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谷节能烘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23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谷物烘干领域内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通过构建节能烘干系统,在小谷仓与大谷仓之间增设第三提升机,第三提升机的下部与小谷仓、大谷仓之间均连通有排料管,第三提升机的顶部与小谷仓、大谷仓之间均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连接有主出料管,形成唯一进料端口和唯一出料端口的综合烘干工艺,通过增设提升机及管路的改进,集成实现烘干、循环、入仓、转移、出仓的功能,减少设备的运行时间,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独立谷仓烘干存放稻谷独立管理、运行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谷物烘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产粮大国,主要的产粮地区为华北、华南及东北,利用平原优势,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种植、收割及加工。但是在西南地区,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水稻种植多为零散的农户小规模种植,在西南地区稻谷的批量处理多为厂家大范围收购农户的稻谷,汇集后再进行加工处理,这导致稻谷不能短时间内集中收购储存。而且因为地区气候原因以及部分人为原因,厂家收购的稻谷质量不一,特别是干燥程度存在较大差别,常存在收购的一批稻谷中湿谷和干谷同时存在,需要厂家再次进行烘干处理。基于上述原因,厂家建设了大、小两种容积的谷仓,小谷仓用于对每次收购的少量稻谷进行存放及烘干,大谷仓用于对稻谷进行烘干并集中存放干谷,大谷仓和小谷仓均独立配置有提升机。通常使用时是将每次收购的稻谷用提升机存放到小谷仓中进行初步烘干,达到一定量后再集中转移到大谷仓,在大谷仓中装满后对收集、储存的稻谷进行烘干并用提升机循环,大谷仓中未装满时只定时进行通风循环,避免稻谷堆积变质。经过长时间使用,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大谷仓、小谷仓各自独立,转移过程需要多次放料、大量的转移操作,劳动强度大,转移效率低;2、大谷仓、小谷仓的容量均以吨为单位,稻谷量多,各自配备的提升机功率较小,单一提升机在进料、放料过程中效率较低,影响稻谷的储存及加工效率;3、两个谷仓各自独立,操作、管理均分离,不能集中统一管理,需要大量人力、时间成本进行运转,影响生产效率;4、每个谷仓运行进行谷料输送、入仓、循环等过程,由于自带提升机功率、容积有限,需要长时间运行,但是运行时间越长,设备能耗越大,现有设备运行使用过程中耗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湿谷节能烘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独立谷仓烘干存放稻谷独立管理、运行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包括烘干系统构建方法、小批量烘干方法、节能转移方法、大批量烘干方法、循环透气方法,烘干系统构建方法包括:选取带有第一提升机的小谷仓和带有第二提升机的大谷仓,在小谷仓与大谷仓之间建立第三提升机,将小谷仓、大谷仓的底部均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连通,将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与小谷仓、大谷仓的顶部均连通;将第一提升机的出料端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连通;将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在前述连通部位均设置电控阀进行控制;小批量烘干方法、节能转移方法、大批量烘干方法、循环透气方法均依靠烘干系统完成。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通过建立专用的烘干系统,采用大、小两个谷仓进行谷料的大量烘干储存和小批量烘干处理,设计第三提升机连通小谷仓和大谷仓,两个谷仓通过第三提升机进行综合管理,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第三提升机成倍提高谷料的入仓、转移输送效率,相比原有技术设备运行时间大幅减少,生产能耗大幅降低,节能效果显著。进一步,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第三提升机的下部设置进料斗,在大谷仓和小谷仓的侧壁上设置排料口,排料口与进料斗之间连接排料管,进行第三提升机进料端与大谷仓、小谷仓的连通,在排料口设置电控阀。作为优选进料斗作为连通大谷仓、小谷仓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口,提高了谷料在大谷仓、小谷仓与第三提升机之间的输送效率。进一步,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第三提升机的顶部设置分料斗,分料斗与小谷仓、大谷仓的顶部之间连通进料管,在分料斗与进料管的连接处设置电控阀,进行第三提升机出料端与大谷仓、小谷仓的连通。作为优选这样通过分料斗实现第三提升机向大谷仓、小谷仓的分别送料控制,便于控制谷料在大谷仓、小谷仓之间的准确输送,确保谷料入仓、转移的高效进行。进一步,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小谷仓的顶部设置小仓出料斗,将第一提升机与小仓出料斗连通,在小仓出料斗与进料斗之间连通辅出料管,在小仓出料斗与辅出料管连接处设置电控阀,进行第一提升机出料端与第三提升机进料端的连通。作为优选小仓出料斗作为小谷仓的集中出料结构,与第一提升机配合进行小谷仓谷料的输送,通过辅出料管将小谷仓与第三提升机进行连通,与排料管形成双重出料,出料效率更高。进一步,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大谷仓的顶部设置集成箱,将与分料斗连通的进料管连接在集成箱上,将第二提升机与集成箱连通,在集成箱与大谷仓之间连接大仓进料管,在集成箱与大仓进料管的连接处设置电控阀。