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49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设置于底座上的座椅、设置于支架顶部的固定板、与固定板通过两个牵引弹簧相连的第一握杆、设置于第一握杆上的两个抓握球、设置于支架两侧的两个摆杆、驱动摆杆摆动的两个摆动电机以及与摆杆相连的第二握杆。使用时,坐在所述座椅上,手握所述两个握力球向下拉,可以在所述牵引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上肢牵引训练;或者是两只手分别握住两个所述第二握杆,两个所述摆动电机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摆杆摆动,带动两个所述第二握杆摆动,驱动上肢进行被动的摆动训练,可以促进肩部及上肢各个组织和关节活动愈合,提高训练效果,不需要外人辅助即可进行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偏瘫、脑血栓、外伤等造成的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上肢康复训练辅助治疗。传统的四肢康复训练方法,是康复治疗师或家人辅助康复,耗费体力大,患者依从性差,且需要至少一个人陪同辅助训练,训练通常较难达到预期效果;而针对肩部训练时,也很费力,训练效果差。本技术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座椅、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两个牵引弹簧相连的第一握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杆上的两个抓握球、设置于所述支架两侧的两个摆杆、驱动所述摆杆摆动的两个摆动电机以及与所述摆杆相连的第二握杆。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中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上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上分别连接有握力球。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计时器。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卡扣。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板通过调节螺杆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牵引弹簧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启动开关和调节所述摆动电机摆动频率的调节旋钮,所述底座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摆动电机相连的电线,所述电线的尾部设置有插头。r>进一步的是,其中一个所述牵引弹簧处设置有计数器。本技术的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使用时,坐在所述座椅上,手握所述两个握力球向下拉,可以在所述牵引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上肢牵引训练;或者是两只手分别握住两个所述第二握杆,两个所述摆动电机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摆杆摆动,带动两个所述第二握杆摆动,驱动上肢进行被动的摆动训练,可以促进肩部及上肢各个组织和关节活动愈合,提高训练效果,不需要外人辅助即可进行训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底座1,固定架11,固定卡扣12,启动开关13,调节旋钮14,支架2,插槽21,插板22,弹性带23,握力球24,座椅3,固定板4,调节螺杆41,安装板42,牵引弹簧5,第一握杆6,抓握球61,摆杆7,摆动电机71,第二握杆72,计时器8,计数器8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参见图1至图2,一种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支架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座椅3、设置于所述支架2顶部的固定板4、与所述固定板4通过两个牵引弹簧5相连的第一握杆6、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杆6上的两个抓握球61、设置于所述支架2两侧的两个摆杆7、驱动所述摆杆7摆动的两个摆动电机71以及与所述摆杆7相连的第二握杆72。使用时,坐在所述座椅3上,手握所述两个握力球61向下拉,可以在所述牵引弹簧5的作用下进行上肢牵引训练;或者是两只手分别握住两个所述第二握杆72,两个所述摆动电机71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摆杆7摆动,带动两个所述第二握杆72摆动,驱动上肢进行被动的摆动训练,可以促进肩部及上肢各个组织和关节活动愈合,提高训练效果,不需要外人辅助即可进行训练。所述支架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槽21,所述插槽21中设置有插板22,所述插板22上连接有弹性带23,所述弹性带23上分别连接有握力球24。双手分别抓握所述握力球24,在所述弹性带23的弹性力作用下进行所述外展训练。所述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计时器8。所述计时器8可用于对训练时间进行计时,提醒训练时长。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11。通过所述固定架11立在地面上,即可进行训练。作为本技术的其他优选实施例,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卡扣12。可以通过所述固定卡扣12将所述底座1固定在床上或者椅子上,方便患者进行训练。所述固定板4通过调节螺杆41连接有安装板42,两个所述牵引弹簧5与所述安装板42相连,所述安装板42位于所述固定板4的下方。这样,可以通过所述调节螺杆41调节所述安装板42和所述牵引弹簧5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训练需求。所述支架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启动开关13和调节所述摆动电机71摆动频率的调节旋钮14,所述底座1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摆动电机71相连的电线(未图示),所述电线的尾部设置有插头。其中一个所述牵引弹簧5处设置有计数器81;所述计数器81可以对上肢牵引训练的次数计数,确保适度训练。本技术的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使用时,坐在所述座椅3上,手握所述两个握力球61向下拉,可以在所述牵引弹簧5的作用下进行上肢牵引训练;或者是两只手分别握住两个所述第二握杆72,两个所述摆动电机71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摆杆7摆动,带动两个所述第二握杆72摆动,驱动上肢进行被动的摆动训练,可以促进肩部及上肢各个组织和关节活动愈合,提高训练效果,不需要外人辅助即可进行训练。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座椅、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两个牵引弹簧相连的第一握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杆上的两个抓握球、设置于所述支架两侧的两个摆杆、驱动所述摆杆摆动的两个摆动电机以及与所述摆杆相连的第二握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座椅、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两个牵引弹簧相连的第一握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杆上的两个抓握球、设置于所述支架两侧的两个摆杆、驱动所述摆杆摆动的两个摆动电机以及与所述摆杆相连的第二握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中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上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上分别连接有握力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计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部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李华曹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