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窗帘结构改良,主要是以一遮光帘配合立帘而构成的,该遮光帘上、下端是设有多个供立帘的帘片对应间距容置的设计,以便可由遮光帘上端的套固部套设于帘片的上端,由遮光帘下端的套合部供帘片下端穿入,促使遮光帘可以结合于立帘上而被展开或收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结构,主要是以一遮光帘配合立帘而构成的, 在该遮光帘的上、下端是设有多个供立帘的帘片呈对应间距容置的设计, 所以可由遮光帘上端的套固部套设于帘片的上端,由遮光帘下端的套合部 供帘片下端穿入而组合,促使遮光帘可以结合于立帘上并随着立帘的展开 或收合而同步运作。
技术介绍
在窗帘的结构设计里,依帘片及结构的不同技术,具有百叶窗、百折 帘及立帘……等不同的应用型式,以便针对不同的场合安装需求而提供最 佳的遮阳效果。在现有立帘的设计中,就是以多个独立的条状帘片结合于上轨中的传 动结构,以便可进行展开或收合帘片的控制,再配合可操作帘片角度转动 的设计,将可提供完全遮阳或控制采光的效果。但,由于现有立帘中的每一帘片都是独立而不相连的设计,所以即使 将帘片完全展开时,每一帘片之间仍是会有缝隙产生(而且帘片只是经由 上轨而向下垂吊,所以容易随着室内空调或风力而晃动),不仅无法完全 阻绝阳光透射进来,而且对于隐蔽性的需求也不足(无法防止他人窥视),因此现有技术在解决此一问题时,是以一遮光帘组成于立帘之上,不仅可令立帘具有较佳的遮阳效果,也可使外形更为美观。可是以现有技术将遮光帘组成于立帘上时,由于必须配合每一帘片进行固定,所以大多是采用夹具夹固的方式以结合帘片和遮光帘,其虽然达到了固定的目的,可是不仅影响到外观,也增加了许多零件成本及组装的困难性。本技术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的问题点,深感现有的立帘与遮光帘的组成有其待改善之处,才能针对使用者的需求提供良好的使用效益,为此, 遂以其多年从事创作设计的专业制造经验,积极研发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的下,终于开创出本结构的组成,将可完全解决现有的各项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帘结构改良,其主要是以一遮光帘 配合立帘而构成的,该遮光帘上、下端是设有多个供立帘的帘片对应间距 容置的设计,以便可由遮光帘上端的套固部套设于帘片的上端,由遮光帘 下端的套合部供帘片下端穿入,所以在实施后将可提供下述的效能由于本技术的遮光帘上、下端是各别设有多个间距状态的套固部 及套合部结构,以便以对应帘片的安装位置,所以开口朝下的套固部可以 直接套挂在帘片的上端而固定,并由套合部的开口供帘片下端插入定位, 而在每一套固部及套合部是可供每一帘片的上、下端直接套设穿入的设计下,促使遮光帘可以顺着帘片前、后的顺序而以波浪状绕设的方式,依序 交错结合在各别帘片的正、反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组成完全不需要釆用其它零件进行夹固,而且是可以直接安装完成的,以便可降低成本、增加组装效率,在日后进 行清洗时的遮光帘拆卸也很方便。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图2:是本技术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组成外观图; 图4:是本技术的操作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立帘11 :帘片12 :上轨2 :遮光帘21 :套固部22 :套合部23 :反折段2 31 :粘扣带具体实施方式为能确实明了本技术的结构组成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以下,兹配合图式列举实施例,详细介绍说明如后本技术是一种窗帘结构改良,主要是以一遮光帘2配合立帘1而 构成的(如图1所示),该遮光帘2上、下端是设有多个供立帘1的帘片 1 l对应间距容置的套固部2 l及套合部2 2,以便可由遮光帘2上端的 套固部2 1套设于帘片1 1的上端(如图2所示),由遮光帘2下端的套 合部2 2供帘片1 1下端穿入,促使遮光帘2可以结合于立帘1上而被进行展开或收合的控制。通过上述的构件可知,由于本技术的遮光帘2上、下端是各别设 有多个间距状态的套固部2 l及套合部2 2结构,该套固部2 l为一具有 开口向下的设计,而套合部2 2则是具有开口,所以可以套固部2 l直接 套挂在帘片1 1的上端而固定(遮光帘2与帘片1 1是可同时被上轨1 2 内的传动结构所结合的),并令帘片l l的下端插入套合部2 2而定位, 因此在实施时,可令遮光帘2顺着帘片1 l前、后的顺序而以波浪状绕设 的方式,依序交错结合在各别帘片l l的正、反面(如图3、图4所示), 完全不需要借助其它零件进行固定,所以不仅成本降低,而且组装及日后 拆卸清洗也都很方便。再者,为令遮光帘2与帘片1 1间具有更佳的结合固定力,于遮光帘2侧边针对最外侧的帘片1 l是预留有一可覆合的反折段2 3 (请参阅图 2),以便可在最外侧的帘片l l结合于遮光帘2的套固部2 1、套合部22后,令反折段2 3覆固于该帘片1 l外部,形成完全包覆的状态。 另又,上述的反折段2 3是经由粘扣带2 3 l进行覆固结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是以一遮光帘配合立帘而构成的,该遮光帘上、下端是各别设有多个间距状态的套固部及套合部,该套固部为一具有开口向下的设计,而套合部则是具有开口,以便可由遮光帘的套固部套设于帘片上端,由下端的套合部供帘片下端穿入,促使遮光帘顺着帘片前、后的顺序而以波浪状绕设的方式,依序交错结合在各别帘片的正、反面,令遮光帘结合于立帘上而被进行展开或收合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窗帘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是以一遮光帘配合立帘而构成的,该遮光帘上、下端是各别设有多个间距状态的套固部及套合部,该套固部为一具有开口向下的设计,而套合部则是具有开口,以便可由遮光帘的套固部套设于帘片上端,由下端的套合部供帘片下端穿入,促使遮光帘顺着帘片前、后的顺序而以波浪状绕设的方式,依序交错结合在各别帘片的正、反面,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林世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