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和君专利>正文

晶闸管特种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85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晶闸管特种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包括脉冲形成及功率放大⑦、调节器及保护单元⑨及稳压电源⑧组成控制电路装置③,其特征是:脉冲形成及功率放大⑦由三组集成触发器KJ输出经六组二极管D、三极管T推动脉冲变压器MB1~6输出双脉冲信号,其输出插口111、g1~6、A3、B3、C3,其电路输入信号插口204;稳压电源⑧由三组硅桥QL1~3分别经三组稳压集成片W、输出稳压电源,其输出插口207、208、209;调节器及保护单元⑨由实现晶闸管直流稳压电源电压稳定度的调节器和过流、过压保护电路组成,调节器由运算放大器IC1经插口210输入反馈信号与插口219输入基准电源相比较得出差值信号输入,运算放大器IC1放大输出推动三极管T2输出,其输出插口204,过流保护电路由运算放大器IC2和串联的电阻R9及电位器W4对电流信号放大输出,与基准电压比较,其差值过流信号经运算放大器IC3推动三极管T3、T4控制继电器J2执行电流保护工作,运算放大器C4经输入插口210和05采样与基准信号比较,其差值过压信号经运算放大器IC4推动三极管T3和T4控制继电器J2执行过压保护工作,另一路过压保护电路由电位器W12经三极管T5、电位器W13控制继电器J4执行过压保护工作。(*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晶闸管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大容量的晶闸管特种直流稳压电源装置。 在
技术介绍
中,对于10KVA容量的晶闸管直流稳压电源来说,不论是民用,还是军事上用,其体积庞大,各种电器元件繁多,电器元件集成化较差,分离元件较多,如见图12所示,这是为导弹设计地面用的晶闸管直流稳压电源的控制电路装配外形图,其外形尺寸240×360×320毫米3,体积显然庞大。整机电性能指标较低,可靠性较差。其它电磁元件如变压器、电抗器,因铁芯材料的导磁率低,不但体积大,而且电性能稳定性差。对于整机来讲,其控制电路装置是核心,是指挥中心。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研制一种新型的大容量晶闸管特种直流稳压电源装置,改进其控制电路装置,提高控制电路控制性能,减少整机体积,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各种电性能指标和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脉冲形成及功率放大⑦、调节器及保护单元⑨及稳压电源⑧组成控制电路装置③,其特点是,脉冲形成及功率放大⑦由三组集成触发器KJ输出经六组二极管D、三极管T推动脉冲变压器MB1~6输出双脉冲信号,其输出插口111、g1~6、A3、B3、C3,其电路输入信号插口204;稳压电源⑧由三组硅桥QL1~3分别经三组稳压集成片W、输出稳压电源,其输出插口207、208、209;调节器及保护单元⑨由实现晶闸管直流稳压电源电压稳定度的调节器和过流、过压保护电路组成,调节器由运算放大器IC1经插口210输入反馈信号与插口219输入基准电源相比较得出差值信号输入,运算放大器IC1放大输出推动三极管T2输出,其输出插口204,过流保护电路由运算放大器IC2和串联的电阻R9及电位器W4对电流信号放大输出,与基准电压比较,其差值过流信号经运算放大器IC3推动三极管T3、T4控制继电器J2执行电流保护工作,运算放大器C4经输入插口210和05采样与基准信号比较,其差值过压信号经运算放大器IC4推动三极管T3和T4控制继电器J2执行过压保护工作,另一路过压保护电路由电位器W12经三极管T5、电位器W13控制继电器J4执行过压保护工作。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在脉冲形成及功率放大⑦,一组的集成触发器输入脚9、11、12并联电阻R24、R25、R26及R30,公共线电位线W10两端接公共线05和电阻R24,电位器W10控制端接电阻R25,同步电源插口230、232、234分别经电位器W7、W8、W9接集成触发器8脚,电阻R26接集成触发器4脚形成锯齿波,调节器输出插口204经电阻R24接集成触发器9脚以改变触发脉冲的相移,控制晶闸管工作点测试插口85接电阻R25提供偏压,稳压电源插口208接集成触发器5脚、3脚,稳压电源插口207接集成触发器16脚和电阻R30,集成触发器输出1脚并联二极管D6和D7,二极管D6另一端接第六组输出二极管D15,二极管D7另一端并接三极管T1基极和第二组输出二极管D20,三极管T1输出经脉冲变压器MB1、二极管D9、D10作输出,其插口g1和111,同理集成触发器输出脚15并联二极管D12和D21,二极管D12另一端接第三组输出二极管D13,二极管D21并联三极管T基极和第五组输出二极管D18,三极管T经脉冲变压器MB4、二极管D输出,其插口g4和A3,同理第二、三组集成触发器KJ输出经二极管D13~20、三极管T、脉冲变压器MB2、3、5、6输出,其插口g3、111,g6、B3,g5、111,g2、C3,控制晶闸管KP1~6输出直流电压值。