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用飞机燃油部件的气动防爆注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27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飞机燃油部件的气动防爆注油设备,包括一可移动平台,可移动平台上设置有,主油箱以及始端接入主油箱的一条所述注油管路,其中,注油管路上沿注油油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气动泵、止回阀、抑制器和可调节出口阀,注油管路的末端连接有注油软管,抑制器与可调节出口阀之间的注油管路上连接有末端均连通所述主油箱的一条溢流管和一条气动调压管,气动调压管上设有气动式释压阀,可移动平台上还设置有与气源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连接有第一支气管和第二支气管,第一支气管驱动所述的气动泵,第二支气管上设有调压阀,其连接所述的气动式释压阀通过气压调节所述气动式释压阀的开启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民用飞机燃油部件的气动防爆注油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飞机燃油部件的气动防爆注油设备。
技术介绍
民用飞机燃油系统的各功能部件由各种各样的滑阀、梭阀、活门、连杆、驱动轴、齿轮、轴承、作动筒等组成。这些传动或受力零部件多由高强度、高硬度的金属制成,损伤容限低却容易被腐蚀,在燃油系统或其功能部件维修时,各功能部件被拆卸下或者被进一步分解后,零部件需快速施加防护油作防腐处理,各功能部件组装测试通过后,按照维修手册要求需往功能部件内部注入防护油,防止内部残留测试油干结或功能部件被腐蚀。按照维修手册要求,各种功能部件的注油口、油压、容量不尽相同,也有一部分功能件对最小注油量也有要求。因为国内没有成熟的防爆注油设置,所以不同功能部件的检测或拆装维修需要配备专门的维修检测设备。不但使燃油系统部件的维修保养成本高,而且维修检测占用了更多的场地,给维修检测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民用飞机燃油部件的气动防爆注油设备,便于安全高效为各种燃油部件注入防护油,提高设备的通用性。解决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民用飞机燃油部件的气动防爆注油设备,包括注油管路(a)和回油管路(b),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移动平台,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设置有:/n主油箱(1)以及始端接入主油箱(1)的一条所述注油管路(a),其中,所述注油管路(a)上沿注油油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气动泵(7)、止回阀(8)、抑制器(9)和可调节出口阀(16),所述注油管路(a)的末端连接有注油软管(21),所述抑制器(9)与所述可调节出口阀(16)之间的注油管路(a)上连接有末端均连通所述主油箱(1)的一条溢流管(c)和一条气动调压管(d),所述气动调压管(d)上设有气动式释压阀(15),所述可调节出口阀(16)之后的注油管路(a)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用飞机燃油部件的气动防爆注油设备,包括注油管路(a)和回油管路(b),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移动平台,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设置有:
主油箱(1)以及始端接入主油箱(1)的一条所述注油管路(a),其中,所述注油管路(a)上沿注油油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气动泵(7)、止回阀(8)、抑制器(9)和可调节出口阀(16),所述注油管路(a)的末端连接有注油软管(21),所述抑制器(9)与所述可调节出口阀(16)之间的注油管路(a)上连接有末端均连通所述主油箱(1)的一条溢流管(c)和一条气动调压管(d),所述气动调压管(d)上设有气动式释压阀(15),所述可调节出口阀(16)之后的注油管路(a)上连接有末端连通所述主油箱(1)的一条防爆管(e),所述防爆管(e)上设有爆破膜片(19)和可透视的爆破流量观察窗(20);
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还设置有与气源连通并具有气路开关阀(35)的气管(g),所述气管(g)连接有第一支气管(h)和第二支气管(i),所述第一支气管(h)连接所述的气动泵(7),所述第二支气管(i)上设有调压阀(36),其连接所述的气动式释压阀(15)通过气压调节所述气动式释压阀(15)的开启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飞机燃油部件的气动防爆注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1)内设有主油箱浮球(2),所述第一支气管(h)上设有一个与所述主油箱浮球(2)联动的常开机械式开关阀(38)和一个减压阀(37),所述第一支气管(h)连通所述气动泵(7)后在末端出口处连接有排气消音器(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民用飞机燃油部件的气动防爆注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路(a)的始端与所述气动泵(7)之间依次设有主油箱出口开关阀(4)和第一过滤器(5),所述第一过滤器(5)的两端连接有第一压差表(6),所述抑制器(9)与所述可调节出口阀(16)之间的注油管路(a)上设有第二过滤器(12),所述第二过滤器(12)的两端连接有第二压差表(13),所述抑制器(9)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2)之间的注油管路(a)上通过汇流管(10)与所述的溢流管(c)连通,所述溢流管(c)上设有先导式溢流阀(11),所述第二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龙朱明密世乾黄华郑惠忠陈培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