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片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散热片卷边结构,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一工作台的两侧内表壁靠近上下两侧边缘处均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滚筒。该散热片卷边结构,通过在第二滚筒的外表面上开设圆形滑口,且位于第二工作台相对的两个第二滚筒的圆形滑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散热片的宽度,进而使散热片在进行快速的输送过程中,会在圆形滑口之间对边部进行卷起,通过气缸的发动,使得压动滑板对卷边后的散热片在压动板上进行压动,使得卷边后的边部,挤压的更加的厚实,在使用上可以更好的对散热片边部的毛刺进行处理,可以更好的增加散热片边部的厚度,降低散热片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片卷边结构
本技术涉及散热片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散热片卷边结构。
技术介绍
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在汽车中经常会使用到散热片用于对汽车易发生高温的地方进行散热处理,散热片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切割后,散热片的边部用大量的毛刺,在使用的时候,会由于毛刺的影响导致散热片安装的不紧固,同时现有的散热片在加工后散热片的边部太薄,进而会导致散热片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了现有的散热片边部有毛刺和边部较薄容易损坏的问题。一种散热片卷边结构,包括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的两侧内表壁靠近上下两侧边缘处均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工作台的一侧外表面焊接有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二工作台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两个圆形凹口,所述圆形凹口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圆形凹口的内部底面中心处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滚筒。优选的,所述第二滚筒的底部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多个滑珠,且多个滑珠的底部与圆形凹口的内部底面滑动嵌设。优选的,所述第二滚筒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二滚筒的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均开设有圆形滑口。优选的,所述第二工作台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两侧内表壁之间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滚筒。优选的,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一侧外表面焊接有第三工作台,所述第三工作台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处沿竖直方向均焊接有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有固定板。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所述气缸的底端焊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焊接有压动滑板,所述第三工作台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压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散热片卷边结构,通过在第二滚筒的外表面上开设圆形滑口,且位于第二工作台相对的两个第二滚筒的圆形滑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散热片的宽度,进而使散热片在进行快速的输送过程中,会在圆形滑口之间对边部进行卷起,通过气缸的发动,使得压动滑板对卷边后的散热片在压动板上进行压动,使得卷边后的边部,挤压的更加的厚实,在使用上可以更好的对散热片边部的毛刺进行处理,可以更好的增加散热片边部的厚度,降低散热片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工作台左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工作台左视剖视图。图中:1、第一转动杆;2、第一滚筒;3、第一工作台;4、第二转动杆;5、第二滚筒;6、第三滚筒;7、气缸;8、固定板;9、压杆;10、支撑杆;11、压动滑板;12、压动板;13、第三工作台;14、第三转动杆;15、凹口;16、第二工作台;17、圆形凹口;18、滑珠;19、圆形滑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片卷边结构,包括第一工作台3,第一工作台3可以更好的对第一转动杆1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第一滚筒2在进行转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便于对散热片进行输送,第一工作台3的两侧内表壁靠近上下两侧边缘处均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一转动杆1,第一转动杆1便于对第一滚筒2的位置进行固定,使的第一滚筒2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便于对散热片进行输送,第一转动杆1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滚筒2,第一滚筒2共设置有两个,且散热片缠绕在两个第一滚筒2的外表面上,便于对散热片进行快速的输送,使其在输送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平整,第一工作台3的一侧外表面焊接有第二工作台16,通过第二工作台16,便于对内部的设备进行安装,便于对散热片进行卷边加工,第二工作台16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两个圆形凹口17,开设圆形凹口17,便于对第二转动杆4的位置进行固定,圆形凹口17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圆形凹口17的内部底面中心处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二转动杆4,通过第二转动杆4便于对第二滚筒5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第二滚筒5在进行转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便于提高第二滚筒5使用的稳定性,由于第二转动杆4滑动嵌设在圆形凹口17的内部,从而使第二滚筒5可以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滚筒5,通过在第二滚筒5的外表面上开设圆形滑口19,且位于第二工作台16相对的两个第二滚筒5的圆形滑口19之间的距离小于散热片的宽度,即附图中L的宽度小于散热片的宽度,使得散热片在快速输送的时候,散热片会在圆形滑口19的内部边部会发生挤压,进而可以更好的进行卷边,进而使散热片在进行快速的输送过程中,会在圆形滑口19之间对边部进行卷起,通过气缸7的发动,使得压动滑板11对卷边后的散热片在压动板12上进行压动,使得卷边后的边部,挤压的更加的厚实,在使用上可以更好的对散热片边部的毛刺进行处理,可以更好的增加散热片边部的厚度,降低散热片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第二滚筒5的底部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多个滑珠18,且多个滑珠18的底部与圆形凹口17的内部底面滑动嵌设,通过多个滑珠18的滑动嵌设,使得第二滚筒5在进行转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便于对第二滚筒5进行使用,第二滚筒5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二滚筒5的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均开设有圆形滑口19,开设圆形滑口19,便于对散热片边部进行卷边处理,第二工作台16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开设有凹口15,开设凹口15可以更好的对第三转动杆14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第三转动杆14在进行转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凹口15的两侧内表壁之间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三转动杆14,通过第三转动杆14便于对第三滚筒6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第三滚筒6在进行转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便于提高第三滚筒6的使用性,第三转动杆1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滚筒6,通过第三滚筒6的转动,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散热片进行输送,第二工作台16的一侧外表面焊接有第三工作台13,通过第三工作台13,可以更好的对第三工作台13的顶部设备进行安装,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第三工作台13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处沿竖直方向均焊接有支撑杆10,通过支撑杆10便于对固定板8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气缸7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四个支撑杆10的顶端焊接有固定板8,通过固定板8便于对气缸7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板8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气缸7,气缸7采用SC160的型号,且气缸7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板8的外部,气缸7的底端焊接有压杆9,压杆9的底端焊接有压动滑板11,第三工作台13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压动板12,散热片卷边后会输送到压动板12的顶部,通过气缸7的发动,使得压杆9带动压动滑板11进行下压,从而会将卷边后的散热片的边部挤压的更加厚实,便于使用。在设备使用时,通过第一滚筒2的转动,便于对散热片进行输送,使得散热片输送到第二工作台16的顶部,通过圆形滑口19,使得散热片在快速的输送中,边部会在圆形滑口19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片卷边结构,包括第一工作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3)的两侧内表壁靠近上下两侧边缘处均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一转动杆(1),所述第一转动杆(1)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滚筒(2),所述第一工作台(3)的一侧外表面焊接有第二工作台(16),所述第二工作台(16)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两个圆形凹口(17),所述圆形凹口(17)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圆形凹口(17)的内部底面中心处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二转动杆(4),所述第二转动杆(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滚筒(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片卷边结构,包括第一工作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3)的两侧内表壁靠近上下两侧边缘处均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一转动杆(1),所述第一转动杆(1)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滚筒(2),所述第一工作台(3)的一侧外表面焊接有第二工作台(16),所述第二工作台(16)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两个圆形凹口(17),所述圆形凹口(17)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圆形凹口(17)的内部底面中心处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第二转动杆(4),所述第二转动杆(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滚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片卷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筒(5)的底部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多个滑珠(18),且多个滑珠(18)的底部与圆形凹口(17)的内部底面滑动嵌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片卷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筒(5)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二滚筒(5)的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沿圆周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黄国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华森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