在稳压电路⑧中,三组经变压后的交流电源插口227和226、225和224、229和228分别经三组硅桥QL1~3、并联的电容C18和C15、C20和C13、C23和C16联结三个稳压集成片W,三个稳压集片W输出端分别并联电容C19和C14、C21和C12、C22和C17、由电容C14作为输出+15V电源插口207,由电容C12作为输出-15V电源插口208,电容C17作为输出+24V电源插口209,其公共电容接点插口05作为公共线。在调节器及保护单元⑨中,调节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IC1输入端2和3并联二极管D1和D2,运算放大器IC1输入端2并联电阻R2、R1、R4及串联的电容C7和电位器W1,反馈信号输入插口210经电阻R1进入运算放大器IC1输入2脚,控制基准电源输入的电位器W5二端接+15V电源插口202和公共线插口05,控制端接插口219,插口219经电阻R2与运算放大器IC1输入端(2)的反馈信号电压进行比较,经电阻R4放大,电阻R4与消振串联的电容C7和电位器W1并联,其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1输出,运算放大器IC1输出端经三极管T2基极,由集电极输出,其插口204与脉冲形成及功率放大⑦中输入插口204对应相连,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IC2输入端2和3连接输入过流信号插口04和05,串联的电阻R9和电位器W4两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2输出端2和输出端,作为提高IC2的放大倍数,运算放大器IC3输入端3连接运算放大器IC2输出端,其输入端2连接可调基准电压的电位器W2,其输出端6经二极管D3、三极管T3、T4连接继电器J2作过流保护控制工作,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低压交流电源输入插口、223和222、221和220分别经硅桥QL5和QL4连接并联的电容C1和C8、C3和C10,电容C8和C10又分别经稳压集成片W并联的电容C2和C9、C4和C1,电容C9一端作为-15V电源插口203,电容C11一端作位+15V电源插口202,电容C公共连接点作为公共线插口05,运算放大器IC4输入端2连接可调基准电压的电位器W3,其采样输入端3连接插口05和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接反馈信号电压插口210,其输出端经二极管D4、三极管T3、T4连接继电器J2作过压保护控制工作,过压保护电路还包括公共线插口05经电位器W12、三极管T5、继电器J4连接电位器W13,输入过压信号插口07并连三极管T5发射极和电容C28,电容C28另一端连接电位器W12,控制继电器J4作过压保护工作,整个电路的输出插口为204、02、20、21、05、26、03和07。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去掉门后的电源柜外观示意图。图2是去掉门后的电源柜外观示意图。图3是整体外观示意图。图4是电源柜体电路方框图。图5是主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图。图6是控制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图。图7是副电路同步变压器结构工作原理图。图8是副电路电源变压器结构工作原理图。图9是控制电路中脉冲形成及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图10是控制电路中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图11是控制电路中调节器保护单元电路原理图。图12是
技术介绍
中的控制电路装配外观示意图。上述图中标号说明如下①主电路,②滤波回路,③控制电路装置,④同步变压器,⑤电源变压器,⑥原老式控制电路箱体,⑦脉冲形成及功率放大,⑧稳压电源,⑨调节器保护单元,⑩整机电源柜。下面依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主电路①主要由整流变压器和晶闸管桥整流电路组成,其电源柜⑩内上面装配晶闸管桥整流电路,下面装配整流变压器。参见图2,在电源柜⑩内正面下方装配滤波回路②,上方装配控制电路装置③、同步变压器④和电源变压器⑤,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和君王强覃莉
申请(专利权)人:覃和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