擦片,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活塞,设置在所述主轴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且一端与所述摩擦片连接;导油盘,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且一侧与所述内壳体远离所述摩擦片的一侧贴合,其上开设有第二油孔;第二油道,沿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主轴上,且与所述外壳体连通;所述导油盘被配置为:离合器工作时,所述第一油孔与所述第二油孔相对中,所述离合器不工作时,所述导油盘封堵所述第一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冷却油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到生产生活中。在汽车上离合器是必不可少的部件,由于湿式离合器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高舒适性等优点,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湿式离合器既需要液压驱动,同时还需要冷却油对离合器的摩擦片进行冷却。由于冷却油的存在,摩擦片之间会因搅油而产生拖曳扭矩,拖曳扭矩的大小与冷却油的流量成正比关系,冷却油流量越多,产生的拖曳扭矩越大,拖曳扭矩会造成系统能量消耗,降低传动系统效率。在部分传动系统中,不设置对冷却油进行控制的部件,导致始终有冷却油对离合器进行冷却,离合器非工作状态下,会有较大的拖曳损失,导致系统传动效率降低。因此,需要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汽车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汽车,能够对冷却油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传动效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式离合器,包括:外壳体,具有中空结构;>主轴,设置在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体(1),具有中空结构;/n主轴(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上,且一端伸入所述外壳体(1)中;/n内壳体(4),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中,且其上开设有第一油孔(41);/n多个摩擦片(6),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内壳体(4)之间;/n活塞(3),设置在所述主轴(2)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且一端与所述摩擦片(6)连接,所述活塞(3)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具有第一中空腔;/n导油盘(5),与所述活塞(3)固定连接,且一侧与所述内壳体(4)远离所述摩擦片(6)的一侧贴合,其上开设有第二油孔(51);/n第二油道(22),沿所述主轴(2)的长度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1),具有中空结构;
主轴(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上,且一端伸入所述外壳体(1)中;
内壳体(4),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中,且其上开设有第一油孔(41);
多个摩擦片(6),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内壳体(4)之间;
活塞(3),设置在所述主轴(2)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且一端与所述摩擦片(6)连接,所述活塞(3)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具有第一中空腔;
导油盘(5),与所述活塞(3)固定连接,且一侧与所述内壳体(4)远离所述摩擦片(6)的一侧贴合,其上开设有第二油孔(51);
第二油道(22),沿所述主轴(2)的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主轴(2)上,且与所述外壳体(1)连通,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油道(22)、所述第二油孔(51)和所述第一油孔(41)对所述摩擦片(6)进行降温;
所述导油盘(5)被配置为:离合器工作时,所述第一油孔(41)与所述第二油孔(51)相对中,所述离合器不工作时,所述导油盘(5)封堵所述第一油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组件(7),所述弹性组件(7)设置在所述主轴(2)与所述活塞(3)之间,用于将所述活塞(3)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7)包括安装板(72)和弹性件(71),所述安装板(72)设置在所述主轴(2)上,所述弹性件(71)的一端与所述活塞(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雪来宋建军唐立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