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72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包括釜体和固定安装在釜体上的釜盖,釜盖的上端一侧开有进料口,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斗,釜体的下端中间开有出料口,出料口上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釜体内设有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搅拌杆竖直设立在釜体内,且搅拌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釜体内壁底端,搅拌叶片固定安装在搅拌杆上;釜盖上端中部通过支架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杆的顶端传动连接;釜体的外壁包裹有热浴套,热浴套的内部设有热浴腔,热浴腔内部设有沿釜体外壁安装的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中和过程彻底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和釜,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属于化工设备

技术介绍
丁基橡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橡胶品种,具有优异的气密性、耐热、耐老化、耐溶剂、减震和电绝缘等性能,成为轮胎气密层常用材料。卤化丁基橡胶是丁基橡胶预氯或溴进行反应的产物,可分为氯化丁基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两类,现代多种气密性优异的轮胎的出现在许多方面都得益于卤化丁基橡胶气密层的专利技术和使用。卤化丁基橡胶的应用使得轮胎气密层胶的保压性能、与胎体间的粘合性能以及轮胎的耐久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与采用常规丁基橡胶的第一代气密层技术相比,该卤化丁基橡胶的出现是一次重大的进步。然而相比于国外来说,我国对于卤化丁基橡胶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开发起步较晚。为了满足我国对于高性能橡胶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开展卤化丁基橡胶的研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卤化丁基胶液在中和过程中胶液与碱液的混合不均匀,或循环速率小,停留时间短,导致中和不彻底,无法获得最优的混合效果。因此需要进行中和釜的重新设计,增强卤化丁基胶液与其他物料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卤化丁基胶液在中和过程中中和不彻底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该中和釜设置有热浴套,可对溶液进行加热,溶液温度提高进而可提高混合效率,釜体内搅拌叶片可对溶液进行充分搅拌,能够保证胶液与碱液中和彻底,获得最优的混合效果,提高中和效率,省时省力。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r>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包括釜体和固定安装在所述釜体上的釜盖,所述釜盖的上端一侧开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斗,釜体的下端中间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竖直设立在釜体内,且搅拌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釜体内壁底端,所述搅拌叶片固定安装在搅拌杆上;所述釜盖上端中部通过支架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杆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釜体的外壁包裹有热浴套,所述热浴套的内部设有热浴腔,所述热浴腔内部设有沿所述釜体外壁安装的加热管;该中和釜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和加热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料斗使得胶液与碱液流入到釜体内部,通过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对溶液进行充分搅拌,从而加速了胶液与碱液的混合速度,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釜体的外壁包裹有热浴套,热浴腔内安装有加热管,热浴腔内的加热介质通过加热管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到釜体内部对中和釜内部的溶液进行加热,加热面积大,加热效果明显,溶液温度提高进而可提高中和效率,省时省力。作为优选,所述热浴套的上部侧面安装有进液管,热浴套的底部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热浴腔内部能通过进液管加入油浴加热或水浴加热所使用的介质;热浴套的上端还设置有排气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浴腔内部能通过进液管加入油浴加热或水浴加热所使用的介质,热浴套的底部设有出液管,便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加热介质;热浴套上端的排气管能够通过其阀门及时排出热浴腔内的蒸汽。作为优选,所述釜盖的上端设有插口,所述釜体的内壁安装有套管,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插口插设于套管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釜体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便于对加热管进行实时的操作,而且温度传感器设在套管内,避免安装温度传感器时碰到搅拌叶片或釜体内壁导致温度传感器损坏。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管为螺旋状电加热盘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电加热盘管能够扩大加热面积,而且加热均匀。作为优选,所述热浴套外壁上覆盖有隔热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保温层采用隔热泡沫制成,保证了热浴腔内温度稳定,进而保证了釜体内温度的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热浴套的底部设有支撑架,热浴套的侧壁设有耳式支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中和釜的搬运和安装,增加了中和釜的实用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沿釜体的轴向均匀设有4个,所述耳式支座沿釜体的轴向均匀设有3-4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中和釜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晃动,影响中和过程。