作为优选集成箱作为大谷仓顶部的谷料输送枢纽,集中进行谷料的入仓、出料管理,使得整体运行更加高效,对谷料的烘干、输送更加高效。进一步,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设置出料管,在出料管上设置两个出料支管,将一个出料支管与集成箱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电控阀,将另一个出料支管与小谷仓侧的进料管连接,连接处设置三通阀。作为优选这样形成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既作为大谷仓、小谷仓的进料,又能作为整个系统的出料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出料端口,提高了出料效率。进一步,小批量烘干方法为关闭分料斗与小谷仓之间的出料支管以及大谷仓一侧的电控阀,湿谷从进料斗进入第三提升机,经分料斗、进料管进入小谷仓,小谷仓对湿谷进行加热烘干,第一提升机将小谷仓内的谷料提升至小仓出料斗,再经辅出料管进入进料斗,小谷仓底部排料管同步将谷料送入进料斗,完成湿谷在小谷仓内的循环烘干。作为优选这样可针对每次收购来的小批量湿谷进行有效的烘干,而不需要启用大谷仓耗费较大能源进行烘干,对小批量收购的湿谷烘干更加节能。进一步,节能转移方法为关闭分料斗与小谷仓之间的进料管、大谷仓与进料斗之间的排料管以及集成箱连接的出料支管,打开大仓进料管,第一提升机将小谷仓内的谷料提升至小仓出料斗,再经辅出料管进入进料斗,同时打开小谷仓与进料斗之间的排料管,用第三提升机将进料斗中的谷料提升至分料斗,经进料管、集成箱、大仓进料管转移至大谷仓中。作为优选这样用排料管和辅出料管将小谷仓内的谷料高效输送给第三提升机,第三提升机将谷料经分料斗、集成箱、大仓进料管高效自动转移到大谷仓内,转移过程全自动化高效进行,转移速度快,设备能耗少,相比现有技术更加节能省力。进一步,大批量烘干方法为关闭出料支管,第一提升机、第二提升机、第三提升机均运行,大谷仓内的谷料经排料管进入进料斗,用第三提升机提升至分料斗,经进料管、集成箱进入小谷仓和大谷仓进行循环烘干,小谷仓、大谷仓同步对谷料进行烘干。作为优选这样通过三个提升机同时运行,对大谷仓内大批量的谷料在两个谷仓内进行循环烘干,烘干效率成倍提升,相比原有大谷仓单独烘干而言效率更高,设备运行时间更短,能耗更低。进一步,循环透气方法为在固定时间间隔后启动第二提升机将大谷仓下部的谷料提升至集成箱中,同时第三提升机将排料管排除到进料斗中的大谷仓底部谷料提升至分料斗,再经进料管输送至集成箱中,用大仓进料管将集成箱中的谷料倾倒在大谷仓上部,将大谷仓内的谷料进行循环。作为优选这样在原有大谷仓的循环之外通过排料管、第三提升机、集成箱又形成一个循环路径,使得大谷仓内谷料的循环透气效率成倍提升,能够更加高效节能的完成大批量谷料的循环透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系统构建方法、小批量烘干方法、节能转移方法、大批量烘干方法、循环透气方法,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包括:/n选取带有第一提升机的小谷仓和带有第二提升机的大谷仓,在小谷仓与大谷仓之间建立第三提升机,将小谷仓、大谷仓的底部均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连通,将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与小谷仓、大谷仓的顶部均连通;将第一提升机的出料端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连通;将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在前述连通部位均设置电控阀进行控制;所述小批量烘干方法、节能转移方法、大批量烘干方法、循环透气方法均依靠烘干系统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系统构建方法、小批量烘干方法、节能转移方法、大批量烘干方法、循环透气方法,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包括:
选取带有第一提升机的小谷仓和带有第二提升机的大谷仓,在小谷仓与大谷仓之间建立第三提升机,将小谷仓、大谷仓的底部均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连通,将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与小谷仓、大谷仓的顶部均连通;将第一提升机的出料端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连通;将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在前述连通部位均设置电控阀进行控制;所述小批量烘干方法、节能转移方法、大批量烘干方法、循环透气方法均依靠烘干系统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第三提升机的下部设置进料斗,在大谷仓和小谷仓的侧壁上设置排料口,排料口与进料斗之间连接排料管,进行第三提升机进料端与大谷仓、小谷仓的连通,在排料口设置电控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第三提升机的顶部设置分料斗,分料斗与小谷仓、大谷仓的顶部之间连通进料管,在分料斗与进料管的连接处设置电控阀,进行第三提升机出料端与大谷仓、小谷仓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小谷仓的顶部设置小仓出料斗,将第一提升机与小仓出料斗连通,在小仓出料斗与进料斗之间连通辅出料管,在小仓出料斗与辅出料管连接处设置电控阀,进行第一提升机出料端与第三提升机进料端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大谷仓的顶部设置集成箱,将与分料斗连通的进料管连接在集成箱上,将第二提升机与集成箱连通,在集成箱与大谷仓之间连接大仓进料管,在集成箱与大仓进料管的连接处设置电控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泓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合川区云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