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开夹紧装置,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双开夹紧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前侧转动设置有上夹爪和下夹爪,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上夹爪和下夹爪转动的驱动部件。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双开夹紧装置的翻转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回转轴,所述第二回转轴的内端固定设置有双开夹紧装置,所述第二回转轴的外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回转轴相连。通过设置双开夹紧装置,在整个翻转过程中只需一次夹紧定位,不仅会简化翻转设备的结构,也能够简化控制程序,加快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开夹紧装置及翻转设备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开夹紧装置以及应用该双开夹紧装置的翻转设备。
技术介绍
所谓自动化生产线就是将全部或部分单工序加工设备相连,从而形成连续生产的生产设备。由于工件在相邻两个工序中的加工位置不同,因此需要在相邻的两个工序设备中设置翻转设备作为衔接,从而满足两工序加工位置不同的要求,例如压力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焊接自动化生产线中均用到翻转设备。现有的翻转设备中的夹紧装置一般包括一个固定平台,所述的固定平台上设置有一可转动的夹爪,所述的夹爪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转动,并与固定平台配合实现工件的夹紧。传统的翻转翻转设备在工作时,首先打开夹爪,将工件放置在固定平台上,然后夹爪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与所述的固定平台配合夹紧工件。然后翻转设备的夹紧装置带动工件翻转,翻转之后夹爪打开,将工件放置在下一工作平台,并重新对工件进行定位。定位之后拾取设置拾取工件移动至下一加工工位。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现有的翻转设备不仅本身结构复杂(需要夹紧装置与工作台和定位装置配合才能实现工件的翻转),而且需要重复的进行定位,控制程序复杂,会拖慢生产节拍,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开夹紧装置以及应用该双开夹紧装置的翻转设备,由于该双开夹紧装置中的夹爪均可转动,且单独控制,因此在整个翻转过程中只需一次夹紧,这不仅会简化翻转设备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也能够简化控制程序,加快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开夹紧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前侧转动设置有上夹爪和下夹爪,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上夹爪和下夹爪转动的驱动部件。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的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左、右两侧,并通过安装板与所述的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夹爪和下夹爪均一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支架包括一横梁,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安装板与所述的固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部件为转动气缸。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确定所述下夹爪接料位置的限位块。一种应用双开夹紧装置的翻转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回转轴,所述第二回转轴的内端固定设置有双开夹紧装置,所述第二回转轴的外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回转轴相连,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回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的第一回转轴相连,且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均采用皮带传动。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回转轴和双开夹紧装置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座。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渡连接座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固定筒,所述第二回转轴的内端插入到所述的固定筒,并与所述的固定筒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横板,所述的横板和竖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双开夹紧装置中的上夹爪和下夹爪均可绕安装支架转动,且由单独的驱动装置控制。上料时,下夹爪放平、上夹爪竖直打开,形成工件接料盘的状态,便于工件的放入及定位,然后上夹爪夹紧工件,回转轴旋转进而实现工件翻转。下料时,拾取设备吸附工件后,下夹爪竖直打开或上夹爪、下夹爪同时打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即可),拾取设备取走工件。这样设计的优点有一下几方面:(1)在下料时,夹爪可双向打开,完全避开工件,拾取设备可直接拾取,不需要进行避让,拾取设备的运动轨迹简单,稳定性好,有利于加快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2)整个翻转过程中,工件始终处于夹紧状态,无移动,工件位置精度高。(3)可实现工件上、下工序的同步抓取、放料,生产节拍快。(4)上、下夹爪均可转动,且单独控制,可以通过调整限位块的位置来调整下夹爪的接料位置,因此,可以夹持异形工件,适应范围广。2、翻转设备总体设计结构采用夹爪分别夹紧工件的两端,工件可沿轴线旋转,工件翻转过程中占用空间小,翻转设备恢复原工作状态时,工件拾取设备无需避让,简化了工件拾取设备的运动轨迹、稳定性好、生产节拍快。附图说明图1为双开夹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双开夹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双开夹紧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双开夹紧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翻转设备的俯视图;图6为翻转设备的主视图。图中:11-底座,12-支撑架,21-第一电机,22-第一回转轴,23-第一传动机构,24-第二回转轴,25-第二传动机构,26-轴承组件,3-双开夹紧装置,311-横梁,312-固定板,32-安装板,33-转动气缸,34-上夹爪,35-下夹爪,36-限位块;4-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描述,现针对双开夹紧装置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针对翻转设备定义坐标系如图6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开夹紧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前侧从上往下依次转动设置有上夹爪34和下夹爪35,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上夹爪34和下夹爪35转动的驱动部件。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部件采用转动气缸33。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安装板32,所述的安装板32上固定设置有转动气缸33,且所述转动气缸33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的安装板32延伸至所述安装板32的内侧(以两安装板32相对的一侧为内侧)。所述的安装板3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动气缸33动力输出轴的通孔,所述转动气缸33的缸体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安装板32固定连接。所述上夹爪34的左端通过转动轴与位于安装支架左侧的安装板32转动连接,所述上夹爪34的右端与位于安装支架右侧的转动气缸3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下夹爪35的左端与位于安装支架左侧的转动气缸3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下夹爪35的右端通过转动轴与位于安装支架右侧的安装板32转动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如图2所示,所述的安装支架包括一横梁311,所述横梁3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312,且所述的固定板31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横梁311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板32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固定板312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板32的内侧面(以两安装板32相对的一侧为内侧)上设置有用于确定所述下夹爪35接料位置的限位块36。设置限位块36的作用有两方面:第一,如果通过转动气缸33的端位来确定下夹爪35的接料位置,位置不够精确,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偏差,通过设置限位块36,这样下夹爪35在转动时碰到限位块36而停止装置,定位方式可靠,且定位精度高,定位准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开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前侧转动设置有上夹爪和下夹爪,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上夹爪和下夹爪转动的驱动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开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前侧转动设置有上夹爪和下夹爪,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上夹爪和下夹爪转动的驱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左、右两侧,并通过安装板与所述的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夹爪和下夹爪均一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开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包括一横梁,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安装板与所述的固定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件为转动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确定所述下夹爪接料位置的限位块。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利,张兄华,马士冬,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奥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