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炼钢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该种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包括本体,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上水口安装孔和弥散式透气环,该弥散式透气环的上端伸出本体的上端面,还包括一次成型于弥散式透气环底部的气室,该气室的下口处设置有气室盖板,气室盖板上焊接有与气室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从本体的侧部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专利技术中气室采用钢板制备,制备工艺复杂、制备费用高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因气室内易进入浇注料异物而影响透气性和进气管的牢固性,进而引发漏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
本技术属于钢铁冶金炼钢工艺的
,具体的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
技术介绍
具有吹氩功能的连铸中间包透气水口座砖是在中间包的上水口上方形成一道环形气幕,达到去除钢水中非金属杂质,抑制水口下渣,改善铸坯质量,防止水口结瘤堵塞,保证连铸生产顺利进行的目的。连铸中间包透气水口座砖一般由本体、透气元件、气室和进气管构成,透气水口座砖的透气性和使用寿命是保证吹氩冶金效果和顺利实施的技术关键。中国专利文献CN106041045B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弥散式透气环上水口座砖及其吹氩精炼方法,包括上水口座砖本体、弥散式透气环、气室、进气管,上水口座砖本体内设置有圆环形均匀布置的弥散式透气环和环形的气室,气室位于弥散式透气环的底部并与透气弥散式透气环连通,弥散式透气环的上部伸出水口座砖本体的上表面,气室的侧部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气室连通,另一端从透气上水口座砖本体的侧部伸出,连接金属管件与外部氩气气源连通,吹入氩气后,向上形成环状气幕屏障,对进入上水口的钢液进行气洗,促进夹杂物上浮和去除,且有一定的氩气泡随钢流进入浸入式水口内,形成稳定的连续的环状气流,抑制了水口结瘤、解决了保护性氩气泡进入到钢中引发铸坯皮下气泡的技术难题。然而该专利仍存在以下不足:该专利中所述气室采用钢板制备,制备工艺复杂、制备费用高;且弥散式透气环高度小,进而使得进气管埋入中间包包底内衬的深度较小,易发生进气管熔损问题,影响使用寿命。中国专利文献CN109732074A公开了一种钢包弥散式透气环透气上水口座砖及其吹氩冶金方法,包括上水口座砖本体、弥散式透气环、气室盒、进气管,钢包上水口座砖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流钢孔、连接孔、上水口安装孔,在连铸钢包浇注过程中,全程吹入氩气,大部分氩气泡向上运动,在钢包上水口周围形成环状气幕屏障,对即将进入钢包上水口的钢液进行气洗,且在上水口内形成稳定的、连续的环状气流,抑制上水口结瘤,并在钢包浇注后期,有效抑制汇流旋涡及排流沉坑引起的钢包下渣。但是该专利中的上水口座砖在将透气环定位于制备钢包透气上水口座砖本体的模具内、浇注料浇注过程中,气室内易进入浇注料异物,会影响透气性以及进气管的牢固性,进而引发漏气问题,影响使用寿命和吹氩冶金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该上水口座砖在机压成型弥散式透气环时通过埋设胎模,将气室一次成型于弥散式透气环的底部,并在气室下口设置气室盖板,且将进气管焊接于气室盖板上,解决了现有专利技术中气室采用钢板制备,制备工艺复杂、制备费用高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因气室内易进入浇注料异物而影响透气性和进气管的牢固性,进而引发漏气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包括本体,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上水口安装孔和弥散式透气环,该弥散式透气环的上端伸出本体的上端面,还包括一次成型于弥散式透气环底部的气室,该气室的下口处设置有气室盖板,气室盖板上焊接有与气室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从本体的侧部伸出。所述弥散式透气环的横剖面为圆环形,纵剖面为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42~47mm,下底比上底大3~5mm,弥散式透气环的高度为130~150mm等设计,是通过大量的研制试验和应用验证得到的:(1)研制试验的结果表明,机压成型弥散式透气环的宽度需≥30mm,否则机压成型困难,质量难以保证,成型合格率低,难以推广应用,又依据设置弥散式透气环的空间尺寸要求,弥散式透气环的宽度≤50mm,否则造成中间包上水口座砖尺寸大,没有安装空间,且重量大,成本高,因此合理的弥散式透气环宽度为40~50mm,而弥散式透气环纵剖面呈等腰梯形,上底为42~47mm,下底比上底大3~5mm,使得弥散式透气环上小、下大,有利于制备弥散式透气环的胎膜脱模;(2)弥散式透气环高度为130~150mm,根据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本体的侵蚀残厚而设定的,以保证弥散式透气环与连铸中间包水口座砖本体、进气管的使用寿命同步。