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二极管引线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74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微型二极管引线加工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件,所述模具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手动转动转把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通过双向螺纹杆带动两个螺纹块移动,通过螺纹块的顶部连接连接块进而带动连接块顶部的夹持件前后移动,利用夹持件对微型二极管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该结构,有效节省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二极管引线加工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模具
,具体为一种微型二极管引线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硅、硒、锗等)制成的一种电子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即给二极管阳极和阴极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当给阳极和阴极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因此,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则相当于开关的接通与断开,家用电器产品或工业控制电路中,都可以找到二极管的踪迹,在微型二极管引线加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在对微型二极管引线加工焊接时,通常采用人工手持焊接,劳动强度大,长时间工作手部颤抖焊接效果差;2、在对引线焊接时缺少固定限位,导致焊接接头定位较差,且焊接时焊渣不便进行清理造成模具脏乱,不便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二极管引线加工模具,解决了在对微型二极管引线加工焊接时,通常采用人工手持焊接,劳动强度大,长时间工作手部颤抖焊接效果差,在对引线焊接时缺少固定限位,导致焊接接头定位较差,且焊接时焊渣不便进行清理造成模具脏乱,不便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二极管引线加工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块(2),所述T型块(2)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螺纹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6),所述螺纹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件(9),所述模具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3),所述放置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二极管引线加工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块(2),所述T型块(2)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螺纹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6),所述螺纹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件(9),所述模具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3),所述放置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部(17),所述连接部(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型杆(18),所述凹型杆(18)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块(19),所述凹型杆(18)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20),所述模具主体(1)的表面位于T型块(2)的一侧开设有水槽(21),所述模具主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2),所述模具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万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韦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