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48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操作平台、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外周的防护栏、设置在所述操作平旁的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操作平台相连接处的连接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与操作平台相连接处的连接组件以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便于通过防护栏对施工平台上的施工人员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操作平台相连接,并通过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与桥墩柱相连接,从而的保证了操作平台与桥墩相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问题经常发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具有可变性,对那些表面质量问题,要进一步查明问题的性质是否会转化,对那些可能发展成为构件断裂、倒塌的恶性事故,要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在拟定应急措施时,一般应注意以下事项;对危险性较大的质量事故,首先应予以封闭或设立警戒区;只有在确认不可能倒塌或进行可靠支护后,方准许进入现场处理,以免人员的伤亡;对需要进行部分拆除的部位,应充分考虑事故对相邻区域结构的影响,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且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拆除措施,要严防对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凡涉及结构安全的都应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提出可靠的防护措施,并在处理中严密监视结构的稳定性;在不卸荷条件下进行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工方法和施工荷载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对事故处理中所产生的附加内力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安全因素;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桥墩用施工平台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施工平台与桥墩相连接,从而降低了施工平台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桥墩用施工平台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桥墩用施工平台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施工平台与桥墩相连接,从而降低了施工平台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桥墩用施工平台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操作平台、设置在操作平台外周的防护栏、设置在操作平旁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操作平台相连接处的连接架、设置在连接架与操作平台相连接处的连接组件以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相对设置,且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分别通过“U”型螺栓与桥墩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防护栏对施工平台上的施工人员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操作平台相连接,并通过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与桥墩柱相连接,从而的保证了操作平台与桥墩相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防护栏的内侧分别与操作平台固定连接,且防护栏设置为栅格结构,进而便于有效的保证了防护栏与操作平台相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连接架设置为“U”型,且连接架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连接架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操作平台相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连接组件包括与连接架相连接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与操作平台相连接处的连接螺栓以及设置在操作平台上与连接螺栓相适配的调节孔,调节孔以操作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接螺栓分别贯穿固定板与固定螺母相连接,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通过调节孔对第一支撑杆相对与第二支撑杆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便于适用与不同外径的桥墩,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灵活性;固定板与连接架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外径大于连接架的外径,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连接架与固定板相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且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分别设置为弧形结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内侧分别均匀的设置有防滑棱,进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分贝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的稳定性,且便于通过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与桥墩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操作平台、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外周的防护栏、设置在所述操作平旁的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操作平台相连接处的连接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与操作平台相连接处的连接组件以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相对设置,且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分别通过“U”型螺栓与桥墩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防护栏对施工平台上的施工人员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操作平台相连接,并通过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与桥墩柱相连接,从而的保证了操作平台与桥墩相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中的图1的A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中的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中的图1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平台、2-防护栏、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41-第一卡箍、42-第二卡箍、5-连接架、51-固定板、6-连接螺栓、7-调节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操作平台1、设置在操作平台1外周的防护栏2、设置在操作平旁的第一支撑杆31、与第一支撑杆31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杆32、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与操作平台1相连接处的连接架5、设置在连接架5与操作平台1相连接处的连接组件以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相连接的第一卡箍41和第二卡箍42,第一卡箍41和第二卡箍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操作平台(1)、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1)外周的防护栏(2)、设置在所述操作平旁的第一支撑杆(3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杆(3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与操作平台(1)相连接处的连接架(5)、设置在所述连接架(5)与操作平台(1)相连接处的连接组件以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相连接的第一卡箍(41)和第二卡箍(42);/n所述第一卡箍(41)和第二卡箍(42)相对设置,且第一卡箍(41)和第二卡箍(42)分别通过“U”型螺栓与桥墩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操作平台(1)、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1)外周的防护栏(2)、设置在所述操作平旁的第一支撑杆(3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杆(3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与操作平台(1)相连接处的连接架(5)、设置在所述连接架(5)与操作平台(1)相连接处的连接组件以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相连接的第一卡箍(41)和第二卡箍(42);
所述第一卡箍(41)和第二卡箍(42)相对设置,且第一卡箍(41)和第二卡箍(42)分别通过“U”型螺栓与桥墩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2)的内侧分别与操作平台(1)固定连接,且防护栏(2)设置为栅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简易安装及拆卸的墩柱施工作业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设置为“U”型,且连接架(5)分别与第一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侯平陈涵戚恒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