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传感与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在交互印证定位肝肿瘤病灶组织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荧光化合物A,能够在复杂的肝肿瘤微环境中对正常肝细胞产生选择性荧光点亮响应,而对肝肿瘤微环境中的肝肿瘤细胞不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荧光探针组合物,荧光化合物A和荧光化合物B能够分别点亮正常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实现交互印证定位肝肿瘤病灶组织中的正常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提高检测识别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在交互印证定位肝肿瘤病灶组织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传感与成像
,尤其是涉及一种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在交互印证定位肝肿瘤病灶组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无论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癌症,均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五年存活率仅为14%。由于肿瘤与肿瘤微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为肿瘤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对于医生来说,能否在简单快速精确定位肉眼不可见的肿瘤病灶区域成为关键因素。目前多采用荧光探针的方式针对肿瘤病灶具有点亮荧光标记作用的方式实现成像识别等。但由于肿瘤微环境特殊且复杂,如果能在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区分肿瘤病灶及正常组织,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准性,势必可大大提高肝肿瘤诊断和治疗等的精确度,推动我国肝肿瘤研究的发展。(S.L.Topalian,J.M.Taube,R.A.Anders,D.M.Pardoll,Mechanism-drivenbiomarkerstoguideimmunecheckpointblockadeincancertherapy.NatRevCancer,2016,16,275-287;J.D.Yang,P.Hainaut,G.J.Gores,A.Amadou,A.Plymoth,L.R.Roberts,Aglobalview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trends,risk,preventionandmanagement.NatRevGastrohepat,2019,16,589-604;M.R.deGalarreta,A.Lujambio.Hepatocellularcarcinoma:killingonebirdwithtwostones.Gut,2019,68,gutjnl-2019-318649.)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化合物,能够选择性对肝肿瘤微环境中的正常肝细胞产生荧光点亮响应,而对肝肿瘤微环境中的肝肿瘤细胞不响应。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荧光探针组合物,能够交互印证定位肝肿瘤病灶组织中的肝肿瘤细胞和正常肝细胞,提高检测识别的精确度。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荧光探针组合物在交互印证定位肝肿瘤病灶组织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荧光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A: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的选自烷基。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的选自碳数为1~6的烷基,优选为碳数为1~3的烷基。如可以为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等。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R1和R2为相同的基团。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R1和R2为甲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4-甲酰基苯硼酸和二苯乙炔在醋酸钯和碳酸银的作用下,于保护气氛下加热反应得到中间体;(b)所述中间体与2-氰基乙酸烷基酯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反应。具体的合成路线可以如下:在实际操作中,步骤(a)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90~120℃,加热反应的时间为0.5~2h;步骤(a)中,4-甲酰基苯硼酸和二苯乙炔的摩尔比为1﹕(0.8~1.2),优选为1﹕1。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还包括溶剂,所述溶剂包括正丙醇和水。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加热反应后,还包括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将反应后的物料过滤,收集滤液并蒸干,得到粗产物,将所述粗产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在实际操作中,步骤(b)中,反应的温度为55~65℃,反应的时间为2~4h;步骤(a)中,中间体与2-氰基乙酸烷基酯的摩尔比为1﹕(2~3),如1﹕2.4。所述有机碱包括哌啶。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2-氰基乙酸烷基酯包括2-氰基乙酸甲酯和2-氰基乙酸乙酯中的任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b)中还包括溶剂,所述溶剂包括甲醇。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b)中,反应后,还包括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将反应后的物料过滤,收集固体,采用不良溶剂如正己烷洗涤所述固体,得到化合物A。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荧光探针组合物,包括所述荧光化合物A和配合使用的荧光化合物B,荧光化合物B的结构通式如下:其中,R3和R4各自独立的选自烷基。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R3和R4各自独立的选自碳数为1~6的烷基,优选为碳数为1~3的烷基。如可以为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等。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R3和R4为相同的基团。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R3和R4为甲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非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交互印证定位肝肿瘤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的方法,应用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荧光探针组合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含荧光化合物A的染色液和含荧光化合物B的染色液分别对待测样品进行染色处理后,于365~543nm的波长下进行荧光成像检测。或者,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含荧光化合物A和荧光化合物B的染色液对待测样品进行共同染色处理后,于365~543nm的波长下进行荧光成像检测。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样品包括细胞或组织切片。其中,组织切片可以为经过冷冻处理的组织切片,或新鲜组织切片,或石蜡包埋处理的组织切片。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染色处理的方法包括:溶解荧光化合物A和荧光化合物B得到染色液,将染色液加入待测样品中染色5~10min后,去除溶液并洗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荧光探针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肝肿瘤病灶检测试剂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荧光化合物,能够在复杂的肝肿瘤微环境中对正常肝细胞产生选择性荧光点亮响应,而对肝肿瘤微环境中的肝肿瘤细胞不响应;(2)本专利技术的荧光探针组合物,荧光化合物A和荧光化合物B能够分别点亮正常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实现交互印证定位肝肿瘤病灶组织中的正常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提高检测识别的精确度;(3)本专利技术的荧光探针组合物能够对肝肿瘤病灶实现快速精准识别,能够实时点亮肿瘤病灶组织中的正常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且相较于临床使用的苏木精和曙红染色方法操作更便捷,耗时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荧光化合物B1在肝肿瘤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中的荧光成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通式A:/n
【技术特征摘要】
1.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通式A: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的选自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和R2各自独立的选自碳数为1~6的烷基;
优选的,R1和R2各自独立的选自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和R2为相同的基团;
优选的,R1和R2为甲基。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4-甲酰基苯硼酸和二苯乙炔在醋酸钯和碳酸银的作用下,加热反应得到中间体;所述中间体与2-氰基乙酸烷基酯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反应。
5.荧光探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荧光化合物A和配合使用的荧光化合物B;所述荧光化合物B的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3和R4各自独立的选自烷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探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R3和R4各自独立的选自碳数为1~6的烷基;
优选的,R3和R4各自独立的选自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
优选的,R3和R4为相同的基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笛笛,李民,毛慧灵,董宇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