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挂系统及其减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200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挂系统及其减震方法,所述车辆减震系统包括设于靠近车轮一侧的被动隔振装置、设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上的飞轮减震装置、设于所述飞轮减震装置上的车身以及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和所述飞轮减震装置电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飞轮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所述车身且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连接的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远离车身一侧相连的至少三个第一飞轮以及与第一飞轮输出端电连接的双向逆变器,三个第一飞轮的中心轴均不平行,所述双向逆变器与所述车轮的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和第一飞轮电连接的控制器。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消减被动隔振装置的带宽限制,消除车身的摆动,同时大大削弱线性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悬挂系统及其减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挂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及其减震方法。
技术介绍
行驶车辆由于路况的不确定性,其地盘和悬挂会一直承受路面高低不停所带来的冲击,这种冲击会转换为上下左右的震动和不同轴向方向的摇动。其中,车辆本身的摇动是造成乘客最大不适的因素。为了保持舒适度,车辆必须配备适当的悬挂,以减小线性和摇摆方向的震动。传统内燃机的内部和悬挂系统结构图1所示。由于弹簧和阻尼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的限制,只能对一定频率以上的外部震动干扰有减弱作用,对超低频震动反而有放大作用。而且从理论上来讲就无法消除所有外界震动的影响。因而此系统对于低频的外部干扰消除效果较差。而道路干扰很多时候是以低频形式出现。另外,这种系统对于摇动震动的控制效果很弱,而对乘客舒适度影响最大的就是车辆的摇摆。最后,在外部震动消失之后,由于弹簧隔振系统欠阻尼的特性,系统会存在残余震荡,这将体现为车辆更多的摇动。鉴于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车辆悬挂系统及其减震方法以解决现存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悬挂系统及其减震方法,解决车辆在路上摇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挂系统,设于车身和车轮之间,包括:逆变器与所述车轮的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飞轮电连接。优选的,三个所述第一飞轮的中心轴相交于一点。优选的,三个所述第一飞轮的中心轴两两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飞轮减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连接的第二飞轮,所述第二飞轮的中心轴与三个所述第一飞轮的中心轴相交于一点,所述第二飞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被动隔振装置包括第二平台、均匀设于所述第二平台一侧的若干隔振器、与所述隔振器一一串联的阻尼器,所述飞轮减震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平台上,所述隔振器与所述车轮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隔振器包括空气弹簧或钢弹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方法,用于车辆悬挂系统,包括采集被动隔振装置受到外界震动的第一传感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传感信号控制所述被动隔振装置;采集通过所述被动隔振装置后进入所述飞轮减震装置前的第二传感信号;根据所述第二传感信号控制至少三个第一飞轮的转速。优选的,所述减震方法还包括:采集双向逆变器和车轮之间的第三传感信号,根据所述第三传感信号控制第二飞轮的转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挂系统及其减震方法,所述车辆减震系统包括设于靠近所述车轮一侧的被动隔振装置、设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上的飞轮减震装置、设于所述飞轮减震装置上的车身以及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和所述飞轮减震装置电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飞轮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所述车身且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连接的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远离所述车身一侧相连的至少三个第一飞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飞轮输出端电连接的双向逆变器,三个所述第一飞轮的中心轴均不平行,所述双向逆变器与所述车轮的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飞轮电连接。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完全消减被动隔振装置的带宽限制,完全消除车身的摆动,同时大大削弱系统的线性震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悬挂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车辆悬挂系统100;被动隔振装置1;第二平台11;隔振器12;阻尼器13;飞轮减震装置2;第一平台21;第一飞轮22;双向逆变器23;第二飞轮24;车轮A;车身B。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悬挂系统。如图2所示,车辆悬挂系统100车辆悬挂系统100设于车身和车轮A之间,包括设于靠近车轮一侧的被动隔振装置1、设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1上的飞轮减震装置2、设于所述飞轮减震装置2上的车身B以及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1和所述飞轮减震装置2电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被动隔振装置1包括第二平台11、均匀设于所述第二平台11一侧的若干隔振器12、与所述隔振器12一一串联的阻尼器13,所述飞轮减震装置2设于所述第二平台11上。优选的,所述隔振器12包括空气弹簧或钢弹簧。所述飞轮减震装置2包括支撑所述车身B且与所述第二平台11连接的第一平台21、与所述第一平台21远离所述车身B一侧相连的至少三个第一飞轮22以及与所述第一飞轮22输出端电连接的双向逆变器(UPS)23,三个所述第一飞轮22的中心轴均不平行,所述双向逆变器23与所述车轮A的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飞轮22电连接。若干所述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1与车轮A接触一侧,用于检测车轮A震动的第一传感信号;还设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1与所述飞轮减震装置2连接处,用于检测通过被动隔振装置1隔振后进入飞轮减震装置2中的传动的第二传感信号;以及设于所述双向逆变器23与所述车轮A的驱动电机连接处,用于检测外部供电系统或工作系统对车身B的冲击力的第三传感信号。优选的,三个所述第一飞轮22的中心轴相交于一点。优选的,三个所述第一飞轮22的中心轴两两垂直设置,便于解耦,有利于控制和计算。优选的,所述双向逆变器23为电力电子双向逆变器。在本专利技术的飞轮减震装置2中,第一飞轮22内的电机对旋转中的第一飞轮做加减速运动时,第一飞轮定子和壳体需要对第一飞轮施加一个力矩,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第一飞轮外壳必须同时承受一个相反方向的力矩,这个力矩必须由与飞轮减震装置2连接的被动隔振装置1来承单。所以通过第一飞轮22的加减速,系统可以利用此原理,在第一飞轮的旋转轴(即中心轴)向方向产生相应的可控制转矩,来抵消经过了被动隔振装置1后对车身B在此方向上的传动力矩影响。由于车身B的震动是由外部力和转矩所导致的,维持平台在此轴向上的转动为零,就可以保持车身B在此轴向上维持静止。由于外部摇动震动有三个方向,所以系统设置三个第一飞轮22以满足三个角度轴上的震动隔绝需求。飞轮减震装置2配合被动隔振装置1使用,可以完全消减被动隔振装置1的带宽限制,完全消除车身B的摆动,同时大大削弱了线性震动。另外,将三个第一飞轮22与UPS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悬挂系统,设于车身和车轮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于靠近所述车轮一侧的被动隔振装置、设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上的飞轮减震装置、设于所述飞轮减震装置上的车身以及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和所述飞轮减震装置电连接的控制系统,/n所述飞轮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所述车身且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连接的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远离所述车身一侧相连的至少三个第一飞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飞轮输出端电连接的双向逆变器,三个所述第一飞轮的中心轴均不平行,所述双向逆变器与所述车轮的驱动电机电连接,/n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飞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悬挂系统,设于车身和车轮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靠近所述车轮一侧的被动隔振装置、设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上的飞轮减震装置、设于所述飞轮减震装置上的车身以及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和所述飞轮减震装置电连接的控制系统,
所述飞轮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所述车身且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连接的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远离所述车身一侧相连的至少三个第一飞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飞轮输出端电连接的双向逆变器,三个所述第一飞轮的中心轴均不平行,所述双向逆变器与所述车轮的驱动电机电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飞轮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一飞轮的中心轴相交于一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一飞轮的中心轴两两垂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减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被动隔振装置连接的第二飞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洋张庆源李群
申请(专利权)人:微控物理储能研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