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345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吸热组件中水平设置的辊筒,部分浸没在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中;步骤B:启动电机组件驱动辊筒转动,辊筒内有循环流动的吸热介质,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在辊筒的外圆面上形成渣层;步骤C:辊筒转动过程中,其上方的刮刀组件和断渣组件将渣层破碎成块或成粒。采用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余热回收时,辊筒不再承受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的重量与冲击,使得辊筒的使用寿命增长,减少维修的成本,降低电机组件的动能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特别涉及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冶金工艺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炉渣(例如煤渣、炉渣、铁渣等),废弃炉渣在高温下呈熔融状,为了方便收集、保存以及二次利用,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冷却结晶。传统的高温熔岩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风冷、水冷等方式,但是上述方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由于高温熔岩的温度较高,需要的冷却时间较长;(2)高温熔岩内蕴含有大量的余热,而上述方式无法对余热进行利用,导致能量的浪费。基于上述问题,为了更好的对高温熔岩、熔浆、溶液类的废弃炉渣的余热进行回收,我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在工艺投入实际应用之前,我司构思的方案为:利用相对转动的对辊形式,对辊中通入流动的低温换热介质,将高温的废弃炉渣从对辊上方倾倒至对辊处,使高温炉渣在对辊相对转动的过程中,逐渐冷却并在挤压过程中完成造粒。而我司在投入实际项目中发现,这样的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针对不同的高温熔岩,例如高温铁渣,其在凝固后变得硬且脆,不好控制造粒的粒度;其次,高温熔岩会使得辊筒“软化”,后又对凝固的炉渣进行挤压,这就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辊筒受高温熔岩的冲击,对设备造成严重损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采用吸热组件进行余热回收,吸热组件包括辊筒,辊筒上方设有刮刀组件和断渣组件,所述辊筒通过电机组件驱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吸热组件中水平设置的辊筒,部分浸没在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中;步骤B:启动电机组件驱动辊筒转动,辊筒内有循环流动的吸热介质,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在辊筒的外圆面上形成渣层;步骤C:辊筒转动过程中,其上方的刮刀组件和断渣组件将渣层破碎成块或成粒。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方案的回收方法相比于我司之前研发的方案,将高温铁渣熔液采用从上而下向对辊处倾倒,完成冷却造粒的技术方案而言:(1)本方案中辊筒不再承受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以高温铁渣熔液为例)的重量与冲击,使得辊筒的使用寿命增长,减少维修的成本,降低电机组件的动能损耗;(2)本方案中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组件驱动辊筒的转速,以控制铁渣层的厚度,从而得到不同大小的铁渣块,同时也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情况对辊筒转速进行调节;(3)本方案中辊筒只需设计一个,使整个吸热组件结构简单,企业在设备上投入的成本降低。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在于:首先,与现有技术通过对辊挤压完成余热回收的方式区别在于:本方案中通过辊筒的转动,使得高温铁渣在辊筒的外圆面上形成渣层,高温铁渣在接触辊筒时是呈熔融状态的,且处于非流动状态,因此辊筒不再受到高温铁渣的冲击。其次,与现有技术通过对辊挤压完成造粒的区别在于:本方案通过刮刀组件与断渣组件完成铁渣的造粒,使得辊筒只需要完成高温铁渣余热回收的作用,也就是说辊筒只需将高温铁渣凝固成渣层,而造粒的工作则是由刮刀组件和断渣组件完成,这样的构思不仅反其道行之,使得辊筒不再承受硬质渣层造成的挤压,还给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所述辊筒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第一空心轴和第二空心轴,第二空心轴通过管道连接有换热器,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有泵组件,泵组件通过管道与第一空心轴连通。有益效果:这样高温铁渣的热量通过吸热介质传递给换热器,被转换为其他能量,实现了能源的再生。进一步,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尖端与辊筒外壁相抵的刮刀片,断渣组件包括位于刮刀片上方的断渣刀。有益效果:这样设置铁渣层在刮刀片的作用下脱离辊筒的外圆面,而当铁渣层脱离并向上翘起时,被断渣刀破碎成块或成粒。