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有机肥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39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续式有机肥发酵装置,进料系统由多个螺旋输送器组成,设于发酵罐体内腔中心的螺旋叶片轴包括中空结构的中心轴和螺旋叶片,中心轴内腔与螺旋叶片内腔连通,螺旋叶片上设有通孔,中心轴的底端与进气室顶面转动套接,支撑架将进气室与发酵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出料螺旋输送器的进料端与发酵罐体内腔的底端连接,气体过滤器进气端经管道与发酵罐体顶部连接,气源热泵的热源入口端与气体过滤器的排气端经管道连接,气源热泵的热源出口端连有排气管,气源热泵的冷源入口与空气泵的输出端经管道连接,气源热泵的冷源出口与进气室之间经管道连通;解决了有机肥发酵装置能耗大且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有机肥发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发酵装置
,具体为一种连续式有机肥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将生物质进行好氧发酵并降低水分,一方面可使其稳定化,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使其变废为宝,制取有机肥。经实验验证,利用生物质制取的有机肥能够调理土壤pH值、使板结土壤得到改良、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调节土壤有机质并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使农作物增产。能够通过好氧发酵制取生物质有机肥的原料很多:农业废弃物如秸秆、豆粕等,畜禽粪便如牛粪、猪粪、鸡粪等,工业废弃物如酒糟、醋糟、沼渣、污泥等,生活废弃物如餐厨垃圾等。现有生物质制取有机肥生产技术是在地面上进行翻抛腐熟和晾晒,腐熟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随之散失,需要额外的热量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异味影响范围广,存在耗能高且占地面积大、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低且对环境不友好等问题,使生物质制取有机肥技术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对生物质制取有机肥技术及设备进行改进势在必行,最终使生物质得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促使生物质制取有机肥技术可持续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r>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料系统(100);/n好氧发酵系统;/n排料系统;/n进气系统;/n排气系统以及/n换热系统,所述进料系统(100)由多个螺旋输送器串联组成,所述进料系统(100)用于将制取有机肥的生物质输送至所述好氧发酵系统内;/n其中,所述好氧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罐体(200)、螺旋叶片轴(700)、进气室(800)和支撑架(900),所述螺旋叶片轴(700)设置于所述发酵罐体(200)内腔的中心位置,所述发酵罐体(20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所述螺旋叶片轴(700)旋转的动力设备,所述螺旋叶片轴(700)包括中心轴(701)和连接于所述中心轴(701)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系统(100);
好氧发酵系统;
排料系统;
进气系统;
排气系统以及
换热系统,所述进料系统(100)由多个螺旋输送器串联组成,所述进料系统(100)用于将制取有机肥的生物质输送至所述好氧发酵系统内;
其中,所述好氧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罐体(200)、螺旋叶片轴(700)、进气室(800)和支撑架(900),所述螺旋叶片轴(700)设置于所述发酵罐体(200)内腔的中心位置,所述发酵罐体(20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所述螺旋叶片轴(700)旋转的动力设备,所述螺旋叶片轴(700)包括中心轴(701)和连接于所述中心轴(701)外壁的螺旋叶片(702),所述中心轴(701)和螺旋叶片(702)均为空腔结构,且中心轴(701)的内腔与所述螺旋叶片(702)的内腔连通,所述螺旋叶片(702)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中心轴(701)的底端与所述进气室(800)的顶面转动套接,所述支撑架(900)用于将所述进气室(800)与所述发酵罐体(200)的内壁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排料系统包括出料螺旋输送器(300),所述出料螺旋输送器(300)的进料端与所述发酵罐体(200)内腔的底端连接;
其中,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泵(400),所述空气泵(400)用于向所述进气室(800)供入空气;
其中,所述排气系统包括气体过滤器(600),所述气体过滤器(600)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发酵罐体(200)内腔的顶部连接;
其中,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气源热泵(500),所述气源热泵(500)的热源入口端与所述气体过滤器(600)的排气端通过管道连接,且气源热泵(500)的热源出口端连接有排气管(501),所述气源热泵(500)的冷源入口与所述空气泵(40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且气源热泵(500)的冷源出口与所述进气室(800)之间使用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100)包括:
混料螺旋输送器(101);
上料螺旋输送器(102)以及
进料螺旋输送器(103),所述混料螺旋输送器(101)的进料口处连接有进料斗(1011);
其中,所述上料螺旋输送器(102)为竖直设置,且上料螺旋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鲁民王传水高云王倩夏晓芳赵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科华通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