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为3-6个,且等距离分布在搅拌杆的外壁上,搅拌叶片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片上的第一通孔能够提高搅拌时的分散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釜体的内壁圆周均匀设有若干个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增加了釜体内部的湍流,使得溶液搅拌效率更高且中和更加彻底,第二通孔能够提高搅拌时的分散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釜体内壁的底部中间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轴承座,所述搅拌杆的底部通过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在釜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搅拌杆的安装和拆卸,实用性强。因此,本技术具备下述优点:(1)本技术通过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对溶液进行搅拌,从而加速了胶液与碱液的混合速度,中和彻底,中和效率高;(2)本技术热浴腔内的加热介质通过加热管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到釜体内部对釜体内部的溶液进行加热,加热面积大,加热效果明显,溶液温度提高进而可提高中和效率,省时省力;(3)本技术通过加热和搅拌的方式,提高溶液的混合速率,从而提高了卤化丁基胶液与其他物料的混合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釜体,2-釜盖,3-进料口,4-进料斗,5-出料口,6-出料管,7-第一控制阀,8-搅拌杆,9-搅拌叶片,10-支架,11-驱动电机,12-热浴套,13-热浴腔,14-加热管,15-进液管,16-出液管,17-第二控制阀,18-插口,19-套管,20-温度传感器,21-隔热保温层,22-支撑架,23-耳式支座,24-第一通孔,25-挡板,26-第二通孔,27-固定架,28-轴承座,29-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由釜体1和固定安装在釜体1上的釜盖2,釜盖2的上端一侧开有进料口3,进料口3上安装有进料斗4,釜体1的下端中间开有出料口5,出料口5上安装有出料管6,出料管6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7。所述釜体1内设有搅拌杆8和搅拌叶片9,搅拌杆8竖直设立在釜体1内,且搅拌杆8的底部转动连接在釜体1内壁底端,搅拌叶片9固定安装在搅拌杆8上,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9的数量为6个,且等距离分布在搅拌杆8的外壁上,搅拌叶片9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4;釜体1的内壁还均匀圆周设有若干个挡板25,挡板25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6;釜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包括釜体(1)和固定安装在所述釜体(1)上的釜盖(2),所述釜盖(2)的上端一侧开有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上安装有进料斗(4),釜体(1)的下端中间开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上安装有出料管(6),所述出料管(6)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7),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设有搅拌杆(8)和搅拌叶片(9),所述搅拌杆(8)竖直设立在釜体(1)内,且搅拌杆(8)的底部转动连接在釜体(1)内壁底端,所述搅拌叶片(9)固定安装在搅拌杆(8)上;所述釜盖(2)上端中部通过支架(10)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与搅拌杆(8)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釜体(1)的外壁包裹有热浴套(12),所述热浴套(12)的内部设有热浴腔(13),所述热浴腔(13)内部设有沿所述釜体(1)外壁安装的加热管(14);该中和釜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1)和加热管(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包括釜体(1)和固定安装在所述釜体(1)上的釜盖(2),所述釜盖(2)的上端一侧开有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上安装有进料斗(4),釜体(1)的下端中间开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上安装有出料管(6),所述出料管(6)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7),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设有搅拌杆(8)和搅拌叶片(9),所述搅拌杆(8)竖直设立在釜体(1)内,且搅拌杆(8)的底部转动连接在釜体(1)内壁底端,所述搅拌叶片(9)固定安装在搅拌杆(8)上;所述釜盖(2)上端中部通过支架(10)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与搅拌杆(8)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釜体(1)的外壁包裹有热浴套(12),所述热浴套(12)的内部设有热浴腔(13),所述热浴腔(13)内部设有沿所述釜体(1)外壁安装的加热管(14);该中和釜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1)和加热管(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浴套(12)的上部侧面安装有进液管(15),热浴套(12)的底部安装有出液管(16),所述出液管(16)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17),所述热浴腔(13)内部能通过进液管(15)加入油浴加热或水浴加热所使用的介质;热浴套(12)的上端还设置有排气管(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的上端设有插口(18),所述釜体(1)的内壁安装有套管(19),温度传感器(20)通过所述插口(18)插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媛园朱德权任纪文邢朝辉褚金芳任国强丁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