所述气室的横剖面为圆环形;纵剖面为半圆形,该半圆形的半径为7.5~7.8mm。所述气室盖板为圆环结构,其中气室盖板的内环直径小于气室横剖面的内环直径;气室盖板的外环直径大于气室横剖面的外环直径且小于弥散式透气环横剖面的外环直径。该设计使得气室盖板完全盖住气室的下口,又能使弥散式透气环的下端面与本体浇注料有一定的结合界面。所述进气管一端的外壁焊接于气室盖板上,且进气管该端的端部与气室盖板的纵向中心线对齐,使得进气管与气室的连通面积最大,连通效果最优。所述弥散式透气环的上端伸出本体上端面的高度为10~12mm。所述气室盖板采用1~1.2mm厚度的铁皮制作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的气室一次成型于弥散式透气环的底部,并在气室下口设置气室盖板,且将进气管的一端焊接于气室盖板上的设计,解决了现有专利技术中气室采用钢板制备,制备工艺复杂、制备费用高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因气室内易进入浇注料异物而影响透气性和进气管的牢固性、进而引发漏气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弥散式透气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气室盖板及进气管焊接示意图。其中,1为本体,2为弥散式透气环,3为气室,4为进气管,5为气室盖板,6为上水口安装孔,7为进气管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所述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包括本体1,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水口安装孔6和弥散式透气环2,该弥散式透气环2的上端伸出本体1的上端面,高度m为10mm。弥散式透气环2的横剖面为圆环形,纵剖面为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上底x为45mm,下底为50mm;弥散式透气环2的高度h为130mm。还包括在机压成型弥散式透气环时通过埋设胎模一次成型于弥散式透气环2底部的气室3,气室3的横剖面为圆环形;纵剖面为半圆形,该半圆形的半径R为7.5mm。气室3上设置进气管安装孔7,进气管安装孔7的直径d与进气管的外径相适应,进气管安装孔7用于安装进气管4。该气室3的下口处设置有采用1mm厚度的铁皮制作而成的气室盖板5,气室盖板5为圆环结构,气室盖板5的圆环宽度e为35mm,其中气室盖板5的内环直径小于气室3横剖面的内环直径;气室盖板5的外环直径大于气室3横剖面的外环直径且小于弥散式透气环2横剖面的外环直径。该设计使得气室盖板完全盖住气室的下口,又能使弥散式透气环的下端面与本体浇注料有一定的结合界面。气室盖板5上焊接有与气室3连通的进气管4,进气管4该端的端部与气室盖板5的纵向中心线对齐,使得进气管4与气室3的连通面积最大,连通效果最优。进气管4的另一端从本体1的侧部伸出。所述弥散式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包括本体,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上水口安装孔和弥散式透气环,该弥散式透气环的上端伸出本体的上端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次成型于弥散式透气环底部的气室,该气室的下口处设置有气室盖板,气室盖板上焊接有与气室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从本体的侧部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包括本体,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上水口安装孔和弥散式透气环,该弥散式透气环的上端伸出本体的上端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次成型于弥散式透气环底部的气室,该气室的下口处设置有气室盖板,气室盖板上焊接有与气室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从本体的侧部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弥散式透气环的横剖面为圆环形,纵剖面为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42~47mm,下底比上底大3~5mm;弥散式透气环的高度为130~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铸中间包吹氩上水口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的横剖面为圆环形;纵剖面为半圆形,该半圆形的半径为7.5~7.8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光君,武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