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转向器壳体铸造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10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转向器壳体铸造钻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一侧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装设有横板,缓冲垫上装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两侧均装设有旋钮,旋钮上连接有连接杆,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一槽道,第一槽道内滑动配合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在固定装置两侧均装设有旋钮,旋钮上连接有连接杆,固定板内装设有限位板,连接杆与固定板相连接,增强了动力转向器壳体在钻孔工作时的紧固效果,不易出现偏差,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也可根据不同动力转向器壳体的型号大小来进行固定,增强了钻孔时的固定效果,不易产生偏差,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转向器壳体铸造钻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铸造钻孔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转向器壳体铸造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动力转向器壳体一般为圆管型结构,在进行钻孔加工时,容易出现偏差,影响加工的效率,需要人工进行固定,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容易产生残次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固定装置两侧均装设有旋钮,旋钮上连接有连接杆,固定板内装设有限位板,连接杆与固定板相连接,增强了动力转向器壳体在钻孔工作时的紧固效果,不易出现偏差,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固定板装设有限位板与第一弹簧,且限位板与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可使限位板在第一槽道滑动,可根据不同的动力转向器壳体进行上下间距调整,使限位板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固定板内开设有槽道,通过固定杆在固定块内滑动配合,且固定杆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接,在通过转动旋钮,使连接杆滑动且带动固定板滑动,使俩固定板滑动配合在固定装置内,而不会跟着连接杆转动,使固定板的上下位置不会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可根据不同动力转向器壳体的型号大小来进行固定,增强了钻孔时的固定效果,不易产生偏差,提升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动力转向器壳体铸造钻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一侧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装设有横板,横板的下端一侧装设有气缸,气缸下端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装设有钻孔组件,底座上另一侧装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上装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两侧均装设有旋钮,旋钮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固定装置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接,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一槽道,第一槽道内滑动配合有限位板,第一槽道内装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与限位板相连接,固定装置两侧内壁上均装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均开设有第二槽道,第二槽道内均装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接。可选的,钻孔组件的输出端装设有自动限位装置,自动限位装置上装设有刻度线,自动限位装置的下端装设有钻头,且自动限位装置为伸缩杆结构。可选的,缓冲垫包括两个盒口相对的上盒体、下盒体,且下盒体套设于上盒体内,多个第二弹簧装设于上盒体与下盒体之间。可选的,限位板的截面为L型。可选的,钻孔组件内装设有电机,伸缩杆结构装设在电机的输出端上。可选的,第一槽道槽口处的内壁装设有第一限位环,限位板底部有与第一限位环相对应的第二限位环。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固定装置两侧均装设有旋钮,旋钮上连接有连接杆,固定板内装设有限位板,连接杆与固定板相连接,增强了动力转向器壳体在钻孔工作时的紧固效果,不易出现偏差,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固定板装设有限位板与第一弹簧,且限位板与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可使限位板在第一槽道滑动,可根据不同的动力转向器壳体进行上下间距调整,使限位板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固定板内开设有槽道,通过固定杆在固定块内滑动配合,且固定杆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接,在通过转动旋钮,使连接杆滑动且带动固定板滑动,使俩固定板滑动配合在固定装置内,而不会跟着连接杆转动,使固定板的上下位置不会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可根据不同动力转向器壳体的型号大小来进行固定,增强了钻孔时的固定效果,不易产生偏差,提升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钻孔组件的输出端装设有自动限位装置,自动限位装置上装设有刻度线,自动限位装置的下端装设有钻头,且自动限位装置为伸缩杆结构,方便对壳体进行钻孔工作。