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机组防雷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2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风电机组防雷叶片,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基座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叶片本体和连接件连接,叶片本体内设有第二空腔,其内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柱穿过支撑板且两端与第二空腔内壁连接;第二空腔外侧设有第三空腔,其内部设有金属网,叶片本体外表面设有第一导电条,第一导电条连接有接引端子;叶片本体叶尖连接有第二导电条,第二导电条连接有接闪器,接闪器底部穿过叶片本体到达第三空腔并与金属网连接;叶片本体背侧表面连接有导电杆,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均与导电杆连接,导电杆通过导线与风电机组的接地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保护叶片不受雷击,且在减轻叶片重量的同时提高叶片的坚固性,提高叶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机组防雷叶片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机组防雷叶片。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通常安装在空阔的野外场地,在雷雨天经常会遭到雷击,由于风力发电机在转动过程中,叶片处在较高处,因此需要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上安装防雷装置。现有的防雷叶片存在以下不足:1)目前风电叶片的防雷措施是在叶片的叶尖部分布置接闪器,而传统的防雷方式接闪效果差,防雷击保护小;2)叶片整体结构不够坚固,长时间受环境影响容易出现裂纹,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防雷叶片,能够有效保护叶片不受雷击,且在减轻叶片重量的同时提高叶片的坚固性,提高叶片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防雷叶片,包括基座和叶片本体,基座上部与叶片本体连接,基座下部连接有用于和轮毂连接的连接件,叶片本体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板;叶片本体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穿过支撑板,且两端与第二空腔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空腔外侧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机组防雷叶片,包括基座(1)和叶片本体(3),基座(1)上部与叶片本体(3)连接,基座(1)下部连接有用于和轮毂连接的连接件(2),其特征在于,叶片本体(3)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板(4);叶片本体(3)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柱(7),支撑柱(7)穿过支撑板(4),且两端与第二空腔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空腔外侧开设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置有金属网(8),叶片本体(3)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导电条(9),第一导电条(9)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接引端子(10);叶片本体(3)的叶尖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条(11),第二导电条(11)上固定连接有接闪器(12),接闪器(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机组防雷叶片,包括基座(1)和叶片本体(3),基座(1)上部与叶片本体(3)连接,基座(1)下部连接有用于和轮毂连接的连接件(2),其特征在于,叶片本体(3)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板(4);叶片本体(3)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柱(7),支撑柱(7)穿过支撑板(4),且两端与第二空腔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空腔外侧开设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置有金属网(8),叶片本体(3)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导电条(9),第一导电条(9)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接引端子(10);叶片本体(3)的叶尖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条(11),第二导电条(11)上固定连接有接闪器(12),接闪器(12)的底部穿过叶片本体(3)外壁到达第三空腔并与金属网(8)固定连接;叶片本体(3)的背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杆(13),第一导电条(9)和第二导电条(11)均与导电杆(13)固定连接,导电杆(13)连接有导线(14),导线(14)与风电机组的接地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防雷叶片,其特征在于,支撑板(4)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柱(5),第一连接柱(5)与第二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4)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连接柱(6),第二连接柱(6)与第二空腔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峰付薇任鑫郭辰童彤王恩民王华赵鹏程王晨张丽达于景龙马振涛王献文王锡岷燕振元张俊东沈波王玲山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吉林通榆风电分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