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其结构包括底板、上体、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夹紧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上体,所述上体顶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传动机构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夹紧装置连接,动力装置控制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控制夹紧装置的夹紧或松开动作。通过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夹紧装置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夹紧,由于弹性筒夹与工件采用抱紧的夹紧形式,能防止对工件造成伤害,很好地解决了加工大直径、长薄壁零件困难的问题,且夹紧力均衡,不会对工件造成损伤,操作简单,提高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持机构,具体的说是一种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在加工一些大直径、长管类零件时经常采用常规中心架辅助夹持,但是针对大直径、长薄壁零件时,常规中心架夹持零件外径是线接触,且宽度只有轴承宽度,容易将薄壁工件夹持变形,无法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该结构紧凑,可利用空间性强,简单可靠的适用于加工大直径、长薄壁零件,且夹紧力均衡,防止工件夹持变形。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其结构包括底板、上体、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夹紧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上体,所述上体顶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传动机构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夹紧装置连接,动力装置控制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控制夹紧装置的夹紧或松开动作。进一步,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筒夹外套、深沟球轴承、隔套、端子轴承、弹性筒夹、调整螺母、内拉套、外拉套和圆螺母,所述深沟球轴承安装在上体内腔,所述弹性筒夹与筒夹外套活动套置,筒夹外套外壁套置,所述端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之间设有隔套和轴用弹性挡圈,所述弹性筒夹的内端与筒夹外套内壁呈锥形面配合,弹性筒夹的外端设有内拉套和外拉套,所述内拉套与弹性筒夹套置,所述外拉套与内拉套套置且内部设有端子轴承,调整与外拉套间隙的调整螺母安装于内拉套外壁,所述内拉套通过圆螺母固定在弹性筒夹上,所述弹性筒夹上设有实现夹紧力的断开槽。进一步,所述筒夹外套上设有起防尘密封作用的密封圈和起密封润滑作用的O型圈四。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管接头、液压缸左盖、液压缸体、液压缸右盖和活塞杆,所述液压缸体设于上体的上端,液压缸体的一侧设有液压缸左盖,对应另一侧设有液压缸右盖,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液压缸右盖延伸至液压缸体内腔,活塞杆的自由端设有与传动机构连接的轴销,所述液压缸左盖和液压缸右盖分别设有往液压缸体内腔通入液压油的管接头。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轴和拔叉,所述拔叉的一端与动力装置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夹紧装置的外拉套铰接,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上体侧壁固连,支撑轴的另一端与拔叉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深沟球轴承设有两个。进一步,所述端子轴承与隔套之间还设有轴用弹性挡圈。进一步,所述上体的左侧设有固定深沟球轴承的上体左盖,上体侧壁设有与上体内腔相通的润滑管接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夹紧装置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夹紧,由于弹性筒夹与工件采用抱紧的夹紧形式,能防止对工件造成伤害,很好地解决了加工大直径、长薄壁零件困难的问题,且夹紧力均衡,不会对工件造成损伤,操作简单,提高加工精度。2、由于筒夹外套与弹性筒夹受力端采用锥形面配合,通过筒夹外套内壁的锥形面对弹性筒夹逐渐挤压,保证了弹性筒夹夹紧力的平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剖视图。图中:1底板、2上体、3管接头、4液压缸左盖、5液压缸体、6O型圈一、7O型圈二、8O型圈三、9液压缸右盖、10活塞杆、11支撑轴、12拔叉、13轴销、14密封圈一、15上体左盖、16O型圈四、17筒夹外套、18深沟球轴承、19隔套、20轴用弹性挡圈、21润滑管接头、22端子轴承、23密封圈二、24弹性筒夹、25调整螺母、26内拉套、27外拉套、28圆螺母、29断开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作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是与数控车床同心的夹持机构,其结构包括底板1、上体2、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夹紧装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上体2,夹紧装置夹紧部分设于上体内部,所述上体顶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传动机构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夹紧装置连接,动力装置控制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控制夹紧装置的夹紧或松开动作,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如图2所示,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筒夹外套17、深沟球轴承18、隔套19、端子轴承22、弹性筒夹24、调整螺母25、内拉套26、外拉套27和圆螺母28,所述深沟球轴承18安装在上体2内腔,所述弹性筒夹24与筒夹外套17活动套置,弹性筒夹24与工件配合实现夹紧,筒夹外套外壁套置深沟球轴承18和端子轴承22,弹性筒夹与筒夹外套配合后通过轴承可实现在上体内部转动,使工件夹紧后可转动进行加工。