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缓冲垫包括两个盒口相对的上盒体、下盒体,且下盒体套设于上盒体内,多个第二弹簧装设于上盒体与下盒体之间,减小钻孔工作时的缓冲力。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槽道槽口处的内壁装设有第一限位环,限位板底部有与第一限位环相对应的第二限位环,防止限位板从固定板内滑出。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限位板、第一弹簧在固定板内的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缓冲垫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动力转向器壳体铸造钻孔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一侧装设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上装设有横板3,横板3的下端一侧装设有气缸4,气缸4下端装设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下端装设有钻孔组件6,底座1上另一侧装设有缓冲垫8,缓冲垫8上装设有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两侧均装设有旋钮701,旋钮701上连接有连接杆702,连接杆702贯穿固定装置7的一端与固定板703相连接,固定板703内开设有第一槽道707,第一槽道707内滑动配合有限位板706,第一槽道707内装设有第一弹簧708,且第一弹簧708与限位板706相连接,固定装置7两侧内壁上均装设有固定块704,固定块704上均开设有第二槽道,第二槽道内均装设有固定杆705,固定杆705的一端与固定板703相连接。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在进行钻孔时,先将动力转向器壳体放置在固定装置7内,然后转动旋钮701,旋钮带动连接杆702转动且滑动,连接杆702带动固定板703滑动,由于固定块704内滑动配合有固定杆705,固定杆705的一端与限位板706相连接,从而使限位板706不会跟着旋钮701与连接杆702转动,限位板706与第一弹簧708在第一槽道707相连接,在第一弹簧708的作用下,可根据动力转向器壳体的大小拉动限位板706,固定好后,根据需要钻孔的大小与深度,最后控制气缸4与电机工作,完成钻孔的工作,同时,通过缓冲垫8内装设的多个第二弹簧801,在钻孔工作时达到了缓冲的效果,便于对配件的钻孔。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电机、气缸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通过在在固定装置7两侧均装设有旋钮701,旋钮701上连接有连接杆702,固定板703内装设有限位板706,连接杆与固定板相连接,增强了动力转向器壳体在钻孔工作时的紧固效果,不易出现偏差,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固定板703装设有限位板706与第一弹簧708,且限位板706与第一弹簧708连接,在第一弹簧708的作用下,可使限位板706在第一槽道707内滑动,可根据不同的动力转向器壳体进行上下间距调整,使限位板706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固定板内开设有槽道,通过固定杆在固定块内滑动配合,且固定杆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接,在通过转动旋钮,使连接杆702滑动且带动固定板703滑动,使俩固定板703滑动配合在固定装置7内,而不会跟着连接杆转动,使固定板的上下位置不会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可根据不同动力转向器壳体的型号大小来进行固定,增强了钻孔时的固定效果,不易产生偏差,提升了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转向器壳体铸造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一侧装设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上装设有横板(3),横板(3)的下端一侧装设有气缸(4),气缸(4)下端装设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下端装设有钻孔组件(6),底座(1)上另一侧装设有缓冲垫(8),缓冲垫(8)上装设有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两侧均装设有旋钮(701),旋钮(701)上连接有连接杆(702),连接杆(702)贯穿固定装置(7)的一端与固定板(703)相连接;/n固定板(703)内开设有第一槽道(707),第一槽道(707)内滑动配合有限位板(706),第一槽道(707)内装设有第一弹簧(708),且第一弹簧(708)与限位板(706)相连接,固定装置(7)两侧内壁上均装设有固定块(704),固定块(704)上均开设有第二槽道,第二槽道内均装设有固定杆(705),固定杆(705)的一端与固定板(70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转向器壳体铸造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一侧装设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上装设有横板(3),横板(3)的下端一侧装设有气缸(4),气缸(4)下端装设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下端装设有钻孔组件(6),底座(1)上另一侧装设有缓冲垫(8),缓冲垫(8)上装设有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两侧均装设有旋钮(701),旋钮(701)上连接有连接杆(702),连接杆(702)贯穿固定装置(7)的一端与固定板(703)相连接;
固定板(703)内开设有第一槽道(707),第一槽道(707)内滑动配合有限位板(706),第一槽道(707)内装设有第一弹簧(708),且第一弹簧(708)与限位板(706)相连接,固定装置(7)两侧内壁上均装设有固定块(704),固定块(704)上均开设有第二槽道,第二槽道内均装设有固定杆(705),固定杆(705)的一端与固定板(703)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转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胜李全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广瑞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