进一步,所述断渣刀的尖端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m。有益效果:这样设置铁渣层在刮刀片的作用下脱离辊筒的外圆面,而当铁渣层脱离并向上翘起时,被断渣刀破碎;而距离的设置就是为了给铁渣层脱离辊筒并向上翘起的空间,进而完成破碎。进一步,所述断渣组件还包括滑座和若干支撑杆,支撑杆与辊筒的中轴线相互垂直,滑座与若干支撑杆滑动连接,断渣刀固定在滑座上。有益效果:这样设置,可以调节断渣刀在不同的位置,从而控制脱落的铁渣的尺寸大小。进一步,所述刮刀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刮刀片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刮刀片的横截面呈倒T字形。有益效果:支撑座用于固定刮刀片,而刮刀片横截面呈倒T字形的设计能够提高刮刀片的强度,使其使用寿命延长。进一步,所述刮刀片沿辊筒轴向上的长度不低于辊筒的轴长。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刮刀片能够将冷却在辊筒外壁上的渣层全部剥离下来。进一步,所述刮刀组件一侧设有带传送机构和球磨机。有益效果:这样刮刀片与断渣刀剥离下来的铁渣块,在带传送机构的作用下被送至球磨机中,继续球磨至需要的粒度即可。进一步,所述辊筒一侧还设有鼓风组件,所述鼓风组件包括风机和喷管,所述喷管的自由端朝向辊筒的外圆面。有益效果:当遇到生产需要时,例如有大量的高温铁渣需要冷却回收时,可以启动风机,风机产生的冷风通过喷管作用在铁渣层上,使得铁渣层的冷却速度加快,相应的电机组件可以调高输出的转矩,使得辊筒的转速提高,这样对高温铁渣的回收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进一步,所述喷管与刮刀片分别位于辊筒外圆面的两侧。有益效果:这样能够对刚附着在辊筒外圆面上的铁渣层进行冷却,加快其冷却的速度,以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余热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吸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吸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组件1、吸热组件2、电机组件3、换热器4、竖架5、顶板6、横架7、辊筒8、第一空心轴9、第二空心轴10、轴承组件11、刮刀片12、支撑座13、滑座14、断渣刀15、支撑杆16、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机械泵19、输送管20、喷管21、铁渣层22、渣缸23、支撑板30、承重板31、液压缸32、叉车槽33。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该方法使用了一种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系统,现对该系统进行阐述,具体包括机架组件1、吸热组件2、刮刀组件、断渣组件、电机组件3、泵组件、换热器4和球磨机,其中机架组件1包括四根固定在地面上的竖架5,四根竖架5的顶部固定有顶板6,四根竖架5形成的空间用于放置渣缸23,渣缸23为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的容器,相邻竖架5之间还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架7。吸热组件2包括中空的辊筒8、第一空心轴9和第二空心轴10,第一空心轴9和第二空心轴10分别同轴固定连接在辊筒8的两端,位于辊筒8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采用吸热组件进行余热回收,吸热组件包括辊筒,辊筒上方设有刮刀组件和断渣组件,所述辊筒通过电机组件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将吸热组件中水平设置的辊筒,部分浸没在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中;/n步骤B:启动电机组件驱动辊筒转动,辊筒内有循环流动的吸热介质,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在辊筒的外圆面上形成渣层;/n步骤C:辊筒转动过程中,其上方的刮刀组件和断渣组件将渣层破碎成块或成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采用吸热组件进行余热回收,吸热组件包括辊筒,辊筒上方设有刮刀组件和断渣组件,所述辊筒通过电机组件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吸热组件中水平设置的辊筒,部分浸没在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中;
步骤B:启动电机组件驱动辊筒转动,辊筒内有循环流动的吸热介质,高温熔岩、熔浆或熔液在辊筒的外圆面上形成渣层;
步骤C:辊筒转动过程中,其上方的刮刀组件和断渣组件将渣层破碎成块或成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第一空心轴和第二空心轴,第二空心轴通过管道连接有换热器,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有泵组件,泵组件通过管道与第一空心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尖端与辊筒外壁相抵的刮刀片,断渣组件包括位于刮刀片上方的断渣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渣刀的尖端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易启堂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岩昱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