在端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之间设有隔套和轴用弹性挡圈,起到隔挡和固定端子轴承的作用。为了提高筒夹外套转动的稳定性,深沟球轴承可以设有两个。所述弹性筒夹的内端与筒夹外套内壁呈锥形面配合,通过锥形配合面实现弹性筒夹的夹紧。弹性筒夹的外端设有内拉套和外拉套,所述内拉套与弹性筒夹套置,所述外拉套与内拉套套置且内部设有端子轴承,调整与外拉套间隙的调整螺母25安装于内拉套外壁,所述内拉套通过圆螺母固定在弹性筒夹上,所述弹性筒夹上设有实现夹紧力的断开槽。弹性筒夹在松弛状态下,断开槽呈开口状态,当实现夹紧时,弹性筒夹在外拉套的带动下向右移动,由于弹性筒夹左端呈锥形,弹性筒夹向右移动的同时,筒夹外套的锥形内壁对弹性筒夹产生挤压力,此时弹性筒夹上的断开槽闭合,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作用。所述筒夹外套上设有起防尘密封作用的密封圈一14和密封圈二23,以及起密封润滑作用的O型圈四16。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装置包括3管接头、4液压缸左盖、5液压缸体、9液压缸右盖和10活塞杆,所述液压缸体设于上体的上端,液压缸体的一侧设有液压缸左盖,对应另一侧设有液压缸右盖,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液压缸右盖延伸至液压缸体内腔,活塞杆的自由端设有与传动机构连接的轴销,所述液压缸左盖和液压缸右盖分别设有往液压缸体内腔通入液压油的管接头。液压缸左盖和右盖与液压缸体分别通过O型圈一6、O型圈二7和O型圈三8密封。通过液压缸左盖和右盖上的管接头往液压缸体内腔注液压油,从而控制活塞杆的运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11支撑轴和12拔叉,所述拔叉的一端与动力装置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夹紧装置的外拉套铰接,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上体侧壁固连,支撑轴的另一端与拔叉转动连接。通过活塞杆自由端的轴销与拔叉端部的销孔配合铰接,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拔叉的摆动,拔叉的摆动带动外拉套及夹紧装置的弹性筒夹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弹性筒夹的夹紧和松开动作。所述上体的左侧设有固定深沟球轴承的上体左盖,上体左盖内侧安装O型密封圈四,上体左盖与筒夹外套之间设有密封圈一4,上体侧壁设有与上体内腔相通的润滑管接头21,通过管接头可通入润滑油,保证筒夹外套17顺畅旋转。通过管接头3左、右两侧通入液压油驱动活塞杆10进行轴向运动。当液压缸体5右侧的管接头通入液压油驱动活塞杆10向左移动,活塞杆向左运动的同时带动拔叉12摆动,通过固定在上体2的支撑轴11来驱动外拉套27向右轴向运动;通过端子轴承22向右推动内拉套26带动弹性筒夹24向右运动;筒夹外套17通过深沟球轴承18与上体2进行轴向固定,弹性筒夹24通过与筒夹外套17锥面配合相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底板、上体、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夹紧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上体,所述上体顶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传动机构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夹紧装置连接,动力装置控制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控制夹紧装置的夹紧或松开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底板、上体、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夹紧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上体,所述上体顶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传动机构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夹紧装置连接,动力装置控制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控制夹紧装置的夹紧或松开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筒夹外套、深沟球轴承、隔套、端子轴承、弹性筒夹、调整螺母、内拉套、外拉套和圆螺母,所述深沟球轴承安装在上体内腔,所述弹性筒夹与筒夹外套活动套置,筒夹外套外壁套置,所述端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之间设有隔套和轴用弹性挡圈,所述弹性筒夹的内端与筒夹外套内壁呈锥形面配合,弹性筒夹的外端设有内拉套和外拉套,所述内拉套与弹性筒夹套置,所述外拉套与内拉套套置且内部设有端子轴承,调整与外拉套间隙的调整螺母安装于内拉套外壁,所述内拉套通过圆螺母固定在弹性筒夹上,所述弹性筒夹上设有实现夹紧力的断开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式筒夹中心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筒夹外套上设有起防尘密封作用的密封圈和起密封润滑作用的O型圈四。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房超,蔡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第一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