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冶炼用余热回收吸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057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电石冶炼用余热回收吸热组件,包括机架、三个吸热头和渣缸,吸热头包括中空的辊筒和两个空心轴,两根空心轴分别同轴固定在辊筒的两端,两根空心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辊筒上设有若干挡条,若干挡条沿着辊筒的外壁周向均匀分布,渣缸设置在辊筒的下方,且渣缸的横向截面呈凸字形,其中一个吸热头位于渣缸的顶部凸起处,另外两个吸热头位于渣缸的两侧凸起处,还设有三个接渣斗,每个接渣斗分别靠近吸热头的辊筒设置。本专利中三个吸热头的设置,以及其排布形式,能够使得渣缸中熔融电石液得到快速的余热回收以及破碎处理,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渣缸内电石液滞留的问题,从而也减少电石凝固形成的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石冶炼用余热回收吸热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设备
,特别涉及电石冶炼用余热回收吸热组件。
技术介绍
在电石的生产过程中,熔炼炉排出的熔融电石液需要冷却后,再进行破碎处理,而目前传统的高温电石液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风冷等方式,但是上述方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由于高温电石溶液的温度较高,需要的冷却时间较长;(2)高温电石液内蕴含有大量的余热,而上述方式无法对余热进行利用,导致能量的浪费。基于这样的问题,我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开发了一套适用于高温熔岩、熔浆、溶液类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中的吸热头,包括水平设置的中空辊筒、刮刀片以及断渣刀,辊筒半浸没在装有熔融矿渣的渣缸内,通过驱动辊筒转动,冷却介质(液态金属)在辊筒内部不断循环流动,在刮刀片以及断渣刀的配合下,实现了矿液的余热回收,同时将凝固的矿渣破碎成块或粒状。上述系统在钢渣、铁渣的余热回收工业应用中取得了企业较高的评价,但对于电石冶炼后熔融的电石液的余热回收效果却不理想,尤其是对于需要余热回收的电石液量较大时,主要问题在于,电石液的凝固速度快,对于电石液量大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石冶炼用余热回收吸热组件,包括机架、三个吸热头和渣缸,所述吸热头包括中空的辊筒和两个空心轴,两根空心轴分别同轴固定在辊筒的两端,两根空心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上设有若干挡条,若干挡条沿着辊筒的外壁周向均匀分布,渣缸设置在辊筒的下方,且渣缸的横向截面呈凸字形,其中一个吸热头位于渣缸的顶部凸起处,另外两个吸热头则位于渣缸的两侧凸起处,在机架上还设有三个接渣斗,每个接渣斗分别靠近吸热头的辊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石冶炼用余热回收吸热组件,包括机架、三个吸热头和渣缸,所述吸热头包括中空的辊筒和两个空心轴,两根空心轴分别同轴固定在辊筒的两端,两根空心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上设有若干挡条,若干挡条沿着辊筒的外壁周向均匀分布,渣缸设置在辊筒的下方,且渣缸的横向截面呈凸字形,其中一个吸热头位于渣缸的顶部凸起处,另外两个吸热头则位于渣缸的两侧凸起处,在机架上还设有三个接渣斗,每个接渣斗分别靠近吸热头的辊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冶炼用余热回收吸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呈弧形,挡条的两端所在平面与其中部所在平面不重合,各挡条的弧形凹面的朝向与辊筒转动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冶炼用余热回收吸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上开设有刮缝,上下相邻挡条上的刮缝位于辊筒的同一圆周线上,接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蒲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岩昱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